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潔
摘要: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在萬物的秩序中,人類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應當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他認為,教育應還給兒童一個真實的兒童,讓他們歡笑、跳躍、嬉戲.......同時要讓成人從孜孜不倦的“教”中解放出來。
關鍵詞:文化;資源;興趣
我們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一般都是按照教學計劃,事先設計好的程序進行,許多環節都會要求幼兒根據老師的要求參加,幼兒可選擇性少,注重關注孩子的安全和衛生方面稍多一些,而尊重幼兒的感受,注重孩子的自由玩耍時間和自我建構過程較少。老師常常感覺工作起來比較累,教育效果和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也不是很明顯。因此,使幼兒教學更注重生活性、趣味性和綜合性,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戲之中,充分發掘和利用五大領域之間的內在聯系,對我們的課程進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幫助孩子獲得更多有利于他們成長的經驗和知識,發展他們的個性思維,充分發揮孩子探究的自主性,將課程和自然資源有機的結合,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發展是我們的當務之急。為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鄉土資源,近年來我們幼兒園陸續開展了一系列的田野活動:
一、創設自然環境,把田野搬進課堂
在幼兒園院內建造沙坑、鋪設山坡、種植樹林、花圃、草地、鋪設鵝卵石小路、涂鴉墻、投放大量廢舊輪胎、舊門板、梯子搭的“獨木橋”;牛奶罐做的“梅花樁”;繩子、廢油壺裝入適量的水或沙子就成了體能訓練器;編織袋當做跳跳袋等,發動家長和孩子共同制作玩教具、體育器材:拉力器,投擲用的沙包、飛碟等,自來水管做的鉆、爬、跳的器具,供孩子玩耍嬉戲,他們通過看一看、摸一摸、鉆一鉆、爬一爬、跳一跳、滾一滾、在空間奔追逐、嬉戲、甚至大叫。到草地上、花圃間看蝴蝶如何授粉、看蜜蜂怎樣采蜜,捉螞蚱、捕蜻蜓、和蝸牛螞蟻親密接觸,飼養小兔子、小金魚、小烏龜、養蠶,觀察、喂養,了解它們生長發育和不同生活習性等,學習珍愛每一條生命,隨時隨地都能滿足孩子們的多種需求,整個院落都是他們的游樂場和科學發現室。在室內設置多個區域:像圖書角、商店、醫院、美發廳、食品店、廚房、娃娃家,都是日常孩子經常接觸到的和比較熟悉的場景,使他們身臨其境,通過不同角色扮演、轉換及真實感受,班級創設“會說話的主題墻”隨季節節日不斷變換形式和內容、“小小窗臺大田野”呈現不同時令和品種的種植物,方便幼兒隨時護理和觀察,豐富多變的環境有效的幫助他們不厭其煩的活動,給了他們一個思考和探索的機會,明顯增強了他們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能力,使他們的天性得到很好的釋放,也使得社會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解決協調問題能力和組織領導的能力等相應得到提高。
二、讓孩子放飛田野,使教育回歸自然
(一)充分利用我們農業大縣的有利條件,利用節假日和星期天,發動廣大家長,爭取他們的支持、配合與協助,在幼兒園內外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以五大領域為主線,以季節、節日、節氣為輔助的區域活動和戶外活動:“尋春”——到大自然中尋找春天的足跡,感受春天的美好、了解春天的特征;“端午節包粽子”——了解我國傳統節日民風民俗,傳承民族文化。“六一游園”——開展豐富的民間游戲活動,使得民間游戲得以延續和發揚;“中秋月餅香又甜”、“九九重陽送溫情”——通過教育引導幼兒給身邊的老人做一些像端茶送水,捏腰捶背等力所能及的小事,使他們懂得感恩和關愛,敬老愛老,知恩圖報。“踏秋”——觀看農民秋收場景,或親自下地幫助親戚收花生掰玉米等體驗勞動人民的辛勞,學會珍惜糧食,增強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情感。這些活動的開展雖然要經過我們老師進行周密的計劃,合理的安排,充分的準備,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其中蘊含的教育價值遠比課堂內和書本上要多的多,因此也很受廣大幼兒家長和社會的歡迎和認可。
(二)和孩子們共同收集活動材料,如各種農作物的果實、種子和葉子、各種昆蟲圖片和標本、生活中的各種廢舊物、牛奶盒、廢瓶蓋、碎布頭、廣告紙、舊掛歷,還有米、面 、蔬菜水果、油鹽醬醋、砂石、泥土和水等等,在孩子們眼中的一草一木和萬事萬物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他們通過“真刀真槍”的不斷的體驗、嘗試中發揮想象,隨心所欲做成自己想要和喜歡的物體,享受著創作帶來的無盡樂趣,探索欲望得到極大滿足,極大地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結構。
如今不少做父母的都對子女寄于過高的希望,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和輔導班,這樣往往扼殺了孩子內心的興趣和愛好,也犧牲了孩子的自我發現、自我探索的時間,勢必造成他們不堪重負、被動接受、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因此,適當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獲他們所缺乏的知識使非常必要的,我們通過長期觀察發現,參與游戲活動越多的孩子,往往語言能力發展更快,社交能力更強,更加的充滿活力和想象力。使孩子們在回歸自然、親身體驗,在活動中學習,適應了孩子的天性及身心特點,會使他們收獲很多課堂上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更便于他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在實際生活中很好地應用,為將來的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利用親子活動,讓家園互動更有效[J]. 嵇章東. 好家長 2019年19期
[2]開發幼兒園鄉土園本課程初探[J]. 王菊. 小學時代(教育研究).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