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麗
【摘要】語文作文是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反映,是學生學習語文情況、對語言學習的掌握情況的說明,并且在高中語文中,作文所占的比重比較大,分值也比較高,因此,提高學生的語文作文寫作水平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因素,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該將寫作教學當作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高中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作為新課改背景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對學生寫作質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與促進作用,就此也成了高中語文寫作中的一種主流教學模式,其教學策略的研究對寫作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寫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學生在寫作上面臨的一個非常大的難題是缺乏生活感悟,在寫作上沒有素材可以利用,也沒有對生活的體驗與啟迪,因此,在寫作上也缺乏真情實感,寫不出來作文。而生活化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這一問題,讓學生的作文水平發生質的改變。
一、高中語文實施生活化教學的原因
首先,在高中作文寫作上,大多以議論文和記敘文為主,學生在寫這類文章時,素材是基礎,是支撐寫作觀點和內容的基本,但是學生的素材來源很少,大多是從一些書本閱讀上看來的,在實際寫作中難以靈活地運用,這是影響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方面,而實施生活化教學能夠增加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能夠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細枝末節來充實寫作素材,積累寫作觀點,提升高中生的寫作能力。
其次,高中生在學習生活上比較簡單,并沒有太多的經驗和經歷,生活單一,這些都直接造成了學生在情感體驗上不足,而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學生情感的欠缺,在寫作中無東西可寫。而在語文寫作中,情感是寫作來源的主要方向,如果沒有情感體現在作文中,學生寫出來的東西就變得有骨無肉,缺乏真實感。并且學生面對一個題目沒有情感上的體現,也就沒有素材可以使用,寫出來的東西也就沒有真實感,寫作的質量也就得不到情感上的升華。語文教師實施生活化教學能夠改善這一現象,讓學生增加對生活的感悟,在文章中體現出學生的思想,讓學生的寫作是有感而發、為情而抒。
二、高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第一,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意愿。作文本身就是一種自由的學習形式,是有感而發,表達自己觀點的方式,因此,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愿,讓學生自主地選擇寫作的形式與內容等,不要給學生限定太多的框架,處處限制學生,這樣不僅不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反而還會影響學生對于寫作的積極性。另外,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上會對作文的主題、格式等做出一些規定和要求,對于此,教師一定要改進這一狀況,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尊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讓學生從寫作的開始到結束都是在自我的意愿下來完成的,這是語文教師進行生活化教學的第一步,也是實施生活化教學的基礎。
第二,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學生的生活看似單 調、簡單,并沒有轟轟烈烈的事情發生,也就沒有值得被拿來寫作的地方,其實不然,學生在校園中的生活豐富多彩,與同學之間的趣事、與老師之間的交流等都可以作為寫作的素材內容,都可以加以引申在作文之中,重要的還是要學會觀察生活,學會記錄,從生活中的小事可以發現很深刻的意義,并且作文可以利用的素材也并非都是轟轟烈烈的大事,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反而更能夠使得作文接近現實,更增加讀者的認同感。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上,可以通過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雖然這是一種比較傳統的教學手段,但是其效果卻是明顯的,也是可以利用的教學手段。
第三,豐富學生的生活經歷。學生在高中階段一般都是家里-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活動范圍相對固定,而生活化教學的開展可以通過豐富學生的生活來更加有效地實施。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有趣的課外活動,帶領學生去參觀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展覽館、博物館等地方,鼓勵學生在課余生活中,去參觀一些名勝古跡,去外面增長一些見識、拓展一下視野,豐富課外知識。
第四,將作文內容生活化。作文寫作來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所描寫的也都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因此,教師在生活化寫作教學中也要設立一些更貼近學生生活的題目,并且要鼓勵學生多寫一些自己的感悟,多使用一些真人真事來進行寫作,這樣寫作的內容才能更加具有說服力,讀起來也更加的親切,更加具有情感上的共鳴。此外,教師在學生進行生活上的描寫時也要加以技巧的指導,因為高中作文寫作并不是簡單的生活事件羅列,要體現出來學生的水平就要讓學生有深度的挖掘,要有層次的感受,這樣寫出來的東西才會到達新的高度。
三、結語
總而言之,生活化的教學帶給學生的是更加細膩、真實的寫作,展示的是學生更具價值觀的作品,這對語文教師來說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改變,讓學生走出框架的束縛,展示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寫出內涵豐富的作品。
參考文獻
[1]李碩.當下作文教學對葉圣陶作文教學思想的接受——主張學生多寫生活作文[J].現代交際,2017(12).
[2]梁瀚月.基于真實行為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