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日古楞
摘 要: “四個偉大”的提出既有歷史性又有時代性,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思想指導。“四個偉大”有利于提高黨性修養、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能力。“四個偉大”引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
關鍵詞: “四個偉大” 新時代 黨性 黨情
2017年7月26日習近平在專門針對省部級領導干部的專題研討班發表重要講話,把十八大以來黨努力開展和進行的一系列工作與部署,概括總結為“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即“四個偉大”。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的報告中再次重申“四個偉大”的戰略地位和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宣布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四個偉大”是新時代的標志,也是新時代的內容。
一、“四個偉大”夯實黨性基礎
“四個偉大”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戰略部署和工作目標,是對十八大以來所做工作的高度評價和歷史定位,也是十九大以后工作的戰略指導和思想指引。“四個偉大”為十九大以后的工作積累了實踐經驗、豐富了人才儲備、夯實了理論基礎,為十九大以后的工作開創了精神新風貌、建設環境新局面。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清楚地意識到新時期面臨的“四大危險”——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這是對理想信念、精神斗志的考驗。習近平同志帶領全黨同志審時度勢,從容應對,提出新思想、新理念,順利進入新時代、新常態,為打贏“偉大斗爭”創造條件。全黨同志不忘初心,共克時艱,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果斷而堅決地開展反腐倡廉和理想信念教育兩大工作,夯實“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堅實根基。通過“進行偉大斗爭”和“建設偉大工程”確保黨旗更鮮紅,確保黨性更鮮明。
黨旗的顏色是革命時期前輩先烈鮮血染紅的,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者為了理想、為了事業、為了人民的幸福而做出的英雄犧牲。前輩先烈在白色恐怖的環境下義無反顧地前赴后繼,找到了前進的道路,染紅了旗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帶領全國人民投入熱火朝天的建設時期,保持革命斗志和革命精神使旗幟的顏色不褪色、不變色成為新的使命,無數黨員干部為了國家的建設默默無聞捐身大漠戈壁,更多黨員干部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一絲不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蒸蒸日上,黨旗的顏色依舊鮮紅耀眼。自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開創治國理政新思路、新舉措、新理念,堅定初心,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下,成功應對改革開放攻堅階段出現的問題,積極推進產業轉型和結構升級,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大反腐力度,開展黨性教育,從嚴治黨,強國興軍,使旗幟的顏色更加鮮紅。
二、“四個偉大”提高黨性修養
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清晰地認識到新時期存在的“四大考驗”——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的考驗,這是對黨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考驗。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同志牢記宗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密切聯系群眾,貫徹落實“八項規定”,努力踐行“三嚴三實”,認真開展“兩學一做”,確保“偉大事業”的正確方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人民繼續前進,全面落實“五個發展理念”,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五位一體”發展戰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偉大夢想”——而奮斗。確立“推進偉大事業”和“實現偉大夢想”,確保黨群融洽親情更濃,萬眾一心黨情更隆。
社會主義事業是黨和人民共同的事業,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先鋒隊性質決定了黨與人民群眾的魚水關系。在革命時期,黨帶領的軍隊正是依靠人民群眾的幫助、掩護、支持才取得了一系列戰爭戰役的勝利,歌曲“十送紅軍”正是人民群眾對黨和紅軍依賴和信任,“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黨對人民群眾的尊重和愛護,這種血濃于水的關系形成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革命路線。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群關系更為緊密,黨從一支革命的黨成為執政的黨,對社會主義建設缺少經驗、缺少人才,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條件艱苦,環境惡劣,不得不依靠人民群眾的無私奉獻和辛苦勞動才克服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的困難。人民群眾在缺衣少穿的情形下支持國家建設,人民群眾把親生骨肉送上保家衛國的戰場,促成了黨群干群關系情同手足,血肉相連。十八大以來,黨與人民群眾關系更加密切,萬眾歸心,四海同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造性提出“一帶一路”和“雄安新區”建設,開展“精準扶貧”,建設“美麗中國”,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每一項舉措都深入民心,贏得民意。深切領會每一個中國人(包括海內外華人華僑)的訴求——實現近百年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舉國期待全民共盼的事業,深刻抓住了每一個炎黃子孫魂牽夢繞的希望。“中國夢”成為時代的共鳴,人民的心聲,黨也成為眾望所歸的領導核心,這是民心所向,民意所系,人民群眾的黨情已經牢不可破。
三、“四個偉大”指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
“四個偉大”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管黨興軍、治國理政的英明決策和戰略抉擇,充分反映了黨對未來規劃的開拓性和擔當性。“偉大斗爭”是黨對新時期新問題的判斷和決斷。早在2014年8月20日,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生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在前進道路上,我們將進行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1]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上習近平強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上習近平用更加簡明易懂話語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說舉重若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2]充分體現了黨治國理政的謹慎布局與科學謀劃。“偉大工程”是黨對自身進步的要求和激勵,體現了從嚴治黨自我革新的態度和決心。“偉大事業”是黨一以貫之的綱領和目標,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偉大夢想”是黨對人民的承諾,是幸福的渴望,體現了黨對事業的理想決心和對人民的責任態度。“四個偉大”互相緊密聯系,彼此形成依附。通過“進行偉大斗爭”掃清了前進的障礙,確保“偉大事業”和“偉大夢想”順利開展;通過“建設偉大工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堅定理想信念,為進行“偉大斗爭”和“偉大事業”、“偉大夢想”錘煉一批精干力量,確保一支政治堅定、作風過硬、理論先進的隊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地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確立“推進偉大事業”,堅定黨的道路方向,堅定前進的“四個自信”,用歷史已經證明的成功選擇繼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為“偉大夢想”鋪設一條科學之路,如習近平所說的那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3]確立“實現偉大夢想”,是“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和“偉大事業”的歸宿和落腳點,也為它們提供了動力和支撐;一切都是圍繞“偉大夢想”而奮斗,是“四個偉大”的中心和訴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4]
“四個偉大”是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思想體系的高度概括,為十九大以后工作提供了思想基礎和理論儲備,也為十九以后凈化了環境和開創了局面。“偉大斗爭”為十九大后積累了治國理政的實踐經驗,增強了應對國內外復雜環境和改革開放綜合難題的信心與膽識。“偉大工程”為十九大以后的鍛造了一個思想進步組織有力的黨,尤其是一批政治可靠信念堅定的黨員干部,確保黨的中央權威和組織力量。“偉大事業”繼續為十九大后指明前進的道路和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是實踐證明的成功道路,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內政外交上都取得新成就,為十九大后的工作奠定了物質基礎、理論基礎并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偉大夢想”繼續為十九大后提供指路明燈和精神動力,“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中國社會持續前進的發展動力和理想追求。十八大以來形成的“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和“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勁頭,為十九大后開創熱情高漲的工作局面。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治國理政念茲在茲的就是國家的進步和人民的幸福,為人民謀幸福、為社會謀發展,為民族謀復興,是新時代黨的根本任務和宗旨。正如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所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5]“四個偉大”邁進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新時代,是對“以人為本”的發展和超越,為十九大后開啟了治國理政新篇章,奠定了新基調,開創了新格局。在十九大后,隨著“偉大事業”的推進和“偉大夢想”的鄰近,黨旗會更紅,黨情會更濃,全體黨員及全國人民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時代開創新時代。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生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8-21(001).
[2]習近平: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10-19(001).
[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7-07-27(001).
[4]習近平: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N].人民日報,2012-11-30(001).
[5]習近平: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10-1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