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映明
【摘要】現階段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網絡媒體及信息技術已經實現了普及與廣泛應用,人們的日常生活及生產作業活動與網絡媒體有著至關重要的關聯性,現階段網絡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關鍵性部分。網絡媒體的發展與應用很大程度上給教學領域帶來了發展機遇,初中語文教學應當抓住這次機遇,積極展開作文教學模式及教學手段的改革與完善,進一步提升作文教學的質量及效果。本文主要圍繞著現階段網絡媒體對初中作文教學產生的積極作用、初中語文作文在網絡媒體環境下展開教學的有效措施兩個主要方面展開了論述與分析。
【關鍵詞】初中教育;網絡媒體;語文作文教學;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現階段,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呈現出學生語文作文水平普遍較低,且對語文課程學習產生厭煩的情況。針對這種現實情況,在網絡媒體廣泛應用及信息化時代到來的形勢下,初中語文教學也迎來了網絡化發展模式的新探索。所以初中語文老師需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有效轉變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在網絡媒體環境下對初中語文教學效率及水平的提升給予全面深入的探索,找到符合教學需求的新思路與有效途徑。
一、現階段網絡媒體對初中作文教學產生的積極作用
(一)激發學生寫作的愛好及興趣
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是現階段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學生對寫作缺乏積極性與熱情,通常在寫作過程中會感到無話可說,所以很多學生對寫作會產生畏難情緒,在作文教學中不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在教學中應用網絡媒體技術,其新穎而創新的教學模式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能夠實現對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在網絡媒體環境下,老師可以將學生娛樂活動與日常生活有機結合,寓教于樂,實現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進一步提升,學生也樂于對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給予細致觀察,不會在寫作過程中出現素材缺乏的情況。
(二)能夠充分發揮出教師在教學中的指導性作用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能粗略地對相關內容給予講解,并不能對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給予全面的指導,很大程度上會造成師生之間缺乏互動性。學生也不能對自己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解,也不能養成好的寫作習慣,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失去寫作興趣。通過網絡媒體,老師能夠實現與學生的遠程適時互動。整個教學突破了課堂教學的限制,打破了教學時間與地點的制約,增強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老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全面而又針對性的培養與指導。
二、初中語文作文在網絡媒體環境下展開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通過網絡媒體豐富寫作素材
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不僅能夠實現教學方式的優化與創新,很大程度上還能夠積累寫作素材。比如在《熱愛生命》這篇文章的學習中,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課文閱讀之后寫一篇讀后感。為了能夠讓學生對生命的脆弱性及不可再生性給予深入的理解,老師可以搜集相關的視頻與資料,并配上合適的音樂,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獲取更多的素材與資料。在寫作中,學生可以有話可說、有感可發,并能提升自身參與寫作活動的積極性,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產生豐富的寫作想法。
(二)應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寫作中,創新是核心、是靈魂。如果沒有創新,那么所有的作文都千篇一律,寫作的積極意義也就土崩瓦解。所以,老師可以通過網絡媒體應用,讓學生觀看一些影視節目及名著作品,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應用較為新穎的作文形式及內容。在《感恩父親》的作文訓練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播放《父親》這一影片節選,之后再為學生學習配上《時間都去哪兒了》的音樂,讓學生寫下父親做過的最令自己感動的十件事。學生在這種情境下很容易激發自身的真實情感,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還確保了學生寫作的真實性,寫出來的文章才能夠打動人,質量才會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老師在新時期形勢下要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發揮其積極作用與優勢,轉變作文教學中傳統教學手段與模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實現學生作文質量及水平的提升。文章首先從激發學生寫作的愛好及興趣、能夠充分發揮出教師在教學中的指導性作用這兩個部分論述了現階段網絡媒體對作文教學產生的積極作用;之后又詳細闡述了語文作文在網絡媒體環境下展開教學的有效措施,旨在進一步實現初中語文作文課程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升,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及寫作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譚潔.敞開心扉抒寫真情——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淺析[J].赤子(上中旬),2016(15).
[2]宋佩群.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障礙分析及其應對策略[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0).
[3]王利平,李麗萍.嘗試教學小組互評互改模式在初中語文作文評改課中的運用[J].現代教育,2016(8).
[4]劉春華.真實生活,真實作文——試論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真情實感”的融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