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中心環節。小組合作學習則是閱讀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本文在論述了小組合作學習特點的基礎上,分析了不足和目標,并結合教學實例,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深入人心。在人性化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小組合作學習是很好的教學創新方式。
一、 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特點
小組合作學習起源于美國,目前在我國應用相對較少。一方面,小組合作學習缺乏科學理論支持,另一方面,家長和教師仍沒有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有組內異質與組間同質、目標一致與責任明確兩個特點。
(一) 組內異質與組間同質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學習合作。每個小組內成員在性別、成績、個性特點等方面應該合理有差異的建立穩定組織,這就是組內異質。小組內成員的不同差異會提升課題的完成效果。與此同時,在班級內保證組間同質,每個小組的構成都大體一致,有益于保證群體競爭的相對公平。
(二) 目標一致與責任明確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都是一致的,每個成員個人努力目標和小組的目標相互補充,小組的目標又構成了班級的目標。所以組內的學習實際上是利益共同體。為了避免不公平現象,每個小組的任務要分配給個人,明確職責。這樣學生就會努力完成任務,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集體榮譽而戰。
二、 當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展進程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 教師操作中的誤區
在新課改后,合作小組學習對教學來講是一把無可替代的金鑰匙。但不是每位教師在教學中都善于使用這把金鑰匙的。一般來講,教師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會有三大誤區。第一,教師選擇的學習內容不合理。不是所有的課文都適合小組合作。不過對于小學生來說,讓學生自主學習古詩或者文言文是很難的。第二,教師分組時過于倉促。比如:很多教師在課堂上愿意采用前后四個人為一組的分組方式。雖然這種方式較明晰,但是很容易造成組內同質組間異質的狀況,進而大大影響了教學效率。第三,教師在分組時常常忽略每個小組成員的任務。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教師可以在分組后在每個小組里選出一個領導者,讓小組組長把任務分給小組中的每位成員。
(二) 教師評價的失當
在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后,教師一般會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報告。在每個小組完成報告后,教師一定要注意評價用語。根據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說,凡是能增強反應發生概率的刺激和事件就是強化。當增加了刺激反應概率增加就是正強化,正強化是教師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小組合作所追求的效果。所以教師在評價小組合作學習時要注意評價的多樣化。一旦教師在評價中使用語言方式不當或者模式固定,就會使學生失去小組學習興趣。
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實施目標
(一) 更深層次地理解文章的情感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一個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文章和作者的情感態度。語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統一的學科。對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悟。比如深受學生喜愛的課文《風娃娃》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法教學,有的學生在故事中讀出要樂于助人,有的學生就會說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要看是不是真正對別人有用。
(二) 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在小學階段,很多學生的思想還停留在以自我為中心階段。“眾人拾柴火焰高”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無疑,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很好選擇。在小組討論中,學生會在交流中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溝通。比如在講授《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時,教師要按照學生的能力和水平進行分組并委任組長,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組長的帶領下對現實生活中的環境問題進行調研。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調研范圍盡量跨度大些,分工明確,包括學校家庭周圍等環境。在活動結束后由組長匯總形成報告。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 通過分組激發興趣
教師在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時,如何分組是使很多教師頭痛的問題。小組分組是合作學習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好的小組合作學習在開始分組的時候就會激發出學生討論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講授《小白兔和小灰兔》課文時,可以根據學生個人好惡,喜歡小白兔還是小灰兔進行分組。小學生的思維很活躍,但是穩定性較差。只要教師積極引導就會出現“小臉紅彤彤,小手頻頻舉”的良好教學氛圍。
(二) 建立目標勇于探討
小學生接觸事物較少,很多事情學生很難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會擔心學生能否通過小組討論出滿意的答案。所以,在確定采用小組合作方式之前,教師要提前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根據學生的水平確立相應的目標,就會很好的達到預期效果。教師要敢于嘗試,敢于把課堂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難忘的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出問題:為何這一課,作者認為是難忘的一課呢?教師在提問后就可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自由表達,從而使學習更加高效。
(三) 正確評價合作學習
教學中的評價環節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評價應該因人而異。在小組談論結束后,小組提出一致的觀點。教師應該適時地表揚小組的團結合作精神。如果小組沒有達成一致,教師就應鼓勵學生求同存異。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這一課文時,教師在帶領學生初讀課文了解故事的背景的基礎上,可以設計問題讓學生小組討論,分析“借箭”成功原因。由于成功原因不止一個,如果小組提出一個合情合理的原因,教師應給予鼓勵,建議以后分析可以更加多元化。如果小組找出的原因比較全面,教師更應及時表揚,建議今后要在全面的基礎上增加思想深度。總之,教師在評價合作學習時以鼓勵為主,以建議為輔。
五、 結束語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是無可代替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并根據教學實際不斷調整已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桂霞.探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1):197.
[2] 張明華.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祖國,2014(8):187.
[3] 李潤琴.積極倡導合作學習: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66.
[4] 徐建靈.淺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J].快樂閱讀旬刊,2012(11):44.
作者簡介:彭海霞,福建省三明市,沙縣虬江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