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平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在高校美術史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的優勢,其次闡述了“翻轉課堂”在高校美術史教學中應用所面臨的困難,然后總結了“翻轉課堂”的具體應用形式,旨在通過對高校美術史教學中“翻轉課堂”的應用分析,提升高校美術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校美術史;翻轉課堂;教學應用
美術史是高校美術專業學生的基礎專業課和理論必修課,可以有效培養美術專業學生的美術素養,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鑒賞能力,支持并指導著學生的美術創作。然而在實際的高校美術史教學當中,由于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導致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而在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下,“翻轉課堂”的應用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一、“翻轉課堂”在高校美術史教學中應用的優點
(一)翻轉課堂概念
翻轉課堂的本質是改變了以往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先教,學生后學的教學順序,學生自學后在課堂上進行信息反饋,比如在自學過程中學生存在的疑惑,再在此基礎上通過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引導學生深化自己所學的知識,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能力,在教學流程上是一種翻轉。通過將學生變成主體,即將教師以前作為一個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引導者和合作者,這種轉變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是一種角色的翻轉。
(二)翻轉課堂在高校美術史教學中應用的優點
美術史教學對美術專業的學生而言是比較有難度的,因為美術史不僅涉及多個門類知識和多種不同技法之外,還涉及到哲學、歷史、美術學等學科知識。而多部分美術專業的學生之前接受的都只是美術技法上的訓練,是很少接觸到美術史的,所以在內容繁雜、理論性強的美術史學習過程中,他們往往會不夠重視,更有甚者只覺得枯燥無趣,從而非常反感對美術這門學科的學習。但是翻轉課堂剛好有幾個明顯的優點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
從師生角色上來看,在翻轉課堂中師生角色可以互換,學生在互換過程中可以轉變為學習的主體,養成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教師由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提供學習資源并指導和服務于學生學習的人。在合作學習以及任務促進的基礎上,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尊重與發展,養成獨立的個性,并能發現并解決問題,提升學習的主動性,進而提升學習成效。
翻轉課堂在教學目標上,也更有利于實現高校美術史課程教學的目標,可以讓學生的信息及時得到反饋,因為翻轉教學在教學方法上主要是讓學生發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帶動學生的學習氛圍。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加多樣,學生對在探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也更能夠及時得到解決。
在教學結構上,翻轉課堂和以往的教學有很大的不同,以前的教學只注重結果,現在的教學更加注重過程,并且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都有不同的特點,這樣對于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上都會有所幫助,并且通過在課程開始之前對課程資源的把握,可以更好實現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的差異化教學。
二、“翻轉課堂”應用于高校美術史教學當中所面臨的困難
(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制約因素
翻轉課堂在開展過程當中,與傳統課堂相比并不僅僅是在學習順序方面有所革新,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徹底深化與變革。因為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課堂上需要講授的課前視頻制作或課堂上的教學內容設計都是需要提前做好精心的準備,在課堂開展過程中,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設立的課后評價與教學反思,都是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能夠積極與教師進行溝通,使教師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展開教學,以此幫助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在對學生能力進行鍛煉的同時,使學生收獲更加良好的學習效果。由于每堂課都有自己的特性,所以在翻轉課堂授課期間老師應該加強對教學方式的不斷探索。
(二)翻轉課堂并不適合應用于所有的課堂
開展翻轉課堂授課是為了給學生實踐的機會和更多自由發揮的平臺,但是從很多高校對于美術史教學過程來看,并沒有考慮到之前美術史教學的授課安排是否適合翻轉課堂的實施。比如由于美術史教學屬于理論,所以很多高校都采用的是大班授課的方式,很明顯這使得翻轉課堂的教學目標沒辦法很好的實現,因為翻轉課堂的一個重點就是課堂討論,而開展課堂討論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在上課之前就對當堂課的知識有所掌握,更有利于老師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通過課堂討論促使學生們之間不斷交流,讓老師和學生在交流過程中都能夠更好地了解彼此,教學的目標就更易實現,但是如果以大課的模式授課,學生數量過多,老師就很難顧得了所有人,很難實現翻轉課堂授課所要達到的效果。
(三)網絡教育資源分布較散
在21世紀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在教育上引進了更多先進的設備,使得傳統的教學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在課前進行學習時一般都是通過網絡教學資源進行學習,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很多比較好的學習視頻都能夠被學生所應用,還有越來越多的專題性學習網站也更有利學生在課前就掌握更多的知識。但是在網絡資源的價值上還是有一些問題,比如會有同學在網上找不到自己要的資源,一些精品資源不夠用,共享的資源速度沒有特別快,資源的存在狀態比較雜亂等。所以對于翻轉課堂在美術教學的應用還需要加深研究。
三、“翻轉課堂”的具體應用方法
(一)通過問題的形式進行教學引導
由于高校學生本身已經具備了對信息的整理和把控的能力,所以加強引導學生進行自學是切實可行的,而在翻轉課堂中學生自學主要是通過教學方案的形式,要求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能在不脫離教材重點知識的基礎上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完成教學引導。同時,由于高校學生的注意力相對持久,與簡明扼要型的“微課”比較起來,通過設置問題的形式來對高校美術專業學生進行引導型的教學,更能訓練美術專業學生的理論思維,達到更好的教學成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依據基本教材知識框架,設置一些可以直接從教材內容里尋找答案的問題。比如說“宋元山水畫家及其經典作品”以及“古羅馬雕塑的特點”,除此之外也可以設置一些能夠讓學生用于討論的問題,比如說“美術與宗教之間的關系”或者是“印象主義與后印象主義兩者的區別”之類的問題,學生必須要認真進行分析和思考才能找出問題的答案,從而也就實現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二)通過分組的形式進行專題教學研究
在普通的高校教學當中,很難在課堂上進行個體性指導,因為教師需要面對的學生數量比較多,無法對每一個學生展開針對性教學,所以教師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轉換教學方式,將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通過小組形式展開專題教學研究,這樣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比如說,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立一些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專題項目,對學生進行分組,小組人數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最好是以四人或者六人劃分,并且選出小組組長,然后給每一個小組都安排一個專題項目,讓組長帶領組員進行專題研討。譬如以“米開朗基羅的藝術成就”為專題進行研討,可以將研討內容分為研究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作品、米開朗基羅的繪畫作品或者是建筑研究等,讓學生分組負責這些內容的研究。設定這類題目,可以讓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和學習教學內容,同時又有具體的活動項目可以參與,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并且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通過對教學實踐的分析,細化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責任,并且自覺地完成學習研討,通過對各種資源的有效利用完成更好的交流學習,逐步提升學習的成效。
(三)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教學評價機制以及激勵機制
對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需要按照相應的評價標準和依據來進行合理的評價。首先,要看是否能夠在班級授課制度下維持好教學組織形式;其次,要注意在美術史學習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否發揮充分,并且是否取得了應有的成效;最后,要看在應用“翻轉課堂”以后,學生在美術史學習當中是否取得了相應的進步。與此同時,在對“翻轉課堂”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要注重學生的整體學習過程,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及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對于自身的教學方法以及觀念也要不斷進行反思和合理改進,對學生進行評判要從多個維度出發,綜合評價。特別是對于學習活動中,學生的情感以及態度上的表現,要多加注意,突破成績對于評價的局限性,讓教學評價具備多元化的特點。
四、結語
有效應用“翻轉課堂”,可以更好地培養美術教育專業實用型人才。從其教學本質來看,并非是必須要具備視頻或者網絡之類的條件,“翻轉課堂”實質上是回歸了原本的教育本質,將教學從灌輸知識和被動獲取轉換為引導學習和主動求知。在高校美術史教學中,對于教育資源和教學理念以及教學能力等方面進行深刻的分析,發現并改進其中存在的弊端,可以更有效提升教學成果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昊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美術教育專業中的實踐研究[J].時代教育,2017,(19):168-169.
[2]王志煒.“翻轉課堂”在高校美術史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6,(12):103-104.
[3]周惠.新課改下美術作品欣賞課程教學模式探析[J].教師,2016,(14):76-77.
[4]熊雯.大數據時代傳統美術史教學面臨的挑戰與新趨向[J].藝術教育,2017,(15):106-107.
[5]張妍.淺析比較教學方法在中外美術史教學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6,(32):70-71.
[6]解艷.對高職美術史教學的幾點思考[J].美術大觀,2010,(06):168-169.
[7]何力.美術學專業中國畫基礎課程整合模式探究[J].文教資料,2010,(09):93-94.
[8]楊修紅.高等師范院校美術教育專業美術史課程教學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9.
[9]萬青.中國工藝美術史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D].北京工業大學,2015.
作者單位:
赤峰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