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教學是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高中通用技術翻轉課堂則改變這種教學狀態,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學習上的問題以及自己的不足之處,讓學生主動去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本文主要是針對高中通用技術翻轉課堂進行設計與探究,希望能夠對課堂教學改革起到借鑒的作用。
關鍵詞:通用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改革
一、 前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也在不斷進行改革,當前新課標的標準應該是“以學生為本”為核心。教師應該作為引導者而不是灌輸者,應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創新、自主探究的能力。而翻轉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這是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也是新課改的一大創新也是符合當前教育形式的一種教學模式。
二、 高中通用技術翻轉課堂的概念及實施原則
(一) 高中通用技術翻轉課堂的概念
翻轉課堂,顧名思義就是不同于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學生在課前應該根據教師所提供的資料進行預習,了解并掌握大部分內容,基本對所學知識有深刻的理解,同時應該保證記住所預習的內容。這樣就可以保證在上課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共同進行探討,對學生預習期間所遇到的問題難點進行答疑,以及對知識點的延伸進行講解與拓展。這種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可以節約上課期間的大量時間用來進行有針對性的答疑解惑,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識點,也可以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同時還可以讓教師與學生增加互動。
(二) 高中通用技術翻轉課堂的實施原則
首先,針對枯燥無味的傳統教學模式,創新是新課改最主要的一點。通用技術更要體現創造性,通過創新來提升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積極性。其次,在高中通用技術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學視頻的制作要符合學生的性格特點,不同的內容要呈現不同特色的視頻。同時在課堂上掌握學生的心理,進行引導。第三,要體現科學性原則。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狀態、知識水平以及感情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從而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跟上教學進度。最后,要通過豐富的教學資源讓學生不同角度去尋找渠道進行獨立學習。
三、 高中通用技術翻轉課堂的意義
翻轉課堂是通過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掌握知識點,再通過課堂教師的針對性訓練,使得教學效率提升,實現傳輸者與接收者雙贏。同時,教學資料與視頻等都可以多次利用,有利于學生復習,還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在進行翻轉課堂時,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可以通過教師所發資料以及自己查找到的資料進行預習完成,這樣課堂上就可以節約出大量時間讓學生以小組討論、與教師互動等方式來進行探究,教師在互動中對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點、重點問題進行解答,同時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討論學習,讓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是作為知識的傳輸者,而在翻轉課堂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傳統教學是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高中通用技術翻轉課堂則改變這種教學狀態,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學習上的問題以及自己的不足之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四、 高中通用技術翻轉課堂的實施方法
傳統教學是以講作為傳授主體,翻轉課堂則是利用上課時間對學生進行答疑解惑,并指導學生進行團隊學習的活動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團隊協調能力。在進行翻轉課堂時,教師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利用,來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一) 課前方案設計
首先,教師在翻轉課堂中將所學要用到的資料以及難點、重點等錄制出視頻或是網絡中的教學視頻等材料發送給學生,提供學生靈活的學習資源,學生通過對下載的資源進行學習,完成基礎知識的掌握,實現學生自主學習中對基本概念的認知。教學視頻的時間以及視頻效果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造成影響。教師不必去占用大量時間去制作視頻,教學視頻做到簡潔明了更具有教學意義。因此,教師在視頻的制作過程中更需要關注學習主體中的關鍵點、知識主體結構框架等細節問題,既應為學生打造內容豐富的翻轉課堂平臺,又要清楚學生在自學時,所能夠堅持觀看的時長。這樣才能做到學習高效。其次,學生在進行基礎知識預習以及觀看視頻資料以后,應當進行材料的深度探索,將所收獲的知識以及在預習中所遇到的難點進行記錄,并完成教師布置的練習題,這樣才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記憶加深。教師在設計練習題時,應該在難易度、知識點量上進行合理優化,可以使得學生能夠完成從舊的知識點向新的知識點進行過度。
(二) 課堂活動設計
翻轉課堂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在課堂時間進行自主討論等形式進行解惑,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想要將翻轉課堂合理化,其關鍵就在于合理應用課堂活動設計。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活動設計時,應該把以學生為主體這一核心貫徹到底,指導學生組織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在進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時,不需要再重復從前學習過的知識點,利用有效時間進行有效的學習。
首先,教師應該確定問題,在翻轉課堂中,教師起著引導者的作用。教師需要在課前活動中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以及難點進行歸納,總結大部分學生都會產生疑問的問題以及有探究價值的問題進行分類,根據問題的難易度以及問題的類型進行小組討論。若問題以及內容相對較多的情況下,對問題和學生進行分類,按照學生的特點以及愛好進行分組討論。各個小組挑選某個問題進行討論,再將各個小組的觀點進行總結。若問題相對較少時,不容易進行分類時,各個小組可以進行各自的探究,同樣,在探究過后也可以進行總結。
其次,在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活動的進行方式也是翻轉課堂教育中的重要一環。設計活動方案時應該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原則。在最初階段,教師可以對活動進行指導工作,逐漸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在探究活動的設計中,應該尊重學生的設計成果,讓學生在獨立設計中建立自己獨有的知識體系。在翻轉課堂的互動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觀點,并進行指導,在產生錯誤時要及時糾正。翻轉課堂中的小組中,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對自己的想法進行檢查,集思廣益,在解決問題時,也可以提供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最后,進行成果交流和反饋是查漏補缺的一個環節。學生經過獨立思考以及小組討論之后,在課堂上進行匯總,相互交流分享,將結論以及體會進行記錄,這也是復習的過程,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同樣,對翻轉課堂這種教育模式進行反饋,可以讓教師了解其中的不足之處,以及時進行改正,這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知識掌握程度的反饋,以讓教師了解其中存留的問題,以及時查漏補缺。
五、 結論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要實現信息時代下高中通用技術翻轉課堂,就要了解翻轉課堂的內涵,清楚翻轉課堂的過程,掌握翻轉課堂的精髓。教師也應該提高教學水平,提高自身素養,拓寬自身的教育視野,對教育進行創新,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我們在教學改革的道路上進行積極地探索與實踐,改變教學方式,將翻轉課堂融入通用技術課堂教學中,構建高效的通用技術課堂,推進高中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萍.信息時代下高中通用技術翻轉課堂的設計與研究[J].通訊世界,2015,15(1):229-230.
[2]章志幸.信息時代下高中通用技術翻轉課堂的設計探討[J].讀寫算:教師版,2017,40(28):181.
[3]陳晶.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翻轉課堂教學設計[J].讀寫算:教師版,2016,13(47):184.
[4]王中發.“翻轉課堂”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旬,2017,11(12):106.
[5]李婉嘉,徐晶,李爽.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通用技術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16(50):175-176.
作者簡介:
徐楊慧,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浦城縣仙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