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如何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構建高效的課堂模式,成了當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在此背景下,文章對如何構建小學英語的高效課堂進行了探索,提出了應該從改變教學理念和創新教學方法,以及引進多媒體教學技術和發掘教材內涵等方面對現行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英語;高效課堂;構建
一、 改變教學理念,激發學生能動性
要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就需要教師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嚴格按照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在明確學生課堂活動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實現對學生學習能動性的有效激發,從而不斷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這就需要英語教師深刻領悟新課程改革下的要求,要尊重學生作為教學活動主體的地位,改變傳統課堂中由教師主導的思想,真正做到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幫助學生建立課堂主人的意識,促使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發揮,促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以實現對課堂效率的有效提升。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改變傳統的師生相處模式,不能再將自己同學生剝離,給學生造成一種高高在上不敢親近的感覺,教師應該學會關心學生,不僅是在學習上,還包括學生在心理上的改變成長等。六年級的小學生隨著年紀的變化,個性上會產生一定的變化,一些學生會越來越內向,不善于去表達自己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這時就需要老師加強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一旦察覺到學生在學習中產生了阻礙,就要主動去進行幫助和指引。簡而言之就是要通過建立和諧新型的師生關系,來幫助學生應對學習中的種種問題,并不斷地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我,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為高效英語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
二、 創新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
要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優化課程導入的形式,實現對課堂氛圍的有效活躍,從而為學生創造出寓教于樂的學習環境,促進英語高效課堂的不斷發展。
要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改變陳舊的教學方式是關鍵,尤其是課程導入的環節更為重要。一個良好的課堂開頭,不僅能迅速抓獲學生的注意力,還能給學生創造出不一樣的課堂體驗,讓學生能夠在充滿樂趣的教學氛圍中充分地釋放自我,加強同教師之間的配合,更容易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課程導入環節加入提問的形式,根據課本內容設置出能夠承上啟下的問題,既能帶領學生回憶上節課的知識點,又能使學生快速進入到本節課程的學習中。例如在六年級英語課本Unit 1 I want a hotdog, please.一課中,教學的重點是學生要掌握I want句型的使用技巧,并且還要會說會寫本課的單詞。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一些小卡片,上面標著學生學習過的一些食物和飲料單詞,教師在上課之初可以先帶領學生復習這些英文單詞,在引導學生回顧以前掌握的知識后,就可以提出問題“I fell hungry and thirsty now, If I want to have something to eat and drink. Can you give me some suggestions?”這時學生就會積極回答自己知道的食物和飲料名稱。隨后教師再將這些單詞寫到黑板上,并組織學生模仿剛才的問題進行提問,然后再由另一個學生進行回答,之后再由這個學生再次發問,再交由下一個的學生答復,以此類推進行接力問答,既能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又能增強學生對I want句型使用的理解,可以說這種新穎的課程導入方式能夠極大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 充分挖掘教材,增加學生理解力
要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在充分挖掘教材內涵的基礎上,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并通過情景教學的模式加強其同實際生活的聯系,從而實現在增加學生理解程度和感受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材是開展高效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因此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充分挖掘書本知識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同時也能提升學生在生活中使用英語知識的能力,真正學會如何輸出知識,更好地踐行新課改下加強學生素質能力的要求。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對教材資源的認真挖掘,正確把握教材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在把握教材內容情感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情景模擬,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創設學習情景,尊重和信任每一個學生。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注重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引導性材料,幫助學生將課本知識進行整合,便于學生進行記憶和理解。最后還可以為學生安排一些閱讀性的任務,督促學生加強對自身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和強化,以實現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目標。
四、 引入先進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要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教師充分發揮新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加生動詳細的知識講解,從而實現高校英語課堂的有效構建。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模式,這種更具形象化的教學技術,能夠有效地減少知識的枯燥程度,幫助學生聲情并茂的理解知識。例如教師在進行六年級上冊英語課本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中Part B教學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播放小動畫,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到on foot, bus, plane等單詞的含義,還可以制作情景小視頻,通過動畫人物進行對話,“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I come on foot”。并讓學生模擬對話形式進行練習,在加深對單詞和句型知識掌握的同時,培養學生善于表達的應用能力。
總而言之,要構建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就需要教師不斷地積極探索,除了要從改變教學理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創新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環境,以及挖掘教材內涵加深學生感受和引入多媒體教學技術之外,還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課堂評價模式,將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也納入評價的范疇中,對勇于回答問題的學生要進行及時的表揚,對于回答出現錯誤的同學也要進行鼓勵和指導,促進全體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教學互動中來,以此來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學習氛圍,為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周新艷.論如何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J].教育,2017(1):00073.
[2]黃珊.如何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J].教育,2016(3):00134.
作者簡介:
朱頂峰,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吳江區平望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