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摘要】擁有獨立人格的人,是指那些能夠不盲目服從于權威,能夠進行獨立思考,對事能有自己的見解,不從眾、不被外界規則和他人看法所束縛,能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的人,這樣的人才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筆者認為,高中教學中學生的獨立人格,即能對教學內容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見解,著重表現為學生的質疑能力。筆者在高中語文教學一線奮斗多年,對如何在古典詩詞中涵養獨立人格,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下,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做簡單的分享,以供借鑒。
【關鍵詞】古典詩詞;探究閱讀;獨立人格;質疑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筆者認為,高中教學中學生的獨立人格,即是能對教學內容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見解,著重表現為學生的質疑能力。高中階段學生將步入成年,心理、生理已漸趨成熟,學生的獨立性開始得到彰顯。他們不再像以往那樣是教師、家長、社會灌輸知識和思想的容器,其內心涌現出更多問題和困惑,并試著通過自己獨立的思考找尋問題的答案。因此,高中語文的教學就不能再遵循以往的教學方式,而要適應高中生這一明顯的變化,在語文課堂中開展探究式閱讀,引導學生去探究、去提出問題、去找尋答案,在此過程中不斷完善學生的獨立人格。筆者熱愛古典詩詞,并有著多年高中語文教學經驗。接下來,筆者就從課堂氛圍、敢于質疑、敢于創造三個方面對如何在古典詩詞探究閱讀中涵養獨立人格進行簡單的論述。
一、創設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
以往古典詩詞的教學是不容許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只能按照教師給出的知識進行背誦,背誦詩詞的中心思想、詩詞中體現的作者情感、詩詞固有的賞析。這樣培養出來的只是一群應試型人才,無法使學生形成獨立人格。要想在古典詩詞中涵養獨立人格,就必須改變這種灌輸式的、背誦式的古詩詞教學模式。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自由、公平的環境,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和見解,發表自己的看法,使課堂成為學生自由發表評論的場所。
學生獨立人格的形成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深入思考的結果,更是學生探究能力的體現。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做到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教師應營造一個自由,寬松,安全的氛圍,鼓勵學生主動提問。只有給學生一個民主、平等、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才會敢于創新、敢于質疑。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課堂上不允許有旁觀者,每一個人必須是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課堂是“民主的、安全的”,學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提出問題,心理上無須設防,絕不會遭到指責和譏諷。這樣學生才會培養出有疑必提的習慣,也才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質疑能力的提高,使學生形成獨立人格。
二、敢于質疑,敢于提問
要讓學生懂得不會問就不會學習,會問才是質疑能力的集中體現,有質疑才能有進步的道理。在課堂教學中對老師的講解,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膽提出來,對與老師不同的觀點也要敢于質疑。
例如在講解《蜀道難》一課時,筆者分析完詩歌,準備進行下一環節時,有一位同學舉起了手。他問道:“詩歌的三段能不能調整順序。”筆者回答:“當然不能。”可是他再次打斷了筆者的課說:“為什么不可以?我認為可以啊。可以先說蜀道兇險,或者蜀地的兵患,再說蜀道高啊。”當時筆者馬上意識到學生正在對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質疑,這很重要,于是就發動同學對這個問題闡發自己的觀點,并進行討論。經過學生的激烈討論,這個問題得到了圓滿的回答,而學生也學會了在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時,不是一味地聽老師的“答案”,而是要有自己的主見,自己的看法,要學會質疑。學生感到自己是真正的主人了,也就能敞開心扉,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就迸發出來了,他們的獨立人格才能培養起來。
三、加強競爭,培養獨立人格
在前面質疑能力培養訓練的基礎上,筆者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的競爭意識,用以提高他們質疑的興趣和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筆者將班內學生分組,讓他們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對別的組進行提問。這樣既增加了他們的競爭意識,提高了他們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他們質疑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獨立人格的形成。
在講解《雨霖鈴》一課時,筆者把學生按照“臨別時”“離別后”分成兩大組,組內再分成小組進行對抗。筆者請他們在認真學習自己組詩歌內容的同時,對其他組的內容加以質疑。學生大膽提問,如“作者選取的意象是什么,為什么要選取它”“反映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某一個字用得好不好,為什么”“鑒賞某一句詩句”“使用了什么手法,如何體現的,好處是什么”等問題,在其他組同學提出問題后,組內同學通力合作,認真思考,互相交流溝通,最后形成答案。這樣一來,既鍛煉了他們提問、質疑的能力,使古典詩詞教學中涵養了獨立人格的教育;除此之外,又實現了合作探究,同時還鍛煉了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交際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參考文獻
[1]苗志軍.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中情感教育之探討[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
[2] 蔣良山.情境教育理論在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7.
[3]王敬峰.比較法:語文閱讀教學的新思路[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2).
附 注
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項目名稱:探究式閱讀對中學生獨立人格形成的研究;項目編號:jcjyc17251524)。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