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元
【摘要】語文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要將語文教學內容積極與生活中的情境、實例相結合,讓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過程生活化、作業設計生活化。本文就從這幾個方面展開簡要分析和論述,期望可以創設生活化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提升高中語文整體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語文學科;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的各種情景、人物、氛圍等結合在一起,再匯集創作者的智慧就孕育了語文。唯有讓生活貼近課堂,讓教學親吻生活,才能建立起十分有效的教學機制,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就更能因此而凸顯。所以,探索高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有效舉措就勢在必行了。
一、語文教學內容力圖生活化
長久以來,我們的教學內容已經偏離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培養目標,無法達到促進學生靈活運用文字語言表達能力的效果,而更多的是看“高考的指揮棒”,即高考語文試卷中出現什么語文知識,那么我們就針對什么樣的語文內容進行教學。其實語文的本質就是人的生活,豐富的生活,為語文學科提供了更多的資源,但是由于傳統教學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不少高中語文教師依舊僅僅針對考題開展語文教學,枯燥的詩詞背誦、機械式的現代文閱讀練習等,使得很多高中生喋喋叫苦。
因此,筆者期望結合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相關理念,革新語文課堂組織者和參與者——教師的教學思想,使其擺脫傳統應試教育的束縛,積極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設計的內容向生活方向靠攏,關注新一代青少年綜合語用能力的培養,讓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滋養學生心田,給予其更多的情感體悟。比如,在教學高中必修二《荷塘月色》一課時,為了讓教學的內容更加貼近生活,教師可以首先利用多媒體技術搜集網絡資源,將清華大學荷塘一角展示給學生看,圖像可以是白天的清純艷麗,也可以是夜晚的婉轉嫵媚,使其有效吸引高中生。此外,在課堂上學生學完這一課的內容后,我們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寫一寫,敘述自己曾經看到的某一處記憶猶新的角度,讓回憶觸動當時生活中的感受,抒發高中生的真實情感,讓語文教學內容實現生活的轉變。
二、語文教學過程推進生活化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經說過:你給予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 育,那么孩子今后就會有一個什么樣的生活。由此可見教育對于一個人的社會性質影響有多么的重要!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要著重從培養學生實用性技能,提升其社會適應能力,如口語表達能力、文筆表達能力、閱讀能力等等方面入手。而這些教學中的培養過程,便是我們結合生活進行滲透、教研的過程,有利于推進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生活化進度。
高中語文教學過程的生活化,首先,要將教室的布置進行生活化渲染。比如在講解一些有關田園之風作品時,如《涉江采芙蓉》《歸園田居》《醉花陰》等,教師可以在教室的墻壁上張貼一些有關這一主題的圖片,并且配上相應的文字解說,讓學生仿佛置身畫中。其次,對于教室內的桌椅擺放也可以凸顯生活化,盡量隨意一些,不用刻意去要求學生整整齊齊,以方便學生進行自由交流與合作探討,如此為學生布置一種貼近生活的教學氛圍,引導高中生走向學習的場所,發展自我。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設生活化的角色扮演情境來激發高中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新課程改革中也曾明確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生活化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不僅是語文教學的督導者,也更是組織者和參與者,我們其實可以和學生一起參與到教學內容的學習中,充當一個“導演”的角色,而學生則是各個課文內容中的“主角”,引導學生自編自演課本劇,通過形象扮演,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體味人物的情感。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鴻門宴》一課時,筆者就曾經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性格特點進行分組,一組代表沛公(劉邦)的軍事力量,另一組則代表西楚霸王(項羽)的軍事力量,筆者自己為其大喊:action,然后學生便由此“穿越”回到古代,重溫當時項莊把劍起舞的驚心動魄時刻,表演之前,筆者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分析,演員對所扮演的角色做出闡釋。總體下來,學生學到了很多,增添的不只是語文知識,更多的是生活中的交流和促進。
三、語文作業設計實現生活化
語文教學,學生學習都是在語文課堂上,而實踐中的應用則應當放在生活中。語文作業的布置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它可以很好地跟生活進行結合、交融。但是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師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假如我們在作業的設計上多花心思,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背景、心理因素,將作業的布置以他們最喜愛的形式展示出來,這樣不但可以達到檢驗教學質量的目的,更可以促使他們享受到作業完成、攻克難題的成功感和自豪感。如學完《長亭送別》,崔鶯鶯和張生感人的愛情讓身處花季雨季,對愛情充滿渴望的學生憧憬不已。我抓住他們的這一心理,布置了“用詩化的語言寫出你心中的崔張愛情”的作業。有學生就寫出了這樣的詩句:“梅雨時節送離別,今生何時重圓月。天若有情天亦老,唯愿崔張愛早結。”著實令筆者贊嘆。
綜合來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想推進生活化教學進度,可以積極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充分挖掘生活語文教學的立足點,激發高中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引導其合作、交流、探索,得到最深的學習和生活體會,提升生活的感悟。也使得素質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思想得到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康存.文言文教學的“源頭活水”——從《游褒禪山記》的教學談文言文生活化教學趨向[J].中學語文,2012(30).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