楊有睿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數據的積累與更新速度不斷加快,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企業的戰略制定以及經營管理帶來了諸多機遇和挑戰。一方面,企業戰略制定的精確性提高,經營管理效率顯著提升,員工工作量降低;另一方面,許多中小型民營企業以及國有企業缺少大數據人才,無法抓住時代紅利,緊跟技術發展。本文提出,企業應當轉變傳統經營管理理念,結合大數據信息進行決策制定,此外,企業也應該加強技術人才的培養與引入,鼓勵更多有技術、有經驗的人才加入企業,共同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技術;企業管理;戰略管理
一、引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更新速度不斷增加,累積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對傳統的企業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互聯網大數據對各行各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大數據以及云計算平臺的出現與發展也有利于傳統企業進行改革與創新。大數據時代的企業管理工作對計算機技術的要求有所提高,雖然當今社會在信息技術上有了飛躍的革新,提高了傳統企業管理的效率,有利于企業向既定的戰略方向發展,但是企業管理對人與資源的協調的根本目的與要求并沒有改變。
此外,隨著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產生并面對的數據量不斷增加,員工需要接觸并處理的數據體量也在持續增加,企業在戰略管理過程中需要面對很多新生的名詞與核算方式。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企業的戰略決策制定提供了輔助,同時也對企業處理信息,調整舊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傳統企業而言,應當將戰略管理以及業務環節與技術工作緊密結合,用更加先進的方式實施戰略管理方案。
二、大數據時代企業戰略管理特點
1.企業戰略管理效率提高
互聯網技術的推廣對平衡社會分工,促進構建新型的會計服務體系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大數據為企業挖掘更多價值提供了基礎支撐,從而輔助企業領導更加科學的進行決策。在實踐中,引入大數據技術進行戰略管理改革升級的企業,其日常經營以及管理服務水平有了顯著的提升。此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第三方平臺為企業提供大數據資源支持,企業自身僅需要進行后期的維護工作,從而有更多精力思考如何優化戰略方案,如何更多的獲取相關行業一級市場信息,如何對企業工作人員進行有效的業績考核。可見,企業戰略管理的實施效率有顯著提高。
2.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
大數據時代社會分工明確,信息量增加,對企業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標準,也為在職員工提出了更多要求。傳統企業經營管理需要經過很多人工處理流程,很多環節容易出現錯誤,難以進行復盤分析,據統計,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很多企業編制年度財務核算報表需要至少4個月的時間,而編制一份季度報表也需要2個月的時間,編制一份月度報告需要10天-15天的時間,如此低的行動效率,對企業的高層及時掌握企業財務動態,正確做出決策起到了嚴重的阻礙作用。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引入大數據系統以及自動化程序,手工核算方式逐漸淘汰,經營管理的準確性以及及時性得到有效提升。
3.企業管理資源配置合理化
信息技術極大促進了社會資源的平衡分配,改變了傳統企業的經營方式以及員工工作方式。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催生了一系列的增值服務,為企業掌握更多市場信息提供了可能。在“互聯網+”時代,信息促進各種資源的流動性與交互性有效提高,解決企業管理資源閑置的問題。例如,在企業實施戰略管理過程中,員工得以用信息平臺來處理手工信息,輔助領導層進行管理決策,目前,大數據技術的推廣與普及對于促進企業閑置資源流動,提高資源配置合理性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
三、傳統企業戰略管理問題分析
近年來,大數據技術的推廣普及速度較快,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但諸多傳統企業管理層領導人員對大數據仍然存在認知局限,嚴重制約著管理工作效率以及行業的整體發展,難以與最新的互聯網思維接軌。在實踐中,尤其是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領導人員在決策中不能夠順利的利用數據資源,以拍腦袋決策為主。除此之外,許多管理人員的能力并不適合在高速變動的市場發展以及競爭中進行戰略管理決策,在大數據時代下對于企業管理模式的發展沒有多大貢獻。
此外,大數據技術對員工的計算機水平以及統計學知識要求較高,在目前的資源配給條件下,我國大部分中小傳統企業尚且不具備進行大數據決策分析的能力,一方面,企業現有的服務器以及設備資源無法存儲并持續獲取高價值數據,難以獲取一手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大數據對員工要求較高,傳統企業也普遍面臨缺少數據人才的問題,不能從冗雜的數據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缺乏大數據管理管理技能導致企業逐漸與社會需求脫節,重要的管理決策仍然需要管理者主觀判斷決策,不利于戰略管理的升級。
最后, 盡管歐美國家的大數據技術較為成熟,積累了許多先進的理念知識,在眾多大型企業中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國引入了國外先進的大數據理論后之后,許多高端人才以及專業人士對此表示大力支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許多更加深刻,符合我國社會特點的研究,推動企業管理創新。但受到人力、資金等多方面的限制,很多傳統的小企業并沒有能力將先進大數據技術研究成果運用到日常的企業管理中來,仍然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普及大數據的應用。
四、大數據時代企業戰略管理對策分析
1.創新傳統戰略管理思想
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企業現有的戰略管理模式帶來了重要的機遇與挑戰,積極將大數據思維納入企業戰略管理決策過程,是改變傳統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必要途徑。首先,企業應當對管理層認知方式進行調整,引入更多新式管理人才,帶來全新的管理思想與體驗,結合大數據技術創新現有管理模式。其次,為企業員工提供定期的信息、行業培訓,努力幫助領導人員的思想水平以及專業能力跟上大數據時代發展的步伐,從而為企業的戰略制定以及決策問題提供有效的建議。最后,企業可以通過頭腦風暴、全員參與討論等方式激勵所有員工參與到今后戰略發展方向以及相關發展問題的討論上,對現有的管理思想進行調整,激發企業的創造力與活力。
2.引入更多大數據人才
現階段,企業應該提高對大數據管理人才以及技術人才的重視,通過合理的招聘以及培訓升職方案吸引并挽留更多大數據人才加入。大數據人才是企業戰略管理升級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在新時期的經濟發展背景下,企業應當成立專業化的大數據管理部門,員工團隊必須具備良好的數據架構分析能力,利用各種算法以及技術方式從海量信息中挖掘更多的有價值信息,輔助企業產品的銷售與研發,并跟上企業戰略管理的步伐。與傳統時代的數據不同,大數據時代的數據信息量較大,要求企業購買專業的服務器以及計算機設備,只有專業人才才能做好該項工作。因此,企業需要加快人才引進速度,為現有的工作團隊注入新的思考方式,同時應當提升企業現有員工對企業的信任程度;另外,企業也需要對現有的技術部門員工進行定期培訓,鼓勵員工對企業信息進行挖掘,為管理層提供指導。
3.提高企業大數據利用效率
企業通過大數據技術能夠從市場以及各方獲得海量的數據信息,能夠從大量結構復雜的數據中提煉出有價值的重點信息,并結合市場業務以及經營活動對此進行有效的深入分析,提煉出市場行業以及商品的發展規律。由此可見,企業應當提高對大數據資源的利用效率。例如,對于包含銷售服務的企業而言,為了提高銷售管理戰略制定的合理性,一方面,應當獲取并積極收集用戶的購買行為數據,了解用戶的購買偏好,提供個性化的推薦服務;另一方面,商業分析工作人員應當通過分析市場的潛在需求,預測商品的未來發展趨勢,從而更好的制定生產銷售計劃。在進行數據采集與收集過程時,企業應當從數據來源,數據清洗,數據建模以及數據分析報告等各個方面完善相關工作,從而提高戰略制定的精確性與可靠性。
五、結論
大數據技術的推廣與普及為企業的戰略管理模式創新提供了新的機遇,提高了企業戰略管理服務的效率,也促進企業提高資源合理配置水平。現階段,企業應當積極利用大數據技術輔助戰略決策,提高經營發展效率。
參考文獻:
[1]張金磊.淺析大數據技術在企業戰略管理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20):17-20.
[2]姚欣欣,張峰,孫雷.大數據技術在企業戰略管理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14):170-170.
[3]王濤.財務大數據在企業戰略管理中的應用實踐探索[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29):23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