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秋霞 肖群 王偉 黃永飛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及觀察法等,探討中學體育教師教研活動的開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結果表明:中學體育教研活動在贛州市城區開展的較好,但在縣城以下處于起步階段;體育教研活動能夠在基層開展,但內容及形式不夠豐富;體育教師對體育教研的認知水平一般;各級學校對體育教研活動的重視程度不一。根據體育教研活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為更好地開展體育教研活動,促進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中學體育;體育教研;教研活動;教師專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8.02.023
體育教研活動是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體育教師適應課程發展的現實要求。體育教研質量的好壞不僅影響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也影響著體育課的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加強教研活動。近年來,體育教研成為了中小學一線老師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有學者從教研活動的發展機制、教研模式、提高教研質量、創新教研方式等方面進行了相關研究,[1-2]但較少用實證的方法研究教研活動。因此,在教師專業化發展背景下,加強中學教研活動工作對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有著重要的現實作用,對中學體育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探討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該研究試圖通過調查研究中學體育教研活動的開展現狀,指出中學體育教研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策略,為中學體育教研活動的開展及改革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江西省贛州市中學體育教研活動為研究對象,主要從參與教研活動的方式、教研的內容等展開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贛南師范大學圖書館進行文獻檢索、查閱大量與本文相關的文獻資料,并對其進行梳理、分析與歸納。
1.2.2訪談法
以開放型訪談和半開放型訪談相結合,在贛州市三十所中學對部分教師進行訪談,了解初中體育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相關情況以及他們對教研活動的一些看法。
1.2.3觀察法
通過自身參與中學體育教研活動中所觀察到的公開課、集體備課等形式,觀察和記錄了公開課和常態課共 20 節,其中公開課和常態課各 10 節。通過對公開課和常態課的綜合分析,為本課題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現實依據。
2 結果與分析
2.1贛州市中學體育教研活動的開展情況
在訪談和實地觀察中了解到,贛州市市區的教研活動開展得井然有序,有教研計劃、教研活動時間的安排等,主要是以區為單位集體參與教研,并且各個學校內部每周有一次教研活動。市區配備了專門的教研員、各校有體育教研組長;每周會舉行集體備課、一個月有兩次或以上的公開課教研活動。但在縣城和偏遠的鄉鎮各學校開展的教研活動不容樂觀,大多數學校沒有相應的教研活動、沒有具體的計劃和安排,教研活動開展的次數甚至為一學期一至兩次,開展的體育教研活動也比較隨意。
2.2贛州市中學體育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的主要形式
當前中學體育教師參加教研活動形式的前五名依次是: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公開課、自我教學反思、體育教師技能大賽,其中最普遍的方式是集體備課、聽評課和公開課。縣城鄉鎮的體育教研活動都是由各校的體育教研組組織,處于務虛狀態。
2.3贛州市中學體育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的參與情況
從訪談及觀察中了解到體育教師參加的教研活動平均每周一次,主要由各校的教研組安排各個學科進行教研活動,主要形式是集體備課,以便教學經驗的交流及討論教學內容的教法;城區每月1-2次的以區為單位的體育教研員牽頭的教研活動,主要以公開課的方式展開教研,鄉鎮的教研活動是以聽課和自我教學反省為主的形式。
從訪談了解到中學體育教師大都肩負著多個班級的體育課程教學,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量比較大且承擔著學校的其他工作,有的體育教師還要承擔其他課程的教學工作,負擔較重,很多老師普遍認為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研活動中。此外,除了體育教師正常的備課、上課等工作外,還要組織各種體育活動,如學校運動會、學校趣味活動等,這些影響了體育教師參與教研活動,使得一些體育教師不能參與到教研活動中。
2.4中學體育教研活動的認知狀況
體育教師既是課程的實施者,又是教育科研的積極探索者,體育教育科研活動對于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研活動中通過自我反思、提出疑惑、相互交流、解決問題,以促進教師的共同進步。從訪談可知,有些中學體育教師對體育教研活動不夠重視,有些老師不太明確教研活動中的教研職責與任務,對教研活動促進和幫助新教師的成長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從公開課看,有些老師研究教材教法、確立恰當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設置的也不夠準確,說明課前準備不夠充分。從觀摩課后的教師研討發言看,個別教師有抱著簡單聽聽課的態度,沒有對公開課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討,思想認識不夠明確。
2.5各學校重視體育教研活動的情況
中學體育教研活動的開展情況與學校領導有著重要的關系,在當今注重的還是應試教育,為了中高考的升學率學校領導對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顯然低于文化學科,雖然有著形式上對教研活動的計劃、教研活動的時間地點等安排,但是學校也沒有對體育教研活動提出要求及進行管理,對體育教研活動的開展不夠重視并缺乏適當的指導。
2.6中學體育教研活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6.1中學體育教研活動存在的問題
2.6.1.1教研活動欠缺主題化
所聽的公開課教學,主要由教師公開課授課,然后參與教研活動的老師三言兩語展開交流,問題沒有集中在某個方面。在教研活動中,各位老師雖然能把每位教師發言的內容簡單地記錄下來,但沒有圍繞確定的主題進行研討,教師的發言流于形式和表面,大都是顧慮于面子原因優點說得多缺點說得少或點出他人教學的新穎之處[3],缺乏對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地分析探討,對教材的鉆研不深;有的學校甚至體育課想上什么內容就上什么內容,沒有具體的教學計劃和安排,這樣也使得教研活動泛泛而談,經過一輪的發言下來,大家都沒有一個可共同討論的主題,沒有記錄本次教研活動的最大收獲,沒有達成的共識,最終還是解決不了實質性的問題。
2.6.1.2教研方式單一,內容較枯燥
在訪談中得知教研活動的方式普遍都是集體備課、開展研討會、上公開課等形式,這些活動的開展千篇一律;有的教師反饋,現在學校的教研組除了集體備課之外就是常規的教研活動,經常安排組內較年輕的教師輪流上公開課,然后聽課、評課,最后教研組長填寫一份活動記錄,但在此過程中對于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得不到什么幫助;在教研內容上主要由體育教研組組長制定,教研的內容偏向教學評價和教材教法的探討,這樣就導致了教師的問題意識不足,參與的積極性下降,教研活動的質量和效率下滑。
2.6.1.3缺乏專家引領
通過訪談了解到教研活動中的評課都是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評,教研員的評價較少,在評課結束后教研員進行簡單地評價和總結。有的教師認為,身邊教師的水平都差不多,而且教研活動過于形式化,對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或者對教材的研究探討不夠,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向同行的教師請教得不到專業的指點[4],學校骨干教師對教研活動指導的積極性也不高,有的教研員身兼數職,工作量大,事務繁多,對教師的評課缺乏專業指導,整個教研活動中沒有教育專家的參與和指點,在教研活動過程中缺乏對體育教研活動的引領、與專家人士的交流,致使教研活動中碰撞不出什么火花。
2.6.1.4教研活動中,公開課授課老師的未分層
教研活動能不能滿足不同層次教師的發展需求,是教研組織者要考慮到的問題。而在調查中發現,贛州市章貢區初中體育的教研活動中,雖然一同參與教研活動有初級教師、中級教師、高級教師,但上公開課的教師基本上都是年輕的初級教師,中級、高級教師上公開課的幾乎沒有,對于初級教師來說提高他們的專業成長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提供更多的機會獲得教學經驗,但從教研活動發展的角度看,中級教師也需要通過教研活動來提升他們的教學能力,高級教師有著更多的經驗、更高的教學能力,通過教研活動可以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但在調查中得知的情況是中高級教師幾乎不上公開課,認為應把機會讓給年輕老師,給他們更多的鍛煉機會,持著推讓的態度。
2.6.2改進中學體育教研活動的對策
2.6.2.1分主題、專題進行教研活動
一般情況下,組織者可以通過座談、訪談、開放性征集意見等方式了解教師的實際需求,并在教師個體需求的基礎上把握整體教師的需求,在此基礎上教研組長還應把握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成長應發展的核心能力和專業技能要求,以此作為教研活動策劃主題的依據,進而將需求轉化為教研活動主題。例如開展教案設計的專題化探討、案例與教學方法的專題、具體運動項目籃球行進間傳接球教學的專題探討、學習排球雙手墊球的專門性探討等,結合教學案例分析等[5]。同時適當補充一些體育理論知識和教材分析,分析運動項目的特點、學練方法、教學重難點等,在實踐中能夠知其所以然,從而更好地明確教學目標、重難點為教學設計提供幫助,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通過這樣的專題探討、交流和學習,使教研活動與實踐密切聯系并為教學實踐提供指導與幫助,這樣的教研活動就不會產生"研"什么、如何"研"的問題,相互探討、交流、學習,為教師解決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2.6.2.2多形式地開展教研活動
教研活動的方式和內容應多樣化,在形式上可開展網絡教研活動,教師能夠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探討、交流,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打破教研活動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交流與學習,把教學中的難題和心得成果進行共享,在教研活動后教師們互相談談本次教研的收獲,相互學習,既增加了教研活動的趣味性,又提高了教研活動本身的質量[6]。也可舉辦微型模擬講課、同等級別的教學競賽、嘗試開展專題講座、案例教學等形式。在內容上,應從體育教師的需求出發并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組織引導教材教法的討論和教學中的疑難,同時依據地區學校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學校特色體育項目的教學觀摩、教學比賽。此外可組織教師進行教學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從中學習和吸取教學經驗及教學技巧。教學觀摩后,聽課教師做一份教學觀摩筆記,總結主講教師的授課內容和特色,并進行反思與感悟。也可以開展“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同一個教材由不同的兩名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通過多樣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研究,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供渠道。
2.6.2.3體育教育研究的專家引領
學校要重視專業指導在教研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教研活動的開展要有針對性的理論指導和經驗的傳授,對于教研的指導方面,專業引領對提高教師的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要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就需要有專家引領,可以邀請體育專業領域的專家或名師來參與教研活動或講座,指出教研活動存在的問題,給老師們指點迷津,加強提升教師的業務素養與理論水平,也可充分利用各種網絡資源,建立教師教研的微信活動平臺,也可在網上找一些名師的課堂實錄,聽聽自己身旁名師的真實課堂或教學視頻,在教研活動中進行分享、交流、學習。同時教研員應進一步加強對體育骨干教師的發展培養,充分發揮體育骨干教師的引導作用,在教研組內進行師徒結對的方式,可要求教齡滿三年的體育教師帶領一名新教師[7],以促進新教師的專業發展。
2.6.2.4分層次來進行教研活動
對于不同層次的教師來說他們的需求是不同的,所獲得的體驗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教研活動中要先了解教師的需求;對于初級教師而言,在這個階段,他們需要了解與教學有關的一些實際情況和具體的教學情境,對他們來說,經驗比學習書本知識更為重要,需要在教育原理、教材內容知識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專題化的探討學習,經過一段時間后進行基礎性教學技能的比賽,比如教案的編寫是否恰當、是否突出重難點、教學目標設置是否合理、隊列隊形的演示是否整齊劃一、口號是否準確、基本功是否扎實、是否能積極有效地應對教學中的突發事件、教師素養形象是否符合身份等,要求每位新教師都要參與競賽,通過競賽,以賽促學、促練,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和課堂教學能力,獲得教學經驗。中級教師獲得了一定的教學經驗,能夠逐漸地將實踐經驗與書本知識相結合,在實踐中出現問題時能找到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但也需要繼續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需要逐步加強對教育行為的反思能力,對教材的深入分析與教法也要更加明確,也要通過教研活動來提升能力。對于高級教師來說他們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對課堂的教學和掌控運行自如,成為初級中級教師的師傅,對促進初中級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提升中級教師的能力有著積極的推動和引領作用,因此對于公開課授課老師要分層次進行。
3結論
中學體育教研活動在贛州市城區開展的較好,但在縣城處于起步階段;體育教研活動能夠在基層開展,但內容及形式不夠豐富;體育教師對體育教研的認知水平一般;各級學校對體育教研活動的重視程度不一。根據體育教研活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參考文獻:
[1] 張皎紅.創新園本教研機制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以一次體育教研活動為例[J]. 教育導刊(下半月),2015(10):53-56.
[2] 王曉東,邱麗玲.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體育教研活動模式研究[J].體育學刊,2015,35(08):61-62.
[3] 林毅云. 讓沉默的教研活動記錄煥發生機[J]. 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5(08):27-28.
[4] 盧海山. 農村基層學校如何組織有效的教研活動[J]. 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6(07):16-17.
[5] 于素梅,黃昌忠. 如何進行有效的體育教研[J]. 體育教學,2012,32(01):42-44.
[6] 虞俊杰. 基于網絡環境下體育教研活動的現狀與思考[J]. 運動,2016(08):114-115.
[7] 王國繡. 對如何有效開展體育教研活動的認識[J]. 基礎教育研究,2013(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