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教育提倡有效教學,要求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對學生專業知識技能與綜合素質培養的積極作用,作為高中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歷史學科教學自然也緊隨潮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而導學教學法是打造有效課堂的重要方法,越來越受到師生的重視,因此本文針對歷史學科有效課堂導學進行分析與探討,希望對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有所裨益。
關鍵詞:高中歷史;有效課堂;導學
一、 引言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對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地加深,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開始對如何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研究。作為新型教學方法的導學教學法是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打造有效課堂的有效手段,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創造性,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所以探索高中歷史學科有效課堂導學具有重要意義。
二、 高中歷史學科有效課堂導學的可行性
對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來說,導學教學法是轉變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導學教學法的關鍵在于設計導學案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與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整理知識,還要閱讀思考,有利于開發思維,發揮主體性作用,而且教師不再局限于教育者角色,而是扮演組織者、幫助者、引導者等多種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同時,導學教學法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能夠為學生制定學習目標,提供學習方法,使他們對歷史學習充滿興趣,并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另外,導學教學法還是歸納總結課堂知識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引導學生創建知識體系,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全方位地發展。總的來說,導學教學法就是幫助學生記錄學習過程,為學生課堂學習與課后復習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讓他們在學習與復習的同時還能進行反思與歸納,從而為接下來的學習提供知識基礎與學習經驗。
三、 利用導學教學打造高效高中歷史學科課堂的策略
(一) 設計在興趣愛好與教學實際基礎上的導學教學環節
課堂導學旨在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引導教學,即利用歷史學案促進學案和教材的有效結合,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潛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學習能力。因此,設計在興趣愛好與教學實際基礎上的導學教學環節至關重要。
第一,導學案編寫。課堂導學的關鍵在于導學案編寫,所以歷史教師要提高對導學案編寫的重視,并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即在遵循新課程改革要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大綱》分析與探究,保障導學案與學習主題相符合,起到培養學生問題分析能力的目的;在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進行導學案設計,提高導學案針對性。在具體設計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如學生主體地位、學生個體差異、學生學習能力等,體現學案的層次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可以取得進步,同時還要深挖學生資源,為學生提供導學案編寫的權利,提高導學案適應性,推動學生個性發展。
第二,學生自學。課堂導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和自主學習意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結合學習內容制定學習目標,進而圍繞學習目標進行知識預習,并對學習進行檢測。導學教學法相較于其他教學方法而言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如邏輯性較強等,因此在學生自學時,歷史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導學案學習重難點知識,從而掌握技巧構建知識體系。
第三,課堂討論。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過程,既要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又要尊重教師主導地位,對于課堂導學,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即在學生完成自學的基礎上對其學習狀況進行分析,一來掌握他們的學習困難,二來幫助他們一起解決問題,即引導學生以交流協作的方式進行問題解決。在具體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應扮演引導者、幫助者的角色,與學生一起討論,并對討論結果進行歸納,做出解釋與評價,為學生學習提供參考。
第四,問題答疑。在自學、課堂討論的基礎上,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基于此,歷史教師應針對學生在自學或課堂討論過程中遇到的重難點知識與難題進行答疑,需要注意的是,在答疑時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切忌直接說出答案,以開發學生思維,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第五,達標歸納。簡單來說,達標的主要目的在于豐富學生歷史知識,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歷史題目設計,保障歷史題目的基礎性與探究性;歸納指的是學生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反思等,是一個提升自我的過程。
(二) 發揮歷史導學案啟發性作用
要想充分發揮歷史學科有效課堂導學的積極作用,還要突出導學案啟發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應結合歷史內容與學生實際設計合理且具有啟發性的導學案,為學生創建學習氛圍與問題探究條件,并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與空間,使他們在思考與探究的過程中得到全面發展,從而在鞏固舊知識的同時學習新知識,提升綜合能力。一般情況,歷史導學案涉及學習目標、探究題、重難點知識、學習活動安排等內容,對于內容的設計,則應結合學生學習能力與興趣愛好選擇有效的學習內容、制定合理的學習方法,如討論、總結等,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創造性的提高。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核心人物,對教學質量有著決定性影響,所以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應轉變自身角色,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為學生學習與導學教學法運用創建良好的空間與環境。
四、 結論
總而言之,在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除了要教授學生知識與技能,還要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所以開展高中歷史學科有效課堂導學是必然趨勢。作為一名合格的高中歷史教師,理應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在掌握導學教學法特征的基礎上將“學”與“導”落實到教學全過程,充分發揮歷史學案導學教學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甘谷列.論“問題導學法”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上旬刊),2013(07).
[2]劉大中.導學案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4(02).
[3]周兵.“學案導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黑龍江史志,2014(07).
作者簡介:
李芳,中二,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白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