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金融市場發展的越來越好,而金融投資隨著它的飛速發展形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很多個人或企業都是帶著某種目的從而參與到金融投資中,然而投資本身就是存有一定風險的,所以在金融投資的時候要考慮到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怎樣有效化解、規避金融投資風險等。本文就對金融投資風險與應對策略進行了一個探討,深入分析了金融投資的風險問題,以及做出有效的應對政策。
【關鍵詞】金融投資 操作風險 應對策略 市場環境 特點
一、引言
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也在不斷的改革與創新,所以國民經濟在飛躍發展的同時也為全面發展金融市場提供了良好條件。如今金融投資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已經占據了大量比重,所以對金融投資進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良好的控制和管理也能夠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顯而易見的是,金融投資是有風險的,但是收益也是顯著的,這份風險極大影響著市場經濟整體的發展。所以要對金融投資風險管理工作投以巨大重視,不能忽略操作風險這個問題,因為它會引起嚴重的后果。所以要對金融投資的風險管理進行全面的控制,盡可能的規避風險,降低金融投資的風險性。
二、金融投資操作風險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缺乏金融投資操作風險管理意識
人類的思想會指導行動。在金融投資方面,我國投資者相比西方國家的投資者而言,比較缺乏金融投資操作風險管理的意識,不夠了解自己國家的金融風險,不夠理解、不夠認識關于金融風險的相關內容,法律意識的缺乏也會對金融投資有一定的影響。因為科技的迅速發展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在此推動下金融行業遇到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金融風險的類型變得越來越多,影響范圍也不斷的擴大。在此影響下直接導致某些商業銀行只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忽略資產質量問題,從而增加貸款任務量,大量的發放貸款,在較差資質企業數量增多的情況下,會出現嚴重的不良貸款,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除此以外,隨著投資業務的壯大發展,明確投資業務的方向性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可以一定程度上的減少商業銀行的金融風險。另外,很多不同類型的券商機構受到市場經濟政策的影響,及時抓住市場融資轉型契機并且制定合適的方案,從根本上來講這是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行為,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為了短期的盈利,一些中小券商對償還能力比較薄弱的企業進行債券承銷業務,這樣是不利于長遠發展的。
(二)金融投資中面臨的主要風險—市場風險
市場環境是其風險之一,從某種程度來說,市場環境直接影響著所有的經濟組織實施生產經營活動,從客觀來講,市場環境相對來說是非常不穩定的,它可能隨時發生改變,引發風險的一大部分因素是因為政府對行業的政策調整、行業周期變化等,所以要避免風險的發生就必須有效的規避風險。信用風險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在金融投資的過程中違約風險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把違約風險稱之為信用風險,這是企業與投資者之間制定的一個契約,如果沒有履行完成相關的義務,就會造成投資者出現信用風險。對于金融投資者來說,信用風險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會給企業投資造成嚴重的影響,因為交易方沒有履行相關的行為義務而造成信用風險,所以信用風險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不利于金融投資者進行正常的投資活動。另外,利率風險和經營風險也會對投資者的經營狀況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金融投資操作風險管理熱情較低
就目前而言,我國金融企業除了缺乏金融風險管理意識外,金融風險管理熱情和積極性也都不高,由于太過于形式化而導致金融管理沒辦法發揮出真正的作用。只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金融風險是不可取的,這樣的發展氛圍只會留下巨大的隱患,不利于企業的金融發展方向。從而對各大金融機構來說,設置專門的金融管理部門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很多成立的金融管理部門并沒有明確管理職責,也沒有有效的制定實際風險管理的權限與職能。不僅限制了金融風險管理人員的才能,還直接影響了金融風險管理的發展,所以明確管理職責是非常重要的。現有的金融風險管理人員大都實踐經驗不足,因此提高金融風險管理人的專業水平也是非常必要的,以此滿足現在金融管理的需求。
三、金融投資操作風險管理對策
(一)強化相關人員風險意識
強化相關人員風險意識是銀行、券商以及其他金融機構都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增強相關人員風險意識并且加強風險管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保證金融投資風險的順利進行,就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加強完善監督和管理力度。但是從西方國家來看,相關的監管政策并沒有對企業的金融投資達到實質性的作用。事實證明,民眾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督是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所以民間監督制度是否健全直接影響著銀行金融投資操作風險,因此提高相關人員的風險意識是相當重要的。操作風險容易出現主要是因為人為因素,所以金融機構要加強對內部人員的風險意識培訓,增強他們對于金融投資的了解力度,賦予他們責任感,提高熱情和積極性,讓它們能夠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因此會降低工作中的失誤,盡量規避金融投資帶來的風險。
(二)完成風險轉嫁策略
完成風險轉嫁在金融投資風險應對過程中是重中之重的策略之一,在此過程中,盡力轉嫁一切可以轉嫁的風險來降低投資帶來的風險。企業轉換投資風險的時候,采取保險、售賣的方式轉嫁給另外的經濟體,所以轉嫁對象決定轉嫁方式的不同。如果轉嫁方式是保險則把投資風險轉嫁給保險人,轉嫁方式是購買債券則以公開的形式把投資風險轉嫁給購買人。簡而言之,投資風險的轉嫁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投資者的利益,然而利益促進了企業的轉嫁風險的代價。
(三)提高風險管理熱情和積極性
國家監管部門對金融市場及金融機構進行的限定,實際上就是金融監管。我國金融監管制度是否健全直接決定金融市場發展是否穩定。所以相關金融管理部門明確金融市場的定位是必然的,除此之外,還要建立和完善金融信息制度。另外在財稅制度上,國家應當不斷的完善、健全相關制度,合理處理企業、銀行和財政之間的關系。同時必須加強宏觀調控,尋找并實施適合我國國情的經濟政策,提高市場經濟的積極性。金融機構要落實好每一項工作,正確處理內部人員的賞罰關系,以此來提高風險管理人員的熱情和積極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金融投資中的風險與應對策略的探索分析中發現,在金融投資的過程中,風險是必不可免的,而且它是多元化的。因此必須要加強對金融風險的重視,同時規避風險,最后要采取有效措施來解決在金融投資中面臨的各種風險。
參考文獻
[1]楊晨.金融投資中的操作風險以及應對策略[J].經貿實踐,2016,08:58-59.
[2]李婷.考慮背景風險因素的可能性投資組合選擇模型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
[3]王欣.金融投資中面臨的主要風險以及應對策略[J].商,2015,38:171.
[4]彭萬.金融危機后企業人力資本投資風險應對策略[J].中國市場,2010,52:40-41.
[5]陳芳.淺談金融會計風險的常見類型與應對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2,10:99.
作者簡介:鮮亮(1990-),男,漢族,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金融、會計與投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