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除基礎語文知識教學以外,掌握多種形式的習作技巧也是這一階段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其中就包括“寫人類”文章。本文以小學生的實際習作能力為出發點,從多個方面對“寫人類”文章的關鍵點進行分析,并結合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的分析,使小學生在“寫人類”文章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關鍵詞:寫人類;習作;文章;教學策略
習作訓練是小學階段學生自我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生在掌握基礎語文知識的同時,還應當具備多種類型文章的習作能力。針對“寫人類”文章的教學,小學語文教師應采取更加靈活的教學策略,根據“寫人類”文章的特點,指導小學生對這一習作類型加以熟悉,最終能夠獨立完成此類文章的習作。
一、 明確“寫人類”文章的教學內容
在進行“寫人類”文章教學準備之前,需要對教學內容加以明確,盡管,現階段小學習作訓練依然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執行,但是,語文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對相關內容進行調整。首先,教師應了解小學生已經具備的基礎語文知識,掌握一定的生字詞書寫,對語句含義的理解能力;其次,良好的閱讀能力也是習作水平提高的必要因素之一,通過閱讀能力的提高,能夠更好地劃分段落、語句,以及抒發個人情感。
以《王二小》一文為例,在文章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了故事情節,但是,在緊張的故事情節中,卻體現出了王二小無畏的精神和沉著、冷靜的特點,從而表現出作者對這一人物的敬佩之情。
作為小學生來說,能夠更好的利用內容跌宕起伏的設計,扣人心弦,在語言使用方面趨向于簡潔、生動。通過這種內容與結構上的巧妙配合,使文章更加新穎,與讀者之間形成共鳴。
二、 掌握正確的“寫人類”文章教學方法
從實踐教學中可以發現,為提高小學生在習作方面的能力,不能一味地圍繞人物形象展開,而是將所要描寫的人物與情感表達之間建立某種密切的關系,教授學生在內容創作過程中的情感表達方法。
在《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文章中,文中講述了在美國一場大地震中,父親依靠執念在救出兒子的同時,也救出了在兒子保護下的同學的故事。這是典型的通過真實事件描寫人物的習作案例,在父親達到學校廢墟之后,大多數人都不是在幫助這位父親尋找他的兒子,而是告訴他要放棄,憑著他們父子之間的許諾,父親堅持著在廢墟中尋找自己的兒子,終于,經過了38個小時的努力,他聽到了兒子的呼救,在一個角落里,兒子和同學都在等著救援,此時的父親身上已經是血跡斑斑,他大聲呼喊著救援人員,在救援過程中,他一直在默默地等待著自己兒子的出現,在兒子最后一個走出廢墟時,他們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在場的人為之動容。
常見“寫人類”文章的教學方式側重于對人物的正面描寫,在小學“寫人類”文章教學中,多為單一人物描寫,這種類似于《地震中的父與子》的多個人物描寫與相互襯托方式能夠使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 讀寫結合方式在“寫人類”文章的應用
所謂讀寫結合,是指在掌握基本習作方法的前提下,小學生根據教師的安排進行習作練習。在此過程中,將會用到以往閱讀中所學到的知識,實現讀與寫的結合,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慈母情深》一文中,教師應當將母親辛勤勞動的部分作為學生閱讀訓練的主要內容,通過反復閱讀以體會母愛的偉大。在展現母愛的過程中,作者對母親的外貌和語言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并將個人情感融入其中,“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在此省略的部分,可以讓小學生們展開聯想,對其內容進行補充。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對省略部分的續寫,是建立在能夠正確理解作者所抒發情感的基礎上,所以,對文章內容進行閱讀是提高續寫水平的必要前提,也是小學生在“寫人類”文章創作過程中所需要的能力之一。
四、 小學生習作“寫人類”文章教學中的幾點注意事項
針對小學生群體的特殊性,以及“寫人類”文章與其他類型文章之間的區別,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 文章內容貼合小學生的理解范圍
“寫人類”文章在內容選擇方面需要符合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尤其是考慮到部分語文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的學生,如果習作內容難度較大,將影響到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降低課堂教學效果。
因此,為實現“寫人類”文章內容選擇的科學性,應采取更加寬松的內容選擇機制,鼓勵學生參與習作內容選擇,并且,在內容選擇方面,應具有時代性、創新性,激發小學生在“寫人類”文章方面的興趣。
(二) 教學模式的人性化設計
在傳統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角,小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被動接受者,缺乏自主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結合新課程教學改革中的相關思想,根據現代教學理念的要求對教學模式進行人性化的設計,使小學生在“寫人類”文章能夠得到更加全面的鍛煉。
例如,對某一人物形象的描寫,可以由小學生自主選擇切入點,而不是根據教師的統一化指導完成習作過程。在小學生自主習作結束后,教師可以選擇幾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加以點評,對其內容中較為精彩的部分進行表揚,同時也要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
在這種人性化的教學模式下,小學生的習作水平將隨著自主思考、選擇空間的增加而得到提高,但是,基于小學生語文基礎知識能力的限制,教師應主動參與其中,通過提高個人現代化教學理念的學習,引導小學生在“寫人類”文章習作方面的能力快速提高。
五、 總結
無論何種教學策略,都應當以小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在語文基礎知識得到鞏固的同時,使其能夠在“寫人類”文章中靈活應用已經學到的相關知識。與此同時,將個人情感寓于其中,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參考文獻:
[1]劉春艷.小學語文教材中兒童文學教育的人文性分析[J].才智,2015(30).
[2]王海燕.淺談寫人記事類課文的有效閱讀[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9).
[3]雷石秀.用好小學語文教材是培養有關人格的有效途徑[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5(08).
作者簡介:劉晨曦,安徽省淮北市,淮北市濉溪縣城一關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