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強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僅讓學生學會語文課班上的讀音、漢字,也不僅僅讓學生能夠聽寫、記背,更多的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思想,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言基礎和學習語言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把語文運用到實際中的能力,為他們以后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新課標的出現給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教學目標、新的教學要求,擴寬了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提高了小學語文的教學要求。本文就如何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優(yōu)化 課堂模式
在小學教育中,小學語文的地位舉足輕重,這可以從教學時間、教學內容及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提出的諸多要求看出,它具有極強的影響力。首先,就小學語文這門學科而言,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基礎教學,是學生運用語文語言的基本平臺,也是學生把語文技巧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橋梁。其次,從其他學科的角度看,學習其他學科首先要學會認字,認完字要結合語文意識及學科知識對這門學科進行分析、探討,然后解決。同時,小學語文也是其他學科入門的基礎性語言。雖然小學語文對于小學生非常重要,學校和教師對其投入了極大的精力,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卻令人擔憂,普遍現象是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低下,自然而言小學語文的考試成績并不太好,當然這和許多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關,比如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及教學觀念,與社會脫節(jié),新時代的日新月異讓學生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等等。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在實際教課中面臨的各種困難和障礙
1.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仍然存在,并沒有有效革新和轉變。
在以往的教學觀念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他掌控課堂局面,學生僅僅是認真聽講,一些需要實踐性的活動也是由教師親自操刀,學生只要跟在后面認真觀看,仔細理解就好,就相當于自己做了一遍實驗。可是,隨著時代的迅速發(fā)展,隨著時間的驗證,隨著社會的檢驗,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越來越多,漏洞越來越大。新課標的推出更加暴露出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許多問題,因此,學校、教師想要緊跟時代,緊跟社會的腳步,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積極開展教學工作。同時,小學語文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大的語文發(fā)展空間,不能夠僅憑語文答案作為評判學生對錯的標本,對于學生的各種思想、各種答案,教師應該接受、容納,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但對于明顯錯誤的答案教師也需要指出,在鼓勵學生思考的同時,也給學生講清道理,做到讓學生錯得明白,學得明白。
2.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內容并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普及度不高。
當前很多小學語文語文教材看似符合小學階段的學習要求,但在實際運用中存在一些問題。在小學語文的整體把握上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然而如果仔細,深入研究,就會發(fā)現,小學語文教材里面很多內容在進行實踐時有很大的障礙,小學語文教材內容更偏向于理想化,而與現實生活真正接軌的內容并不多。但是,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更加強調把語文知識、語文技巧、語文能力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所以,小學語文教教材的內容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根據當代的社會和國家的需求,對小學語文教材內容進行改革,讓學生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更多接觸到生活實際問題,鍛煉語文實踐能力。這一文章已經不是現代的需求,并且,現在普遍的小學生沒有經歷過以前的生活,一些文章,學生很難感同身受,還會產生疑問。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應該根據時代的更新進行恰當的改革,能夠符合小學生的理解方式和理解范圍。
3.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沒有把握好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度,放手太多,降低了課堂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雖然新課標一直強調學生主體性這個問題,很多學校也對此進行了改革,但是改革力度沒有控制好,滿而溢。新課標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主要是針對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模式而言的,是為了轉變師生的位置,符合當代社會、國家的需求,也是為了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分析、探討、解決問題。然而,由小學語文教學的調查現狀來看,部分學校,一些教師在這個問題上犯了猶過不急的錯誤,一些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為了體現學生是課堂主題這一理念,就放開對小學語文課堂的掌控,讓學生自由分配,自由學習,自由研究,這就凸顯了師生之間關于課堂教學的幾個誤區(qū):一是小學語文教學把學生自由的學習轉變成了放任不管,集中體現學生的自主性,不管學生是否有一定的自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不考慮學生的實際狀況,導致課堂混亂、低效,二是沒有考慮清楚課堂內容是否適合學生開展小組合作研究式學習,對于探究的問題缺乏認識,導致本末倒置,降低課堂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模式的方法與建議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在新課標下,怎樣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模式教學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在此對這一問題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1.在進行課堂教學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提前備好課堂教案。
課前進行課堂備案是優(yōu)化課堂模式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和途徑,因為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能夠分清教學重點,能夠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進而做一些細致的準備,簡而言之,課前備案能夠直接有效地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課前備案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首先,教師需要了解小學語文的教學目的、教學理念;其次,教師在備案過程中要把授課的主次分清,結合教學內容,什么應該仔細講,什么應該粗略帶過。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最后,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語文理解和吸收水平,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恰當的教育方式,這樣,教師能夠較為順利授課,課堂教學效率及質量就提高了。
2.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加強小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指導,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
語文學習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書本,它就像那汪洋大海,無邊無際,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然而,語文課堂的時間短暫,并且以考試大綱為主,小學語文課堂內容都與最后的考試內容相關,極大地限制了學習語文的空間。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教語文課本的內容,而且要注重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方式和技巧,正可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課前預習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課堂預習,通過查找資料,著重標記疑難點,那么語文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就會聚精會神地聽講這一部分。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先自己解決疑難問題,可以借助所發(fā)的學習資料,也可以借助自己買的資料查詢,或者和小伙伴一起探討、研究,逐漸培養(yǎng)和提高自學能力。
3.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借助現代化媒體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趣味、有吸引力的東西使識記的可能性幾乎增加一倍半”。由此可以看出,興趣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氛圍中被激發(fā)出來的一種情感,具有一定的趨向性的心理特征。當一個人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時,就會主動地、不自覺地探索、摸索,尋找答案。小學生也是如此,當他對學習語文產生興趣時,他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明顯提高,吸收能力明顯提高,樂于學習。在語文課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使教學過程呈現出情景交融、形聲并茂、生動活潑的美景,不僅為學生提供認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在學習中的疑難之處,再現情境,啟發(fā)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使其思維向深層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可知,現代小學語文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幸運的是也有很多應對方式,然而,不管小學語文教學有什么問題,有什么解決方式,都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緊跟時代的思想,運用現代化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給學生營造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快樂學習。
參考文獻:
[1]徐元貽,張左己.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結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J].小學語文考試周刊,2012(09).
[2]蕭雄,王國娟.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14(10).
[3]劉興仁,張子晴.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學習方式和課堂質量[J].中國語文導刊,2012(43).
[4]高麗.小學語文教學現狀思考[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