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職業院校教師要勇于打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將新課改理念落實到實際教學中。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招聘、培訓、薪酬管理、績效考核、職業生涯規劃等部分。據筆者調查,這些學習內容所對應的職業在順義人才招聘市場上占有40%左右的比例,因此該課程的學習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筆者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創造性地運用平衡計分卡“四指標”工具,圍繞學生所需的就業競爭能力,設計出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的有效方式,并進行了一系列探索。
為踐行新課改精神,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筆者經過精心設計,將平衡記分卡理念引入到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中。
平衡記分卡“四指標”定義。平衡記分卡是1992年卡普蘭和諾頓在對美國12家企業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后創建的評價體系,是指通過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及學習發展四個指標相互之間的關系,從戰略角度出發,呈現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從而實現績效考核和戰略實施的管理方法。如果把平衡計分卡看作飛機座艙中的指示器,那么為了安全駕駛飛機,駕駛員需要掌控諸多的詳細信息,包括燃料、飛行速度、飛行高度等指標,這些指標就相當于平衡計分卡的四個指標。財務指標目標是解決“股東如何看待我們”的問題,內部流程指標是解決“我們擅長什么”的問題,客戶指標是解決“客戶如何看待我們”的問題,學習發展指標是解決“我們是在進步嗎”的問題。這種指標評價體系較為全面地評價了企業的運營狀況,也可以嵌套到人力資源管理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四種能力。
建立人力資源的平衡計分卡“四指標”。根據平衡記分卡的四個指標,經過比對,筆者認為職業院校學生應該具備四種能力,包括工作申請和表現能力、職業定位能力、崗位信息識別能力和學習能力。人力資源管理的課程教學改革,也應該圍繞這四種能力進行,如表1所示。表1將平衡記分卡的四個指標,按照現代企業用人需求羅列了需解決的問題,并圍繞學生應具備的核心能力,將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幾大模塊進行重組,以便于學生更好地學習。

>> 表1:人力資源的平衡計分卡“四指標”
為提高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效果,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筆者將平衡計分卡“四指標”應用到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中,進行了如下四方面的嘗試。
關注財務指標,提升學生工作能力。財務指標在人力資源中,屬于就業硬指標,它可以衡量學生就業的申請能力和工作表現能力,與之相對應的內容是招聘、績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即學生在企業招聘中表現的申請能力和甄選表現能力,學生在工作一段時期后,企業進行績效考核及設定發放薪酬的等級,這些都顯示著學生的工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模擬招聘場景舉辦招聘會,讓學生扮演面試官和應聘者角色,通過互動提升學生的就業表現力。此外,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行為錨定”績效考核表和薪酬發放策略,通過現場展示的形式評判誰做得最科學合理。
契合客戶指標,瞄準職業定位。職業院校學生即將走向職場,其職業規劃能力成為就業的重中之重。要想了解自身的職業定位,學生就要了解人才市場和企業的人力資源規劃,分析供給和需求的關系,按照自身實際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在教學中,師生可以共同探討用人單位和個人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動機和目標,在分析用人單位供給和需求的基礎上,從向內和向外兩個不同的角度找準職場定位,認清自身的職業錨,填寫職業生涯規劃表或撰寫職業生涯規劃書。
圍繞內部流程指標,進行信息識別。內部流程的運營指標,是讓學生明晰自身的優勢,具備良好的崗位信息識別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次至兩次招聘會,了解本地企業的招錄信息,也可以組織學生登錄本地就業網站或者相關微信公眾號,了解最新招聘動態。通過組織學生對相同行業、類似崗位的工作描述和工作說明進行對比分析,使學生掌握工作分析的制定過程。在課堂上,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教學,每個小組準備一份參加招聘會或瀏覽招聘網站的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同時準備一份工作分析。小組合作、交流分享,更便于學生快速掌握知識。
關注學習成長指標,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來說很重要,屬于就業的軟實力指標。由于現在市場上可以考取企業培訓師,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培訓師的標準,提升學生的學習力。比如,組織學生撰寫一份詳盡的培訓計劃,讓學生扮演培訓師角色,利用現代培訓方法和手段,講一講自己喜歡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同時例舉家人所在單位的獨特培訓方法和培訓手段。有的學生講述了北京華邈中心的“藍海戰略”,有的學生分析了江河幕墻的“雛鷹、雄鷹”培訓計劃,有的學生從企業基層、中層、高層三個部分介紹了企業的培訓方法和成效,學生熱情高漲,教學效果非常好。
如何利用新課改理念開展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是值得教師深思的課題。在現階段,企業對人才需求不斷擴大,同時競爭壓力日益上升,切實提高教學成效,實現教學目標,將學生培養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新型高素質人才,需要用人單位、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筆者反復實踐與總結發現,平衡記分卡的“四指標”有效提高了課堂實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經研究,此種方法也可以應用到任一管理學科中去。通過在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中的實踐、總結和反思,筆者得出如下結論:
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培養。當今社會,企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人力資源管理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專業課程教學,通過實踐讓學生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提升就業競爭力。
要不斷提高教師素質。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路人,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素養,通過各種調查方法了解學生的訴求和迫切需要的知識。通過有針對性的指導,對知識進行重組,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素質。
教師要重視實踐教學。要想更好地運用平衡記分卡的“四指標”,就需要學生到企業、人才市場、網絡搜尋大量的學習資源,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在實踐操作中,深化對理論知識的認識,提高職業認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