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永華
摘 要: 健美操教學是一門將體育與藝術、體育與娛樂結合的學科。目前,健美操教學方式和內容都相對單一。為了更好地激發高職院校學生參與健美操教學的興趣,作者從帶有廣西區域民族文化元素的健身操進行研究分析,研究健美操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包括動作、音樂、服裝和文化,以更好地促進和推廣廣西特色的民族健身操的發展。
關鍵詞: 區域民族文化 高職院校 健美操
健美操教學對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學生的協調性、靈敏性、柔軟性、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下文我們就充分利用廣西民族區域文化的元素,進一步創新高職院校健美操的教學方式,豐富高職院校健美操的內容。
一、高職院校健美操課堂教學現狀
(一)健美操教學方式單一
從當前健美操教學的方式看,主要以“教師表演、學生模仿”的方式開展,學生在健美操排練中缺乏主動性和能動性。且學生在掌握健美操知識的過程中,以集體跳舞為主,方式較為單一。
(二)健美操教學內容單一
從當前健美操教學內容看,教師通常以網上的健美操為教學案例進行教學,健美操的學習缺乏創編性。實際上,將健美操的創編與民族元素相結合,更好地豐富健美操教學的內容。
(三)民族健美操尚未走進課堂
雖然我國創編出部分民族健身操,但民族健身操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在發展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首先,自身理論研究尚未形成獨立的理論體系,缺乏對實踐環節的指導,不利于該運動的宣傳和被認可;其次,民族健身操價值體系缺乏更深層的剖析,難以形成自身鮮明的特色。因此,目前民族健美操還沒有走進課堂,發展面臨局限性。
二、區域民族文化元素在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民族文化是某一民族在長期共同生產生活實踐中產生和創造出來的能夠體現本民族特點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總和。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民族文化反映該民族歷史發展的水平。將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與高校健美操結合,賦予健美操全新的意義。下面就區域民族文化元素在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一)民族舞蹈在高職院校健美操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區域民族舞蹈是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得以傳承的,很多精華值得我們學習。作為一種起源于人民生活中的肢體動作語言,民族舞蹈更接近生活,通常以日常活動抽象化進行舞蹈創編。。
比如廣西苗族的蘆笙舞。從舞蹈的角度看,蘆笙舞主要以“探路步”為基本舞步。表演者在進行“探路步”表演的時候往往需要將左腳提起,而后左腳往左側上方進行劃小半圓落地的動作。右腳左靠,身體同時往左側橫移,微右斜腰,右腳又做對稱動作。這種前行中又有向左右兩側橫移的動律,和花苗其他舞蹈如“笛子調”、“竹竿舞”等一樣,有著自己濃烈的民族特色。在區域民族文化元素在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教學的應用過程中,我們真正將蘆笙舞這一民族舞蹈中的舞步與健美操舞蹈結合,讓學生感受到蘆笙舞的魅力。同時,學生在健美操練習中能夠感受到一種別樣的魅力所在,在健美操練習中領悟到一種靈性與快樂。
(二)民族音樂在高職院校健美操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作為一項集體操、舞蹈、音樂、娛樂、健身為一體的體育運動,健美操受到了大家的喜歡。而健美操音樂的選擇如何直接影響到健美操的效果。從當前健美操的練習來看,很多歌曲或者旋律都適合健美操教學。一般來說,教師選擇健美操音樂的時候,都會選擇一些節奏快的音樂,比如《不怕不怕》、《啦啦操》、《大眾健美操》、《kissy kissy》、《創造奇跡》、《青春魅力》等。我們通常以這類音樂為背景開展健美操教學,久而久之,學生的興趣就會降低。因此,將民族音樂與健美操教學結合,是一個大膽創新的嘗試。
廣西民族音樂最典型的就是壯族民歌,比如《三月三九月九》、《美麗神奇的地方》、《青山里流出一條紅水河》等,這些典型的壯族民歌節奏明亮,同樣適合健美操教學。但是采用民歌,健美操教學要設計與民歌相迎合的舞步,只有舞步和音樂融合,才能夠讓健美操看起來整體協調一致。
(三)民族服飾在高職院校健美操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健美操的服飾是影響健美操教學的重要因素。將傳統民族舞蹈服飾應用于健美操教學中,可以讓大家眼前一亮。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整體,我們可以將服飾中的某一部分與高校健美操教學結合。
比如,藍靛瑤是瑤族的一個支系,以穿著用藍靛染制的布料服飾而著稱,藍靛瑤的服飾艷麗多姿,有藍白對比,也有藍紅對比,很具特色。那么,我們將這種服飾與健美操教學結合,創編出與服飾相符合的相對文靜的健美操,更具有民族氣息。
另外,有一些頭飾比較精美,我們可以考慮將頭飾應用于健美操練習中,真正通過健美操這一方式讓更多人看到民族服飾的魅力所在。
(四)民族精神在高職院校健美操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民族精神是民族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獨特文化。尤其對于廣西而言,“團結和諧、愛國奉獻、開放包容、創新爭先”的廣西精神是廣西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通過積淀和孕育而形成的特有精神品質。在健美操教學中,我們將民族精神與健美操教學結合,真正在創新健美操教學發展的同時,更好地傳承廣西精神。
通過引導學生堅持練習健美操,在健美操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不怕苦不怕難,真正做好每一個動作。這樣學生在健美操學習過程中真正領悟到不屈不撓的廣西精神。
以和諧、愛國等為主題進行健美操創編活動,具體到廣西精神的每一個細節。比如,以愛國為例,做愛國奉獻的楷模。愛國奉獻是廣西人民的光榮傳統和崇高美德。我們要忠于祖國,熱愛人民,自覺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的理想追求同富民強國的偉大事業緊緊聯系在一起,艱苦奮斗,淡泊名利,自覺奉獻,報效國家,讓愛國奉獻成為時代風尚和社會主流。那么,我們可以以此創編健美操,讓學生在健美操的練習過程中背誦相關歌詞,強化學生的愛國印象,更好地感知廣西精神。
三、區域民族文化元素在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區域民族文化元素在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真正創新了高校健美操教學的方式,豐富了高校健美操教學內容,并且取得了相對理想的效果。
(一)提高了高職院校學生參與到健美操中的興趣
與傳統高職院校學生被動參加健美操學習相比,區域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入讓高職院校的學生感受到別樣的趣味。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健美操的編排及聯系中,興趣極大地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健美操學習興趣提升,那么健美操練習效果就大大增強。
(二)創新了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的方式
區域民族文化元素在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真正以全新的方式開展健美操教學。教師真正在健美操與民族文化元素融入過程中更為系統地學習相關知識,創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以更科學的方式設計健美操教學,以全新的方式促進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工作的開展。
(三)推動了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在區域民族文化元素在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教學的應用過程中,我們真正將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舞蹈、音樂、服飾及精神等與健美操教學結合,融入健美操教學更多內涵和文化。在提高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水平的基礎上,更好地傳承傳統的民族文化,促進民族文化的應用與發展。
高職健美操教學對于高校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十分重要。上文中我們結合具體的案例就民族舞蹈、音樂、服飾與精神等與高校健美操教學的結合進行了闡述。作為高職院校教師,我們要努力調動學生潛在的學習健美操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真正讓學生在健美操與民族因素結合的過程中,感受到健美操的魅力所在。進一步推廣、普及帶有民族元素的健身操項目,增強體質、塑造形體,實現青年學生對健與美的追求,通過健身操節目的編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團隊意識,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何莉.高職健美操課實施快樂體育教學的實驗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7(09).
[2]劉文.高職院校健美操課堂運動導向法的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7(04).
[3]李冬蓮,蒙軍,唐東偉.健美操小組教學對高職生焦慮心理的影響[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7(03).
[4]劉燕.高職院校健美操課學生學習評價現狀及對策研究[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2).
[5]鄧晞翎,李翔,郭杰華.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高專健美操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實踐與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