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娟娟
摘 要: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生物實驗作為生物教學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學功能,它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感性材料,而且能夠提供科學的思維方法,加深學生對基本知識的內化程度,從而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用各種生動有趣的實驗,把生物課題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學生面前,使課堂氣氛活躍,引人入勝,從使學生在樂趣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為生物學的研究、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學習興趣;實驗教學;思維操作技能;觀察能力
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如果能采用各種生動有趣的實驗,把“外在”的信息,即生物課題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學生面前,能使課堂氣氛活躍,引人入勝,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樂趣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無疑會產生良好的效果。更要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學知識、用知識。為生物學的研究、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生物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幫助學生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在推動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生物世界的奧秘方面,生物實驗教學有著其它教學手段所不具備的特有功能。下面就新課程改革中的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上好實驗課談談自己的認識。
1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激發學生的生物興趣
有的學生認為上實驗課好玩,缺乏科學態度,有的學生認為升學不考,學習目的不明確,這些都給實驗課組織教學帶來了一定困難。因此實驗前除要求學生明確教材上的實驗目的外,還要明確該實驗在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實際應用,這樣實驗效果就會很好。在生物實驗教學中,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放開學生的手、腳,不要牽著學生一步一步地走,讓學生去模仿,教師要相信學生都能成功地完成實驗,允許學生實驗失敗,鼓勵他們從失敗中找原因,直至實驗成功,要讓學生從實驗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但在放手實驗時,首先要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去實驗、去探究,把知識從實驗中體會出來,然后引導學生總結實驗結論,這樣既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積極性。
2在實驗中訓練學生的思維操作技能
思維操作技能包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和概括等幾個步驟。在生物實驗中要實現對某生命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就要對實驗中的感性材料進行一系列的思維操作才能實現。首先,是對要研究的事物進行分析。根據系統論的觀點,任何一個生命體或一種生命現象都是由部分、層次、要素組成的開放的有序整體。對于這樣一個整體如果囫圇吞棗地研究是無法進行的,只有將其分解,才能一部分一部分地研究,深入其內部,發現其本質。在頭腦中把整體分解為部分而進行逐個研究的過程就是分析。在頭腦中把生命體的各部分,把生命現象的各個方面和屬性聯合起來,形成對生命體和生命現象整體的認識,這就是綜合。比較,是把生物各部分構造、功能和某些屬性加以對比,并確定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這就為進一步認識生命的本質和規律、進行抽象和概括打下基礎。抽象和概括,是找出各種生物體或各種生命現象中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或找出各部分構造之間,功能與構造之間,生物與環境條件之間的因果關系,而拋開次要的、非本質屬性和非因果的偶然聯系。并且,把抽象出來的本質屬性,必然聯系加以綜合形成概念和判斷,達到對生物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和概括等在同一次思維活動中都是共同參與,緊密結合。分析、比較、綜合是抽象和概括的基礎,而抽象和概括是思維的核心。
3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生動的感性認識形式,它往往通過多種感覺器官的聯合活動,并在思維的參與下進行的。在觀察時,必須對觀察者預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務,擬定一定的計劃,按計劃仔細地觀察,提出問題,尋求某種答案,這樣才能保證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觀察的事物中。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方法和求實態度觀察能力的提高,有賴于正確的觀察程序和方法,教會學生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觀察,對培養學生觀察力是很有必要的。先整體觀察后局部觀察教師要指導學生全面進行觀察,抓住事物的各個方面及其發展變化的全過程,這樣才能達到認識事物的目的。對比觀察是運用縱橫比較進行觀察,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對比觀察能使學生從平常的現象中發現不平常的東西,從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異以及從差異中找出共同點或因果關系。重復觀察為了保證觀察結果的可靠性,觀察的次數要多,否則就難以區分偶然發生和一貫現象,只有指導學生反復的觀察,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屬性。
4重視課外實驗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4.1課外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課堂實驗由于受時間、空間、人數、器材等的限制,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機會大為減少,而課外實驗大多分散在野外或學生家庭中進行,或者天地較為廣闊,或者參與實驗人數較少,再加上實驗延續時間較長,所用器材一般簡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這就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觀察、分析及動手操作的機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4.2課外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許多課外實驗均為探索性實驗,這些實驗需時較長,無法在課堂實驗中完成,所以安排為課外實驗。學生在這樣的實驗中通過動手操作、管理,親自觀察、記錄,并且動腦筋去比較、分析和思考,不僅獲取了新的知識,而且學會了探求新知識的方法。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操作為基礎的學科。從教與學的實際出發,在實驗教學中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生物實驗的教學質量將有望得到大面積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艷紅.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課程目標研究[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2(Z1).
[2]楊寶群.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實踐與探索[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