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至關重要。而就實際的教學而言,教師對學生學習習慣培養重視程度不夠、學生習慣養成不好的現狀比比皆是。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當加強引導、獎懲并用,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為促進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習慣;培養對策
俗話說: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身。而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也曾說: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由此可見,良好的學習習慣于學生的成長而言具有多么重要的意義。從心理發展角度看,小學階段學生的習慣養成很重要,是其未來人生的基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予以引導和培養,不能單純地看重數學知識的掌握。以下筆者結合自己的一些實踐經驗談談有關想法。
一、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培養學生哪些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1. 課前預習的習慣: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于每一門功課的學習,預習都是至關重要的。所謂的預習,即學生在課前的準備工作,而課前準備工作是否充分,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很多學生而言,學習效率之所以低下,原因就在于學生根本沒有做好預習工作,致使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學習效果效率受到負面影響。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讓學生認真預習,并指導學生結合預習情況,嘗試做批注,這對于學生今后學習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
2. 認真聽課的習慣:教學實際上也是一種人際交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聽”仍然是主要的行為之一。教學實踐中,學生的“聽”是他們從教師處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許多知識的理解消化都離不開“聽”。聽則有聽的規則和規律,“聽”做不好,也直接影響學習的最終效果。就小學生而言,培養良好的聽課習慣是比較重要的。首先,學生應當集中注意力,不能開小差,不能走神;其次,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應當積極地和教師互動,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并能夠適時提出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從根本上講,聽課是一種能力,是小學生克服自身自制力弱、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手段。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加強訓練,不斷提升學生的聽課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
3. 認真審題的習慣:認真審題是解題的關鍵。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要能夠從題目中獲取準確的信息,并能夠認真地分析、處理這些信息,以達到正確解題的目的。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粗心大意是其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當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即看到一個題目,認真讀題,不要急于動筆,深入思考,這樣才能提高解題的準確度。
4. 勤于動手的習慣:有人說:兒童的智慧在指尖。由此可見,動手能力對于一個學生而言是何等的重要。數學作為一門實踐性、操作性極強的學科,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要求也是蠻高的。尤其是學生在面對新的知識、定理時,不應當主觀臆斷地進行判斷,而應當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推斷出相應的結論。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當立足“在做中學數學”的教育理念,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操作機會,不斷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現狀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無論是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還是對當前的數學學習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訓練和培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促進其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但是在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實際中,很多教師仍然重在知識的灌輸,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仍然不重視,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家長的事,應交家庭教育負責。總體而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并沒有將對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提到應當的高度,致使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養成不好,如學生缺乏預習的習慣、上課不認真聽講,做題粗心大意等等,這些不良的學習習慣,都將會對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產生極大的影響。
三、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有效性對策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想培養學生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如預習的習慣、聽課的習慣以及審題極其勤于動手的習慣,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 加強教師的引導作用:小學生的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教師科學引導的。小學生如同一張白紙,需要教師通過科學的手段一點一點填補,方能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之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知識灌輸模式,轉變教學觀念,注重知識傳授的同時,也注重學生習慣的養成教育,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具體操作上,比如布置預習任務并嚴格檢查,課堂引導培養等方式,均可以有效地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進行介入影響。具體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教師要根據學生特點和其他環境因素來機智決定。
2. 獎懲并用,為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奠定基礎:在指導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恩威并施、獎懲并用,方能有效地指導學生,讓學生聽從教師的指揮。例如,教師在培養學生良好聽課習慣的過程中,首先要給學生講解聽課的注意事項,如緊跟教師的教學進度、和教師積極互動等,學生在了解相關的聽課規則之后,依然會有部分學生不認真聽講,上課三心二意。在這個時候,教師就應當對認真聽課的學生予以一定的獎勵,對聽課不認真的學生予以一些小懲罰。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當注重課堂提問,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聽課效率的提升。
3. 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班級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影響是極大的。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在整個班級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預習習慣、聽課習慣、審題習慣、動手習慣等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而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使得部分教師忽略了對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引導、獎懲并用,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為促進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同軍.小學數學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4).
[2]葉金標.小學數學學習習慣及其培養[J].陜西教育:行政,2011(Z1)
作者簡介:
張云康,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匯川區第十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