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舉昌
【摘要】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也是一個動態的多邊活動過程,教師怎樣去把控這一過程,使課堂教學能夠有序、高
效,這對于每一個教師,都是一個不小的難題和挑戰。捷克教育學家夸美紐斯在他的《大教學論》中有這樣的表述:“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而學生卻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閑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這種教育思想一直以來都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特別是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想能夠實現“少教多學”。
【關鍵詞】少教多學;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對于人教版的初中語文教學來說,過多的教師的理論教導已經不能夠滿足教學的要求了,所以,新的教學要求就是要求教師能夠多指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教師少教一些,學生自己多學一些。因此,提出“少教多學”就是教師少教,但是學生必須要多學。學生自己必須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初中語文學習當中。
一、語文教學中實施“少教多學”的意義
在語文教學當中,更多的是需要學生自己去體會的,只有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那么學生的理解和感受就會更加深刻一些,這樣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也會更加提高。所以“多學”對于語文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吧俳獭币馑季褪且蠼處熢谡n堂上少講一些,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去探討去討論,去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和學是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并不是有的教師那樣,在課堂上只顧著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教,而沒有去考慮學生學得怎么樣,這樣的教學可以說是失敗的,因為教師教學的直接反映因素就是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成績,所以,學生的學習情況是和教師教學效果的好壞緊密聯系的?!吧俳潭鄬W”能夠更好地將教和學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從全面依靠老師的教轉變到更多依靠學生主動地學,從而實現教和學的統一性。
二、語文教學中實施“少教多學”應注意的問題
(一)“少教多學”的誤區
“少教多學”并不是意味著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少講一些,少教一些,而是要求教師能夠更加精練地教,把教真真正正地用在刀刃上,更好地指引學生怎么去學?!吧俳潭鄬W”也并不是說就是把所有的責任和重擔都交給學生,老師可以置之不理,而是剛好相反,教師要更加注重學生的發展和學習情況,努力去擴寬學生的學習界面和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可以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去理解語文教學當中的重要意義,去更好地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從而提高語文學習成績。
(二)“少教多學”對教師的要求
“少教多學”對教師的要求就更加嚴格了,要求教師必須能夠對于課前內容進行充分的準備,認真合理地規劃好教學時間,綜合考慮上課哪些內容可以精講,哪些內容可以略講。這些內容怎樣講學生才會理解得更加深刻,怎樣講才會讓學生更加有興趣,更加容易理解。還要求教師對于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必須十分熟悉,這樣才能夠節約在課堂上有效的教學時間,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學得更加深入全面一些。
(三)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對于初中生學習語文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教師一定要想辦法讓學生對于初中語文感興趣起來,這樣學生有興趣了,才會有動力去學習,也會有更多的信心去學習語文。教師必須能夠通過各種方法途徑去吸引學生去學習初中語文,在具體的語文教學當中,比如通過演繹文中人物或是影視教學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學習也會讓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對于本節課所學習的語文內容,會記得更加深刻,這樣長期的積累,就會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能夠大大地提升。
(四)要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學生的自學能力對于“少教多學”的教學理念來說,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對于語文學習來說,養成一個自我主動學習的習慣,會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語文學習水平的直接提高。自學能力的提高是學生學會學習的第一步,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教學的統一對象都是學生,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指導。教學的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說白了就是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所以,自學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自學能力的提高是所有學科進步的基礎。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少教多學”是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對于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也是十分適用的,“少教多學”希望教師能夠對學生提出更多的建議,學生能夠得到更多的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得到更好的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理解能力、閱讀水平、寫作能力也會得到更高的提升。希望“少教多學”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當中,應用得更加廣泛和普遍,同時對于教學統一的作用和意義更加深刻全面。
參考文獻
[1]劉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少教多學”策略[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6.
[2]陳廣富.“少教多學”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6(30).
[3]蘭婧.如何運用“少教多學”策略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5.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