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作為初中教育的最重要課程,合作學習關鍵在教師任務有效下達,根本在務實,而不是為了合作而合作,本文將對所見所行的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思路作一個梳理。
關鍵詞:初中數學 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機械式、灌輸式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當代初中數學教學的需要,并且新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但從實踐來看,一些學校的合作有形式無實質內容,有過程無真正進展,根本原因還是認識不足,重點不明,措施不準。應該在追求實效上下工夫,千萬不能徒慕虛名,為了看似合作而浪費師生精力。
一、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小組成員分配不均衡
由于小組成員分配不合理,造成了許多合作環節成為優等生的主場,整個過程都是優等生在積極的發言與討論,然而大部分學困生卻沒有思路,插不上話,參與不進來,這樣的小組合作只是把一部分學生硬生生變成旁觀者。
(二)小組合作任務難度大或指向不明確
很多教師單方面認為只有復雜的難題才能使用小組討論的教學策略,否則沒有合作的意義,因此費盡心思提出了一些根本不符合學生現有思維的問題,這類題目確實對學生有很強的挑戰性,但實際上,學生根本做不到通過自主探究來解決問題,這樣的后果是適得其反的,起不到任何激勵作用,還會讓學生對數學望而生畏,想到數學就會失去信心,還存在一種情況,就是教師拋出的小組合作任務不明確,或者是一次性拋出的任務過多,此時,學生根本不知道接下來需要探究討論的是什么。
(三)小組合作時間不充分
很多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剛接觸到問題,還沒等進行深入探究,就急于結束,學生間交流和討論的時間不充分,屬于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這樣的小組合作只是走形式,給別人看的,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并沒有實質上的進展。
(四)忽略小組合作記錄的重要性
小組合作過程中的記錄和反思非常重要,由于大部分學生并沒有在合作過程中有太多的思考,這使得學生失去了更加深理解和提升認知的機會,很多學校在數學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缺乏對合作過程中的記錄與反思,導致的結果是每一次合作都是新的,都只停留在最低的水平。
(五)缺乏小組評價
小組合作成果匯報后,相應的小組評價沒有緊跟上來,造成了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得到肯定,自然對于今后的合作探究交流造成影響。
二、小組合作學習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進行科學的小組分配,組內異質,組間同質
合作學習的成敗首先要看小組成員分配是否合理,小組分配絕對不能盲目,要對全體同學的數學基礎和接受能力有最基本的了解,甚至還要了解學生的性格及興趣愛好等,在此基礎上,保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這樣的目的是保證組內成員的差異性,促進優生帶中等生和學困生,發揮組內成員共同優勢,同時又能保證組間水平的均衡性,這樣才能在全班進行公平的小組PK競爭,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做好小組內的分配,同時還要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長來確定小組內的角色,例如,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做發言人,組織能力強的學生做小組長,知識理解全面的學生做小先生,各施其職,才能保證小組合作的有效進行。
(二)充分利用學案,設置有效的小組合作任務
教師精心準備學習指導案,每個課堂環節環環相扣,首先,必須保證學習指導案上的小組任務符合學生現有的學情,做出合理預設,如果設置的問題過于簡單,學生獨立就能完成,完全沒有合作的必要,如果問題難度過高,即便經歷了合作討論,也不會有結論,以上兩種合作都是無效的,因此要提出符合學生現有思維水平的探索性貼近性問題,這樣的問題大部分學生通過自身不能有效解決,但通過合作探究后卻能夠完成,這樣的合作才是有效的。其次,小組任務需具備開放性。提出開放性的問題,例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這樣開放性的問題為小組探究提供更寬廣的空間,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能夠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再次是任務的趣味性,單一枯燥的提出問題會導致教學枯燥,知識抽象,不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和探究熱情,完全可以設置一些情境進來。例如:在《不等式組的應用》教學中,就可以設置情境:“班長總結了近一個月班級情況,提議對成績進步較大及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多名同學進行表獎,打算共設置兩個獎項,并且想要規定二等獎的獲獎人數是一等獎獲獎人數的二倍,一等獎獎勵價格為18元的筆記本,二等獎獎勵價格為6元的修正帶,這時學習委員說班級基金只有360元,那么就請全班同學討論一下具體獎勵多少名同學?”
(三)提供充足的合作時間,借助計時器限時,增加小組緊迫感
在小組合作過程中,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先進行獨立思考,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識產生獨特見解,能夠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思想、新方法,這樣才能夠進行交流和討論。為了控制好時間,備課時就應該設想小組討論時間,課堂上利用計時器做好限時,在交流和討論中,教師在各個小組間進行巡視指導,適時鼓勵啟發學生積極發言,讓學生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從而共同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真正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四)借助小白板進行必要的合作記錄
學生在合作中進行必要的記錄,每個小組可以配備一個小白板和三種顏色白板筆,沒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給每個小組發一張大白紙,計時器限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討論內容的書面匯報,培養學生分條理框架進行小組總結,這是一次課堂回顧,更是一次提升,學生通過記錄合作學習過程,可以從中整理出所學的知識點,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掌握知識,而且還能夠學會思考。
(五)借助加扣分板,及時進行小組合作評價
評價是為了激發學生的競爭比拼意識,限時完成的小組按照組號將小白板或者大白紙呈現在黑板上,評價的標準可以從小白板呈現時間先后順序、書寫規范美觀度、內容完整性、形式創新性等幾個方面逐一評價,評價的總分由組內自評、組間互評、教師評價三個方面決定,同時將分數及時呈現在黑板的評分板上,學生普遍喜歡用磁扣升降進行計分。
在推進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創設情境,應用多項策略,例如,限時討論、“小先生”助教、一直紅筆在手中、限時小組PK、課堂后測接龍、一課一得等策略點燃學生小組合作比拼的熱情,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力,真正達到思維的碰撞與發散,真正做到自主探究。
(作者簡介:曹天水,大連市第七十一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