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花
【關鍵詞】 作文能力;興趣;分層;積累;點評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1—0104—01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語文學習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中學生作文課難上,學生對寫作文“敬而遠之”,這是許多語文教師共同的感受。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呢?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一、重視興趣培養,豐富訓練形式
前蘇聯教育家魯普斯卡婭說:“興趣是一種最大的力量。”要讓學生對作文感興趣,就必須注重因地制宜,豐富作文訓練形式,讓學生樂于動筆,樂于表達。一堂作文指導課,良好的情境氛圍就如鮮花招引蜜蜂那樣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教師要注重讓學生從觀察和體驗中激發興趣,讓學生把看到、聽到、想到的內容都作為文章的材料,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產生興趣。如,在指導學生寫一種動物時,考慮到學生對一些奇異的動物知之較少,寫出來的文章會較為單調。筆者在寫作前播放了《動物世界》的片子,此時學生們看得津津有味,寫作時興致高漲,最后他們寫出了《窗外的蝴蝶》《國寶熊貓》《我的丑朋友》等多樣的精彩習作。通過多樣化的訓練,多向誘導,臨境發揮,既能解決作文素材的問題,又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更能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讓學生逐漸愛上寫作文。
二、重視個性差異,提倡分層要求
由于學生的個性客觀上存在差異,對寫作技能的領悟快慢不一,對生活的感悟深淺不同,習作水平存在差距是在所難免的。在寫作教學中,筆者根據學生的作文水平、寫作愛好、閱讀興趣等方面的差異,從三個層面開展分層指導。
一是把語文成績較好,閱讀面較寬,對寫作比較感興趣、寫作水平高的學生分為一類,讓他們每天進行課外閱讀,并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每周寫一篇600字左右命題的作文。引導和鼓勵他們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發現和表達,培養創新思維,并鼓勵他們積極向各報紙、雜志投稿。
二是把基本能按照要求完成作文,能做到結構完整、語言通順,但是內容較為簡單、素材不夠新穎的學生分為一類,讓他們堅持課外閱讀,并從中摘錄好詞好句,每周寫一篇400字左右的自命題作文。引導他們用心觀察、感悟生活,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和錘煉自己的語言,將被動寫作變為主動寫作,全面激發其寫作興趣。
三是把閱讀面較窄,平時積累較少,對寫作缺乏熱情,甚至有畏難情緒的學生分為一類,讓他們讀自己愛讀的課外書,提供適合其閱讀能力的范文,每周定一段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小感悟,教師則注重指導其表達的規范性,逐步減少錯別字、病句等。
三、重視日常積累,練就基本功底
素材是未經提煉加工的寫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質基礎,猶如木之本,水之源。要讓學生寫作時“有米下鍋”,就要重視日常積累,引導學生通過積累寫作素材、堅持寫作練習,練就扎實的基本功。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一方面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積累素材,如春游活動、文體活動、讀書活動、演講活動、看電視、聽廣播等等,通過參與這些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積累寫作素材。另一方面讓學生從書本中積累素材。俗話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靠多讀、多背書中的優美詞句,好的片段,優秀作文,讓學生做到多讀精思,舉一反三,以便積累譴詞造句,選材立意等寫作技巧。另外,教師要特別注重督促學生養成觀察和勤寫的習慣,如督促學生每天隨時記下所觀察到的東西,養成寫生活隨記、讀書筆記、剪貼摘抄的習慣,認真建立自己的作文“材料庫”,時間長了就會積少成多,作文時才會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四、重視批改點評,實施有效指導
1.注重作文評語的激勵性。對寫作功底好的學生,筆者常常采用鼓勵性的評語,以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對一些作文水平一般的學生,筆者常常采用協商性的評語,委婉地指出他們的不足,提出明確的寫作要求,加之激勵性的評語。實踐證明,這樣的個性化評語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是巨大的。
2.注重講評指導的有效性。在方式方法上筆者更注重由教師一人的批改、講評轉化為教師指導下的全體學生的自我評改。這樣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可以從扶到放,教給學生寫作的本領。在評改步驟上,筆者更注重過程展示,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從而培養學生評改作文的習慣和能力。
總之,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只要教師能靈活掌握教學規律,善于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加之有效的作文評改指導,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和水平并不是什么難事。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