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禮仁
摘 要: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交通設施建設逐漸走向精細化道路,通過優化設計道路、公交以及軌道等基礎設施全面推進城鎮化建設。本文先對精細化交通規劃設計的基本內容和內涵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規劃設計實踐,談一下個人的觀點和認識,以供參考。
關鍵詞:交通規劃設計;精細化;內涵與內容;實踐
現階段城市交通建設過程中往往存在著規劃設計與施工建設之間脫節現象,對照預設方案與交通設施建設實際情況不難發現,很多上位規劃意圖以及理念等未能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得以體現。為此,我們應當通過對交通系統的精細化規劃設計來有效完善城市交通系統,從而提高規劃設計的引領效果。
1 交通系統精細化規劃設計概述
1.1 精細化交通規劃設計的內涵
交通精細化規劃設計的基本內涵可以概括為以人為本、注重細節以及統籌兼顧和多專業融合,并且以嵌入式設計為切入點進行規劃設計。首先,精細化規劃設計過程中,應當堅持“人本”理念,較之于宏觀交通規劃設計過程中所關注的整體空間布局而言,交通精細化規劃與設計則是基于參與者的視角,綜合考慮各參與者的利益訴求,其中包括行人以及非機動車和機動車駕乘人員的感受。其次,注重細節,注重實用性。交通精細化規劃設計過程中,應當承接上位規劃標準與回應交通實踐訴求,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因素,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最優的解決方法。同時,還要與工程施工建設緊密銜接起來,重視轉彎半徑、高程以及坡度和寬度等細節的優化設計。最后,還應當以嵌入設計作為交通規劃建設的實施手段。精細化規劃設計過程中,應當基于現有的交通體系,適當嵌入設計環節。實踐中,規劃設計人員既要掌握各類交通規劃設計規則,又要具備補充以及銜接手段,同時這也是有效解決規劃與現實中面臨的一些交通關鍵問題。在現代城市交通系統中,規劃設計向上應當承接城市整體發展規劃,向下應當指導道路交通建設管理,如下圖所示。
1.2 交通精細化規劃設計的主要內容
第一,整體規劃設計。交通整體規劃設計是對城市建設發展等上位規劃確定的交通基礎設施優化調整以及深度實施。從內容上來看,交通整體規劃設計的重點在于解決片區系統與土地有效利用之間的關系問題,明確交通整體規劃原則,并且對各交通基礎設施詳細布局,確定規模以及用地邊界等要素,以此來科學預留空間。對于設計對象而言,其主要包括片區范圍內的基礎設施、道路以及公交和軌道系統等,同時還包括步行、自行車以及停車設施和各種交通樞紐等。從編制上來講,整體交通規劃設計應當在現階段城市交通綜合體系規劃與專項交通規劃設計完成以以后,隨著控制性詳細規劃先行或者同步開展,而且將其工作成果作為該片區的控制性規劃內容。
第二,詳細規劃設計。基于對國內重要城市交通建設現狀研究,根據對象特點將其細分成道路交通設計以及軌道沿線交通設計。其中,詳細的道路交通設計建立在交通整體設計基礎之上,明確紅線內與臨近空間的基礎設施布局,內容上包括橫斷面的優化布局以及沿線出入口位置和停車設施等,同時還包括標志標線、信號燈以及市政線路協調和景觀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道路詳細規劃設計過程中,其范圍不能只是局限與紅線范圍之內,而是應當進一步擴展到服務所及的區域,比如相鄰主干道、次干道圍合區域。實踐中可以看到,由于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對沿線道路交通模式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沿線地帶的交通詳細規劃設計目的在于構建以軌道為中心的綜合交通體系,以此來促進軌道建設以及土地利用之間的有效協調,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車站周圍乘客接送系統。對于設計內容而言,應當包含基礎設施的布局規劃、用地協調、車站出入口與附屬設施規劃等,并且組織自行車、步行、公交以及出租車和私家車等交通流線,對站點附近的交通提出優化與改善設計方案。
2 精細化交通規劃設計實踐
在對交通進行精細化規劃設計過程中,主要是對其進行詳細設計,即從微觀和細節上確保交通功能得以實現。
2.1 根據整體交通規劃設計要求,確定各要素與管控要求
在交通規劃設計時,應當對交通沿線的相關主要素進行優化設計,其中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交通體系要素。主要是指步行以及自行車交通、公共軌道交通、交通樞紐以及機動車和靜態與貨運交通等;第二,交通管理要素。其中包括管制舉措、管理設施的布設以及交通管控方案等;第三,工程建設要素。具體而言就是交通平面線形、橫斷面以及豎向和地塊出入口等;第四,與規劃設計相關的一些控制要素,比如道路沿線的各類建筑立面、道路景觀以及地下空間和交通照明等,應當做好各方面的協調工作。在詳細交通規劃設計過程中,應當以整體交通規劃設計中的組織策略為基礎,制定詳細的控制要求,同時這也是在施工圖設計期間必須重點協調的工作。
2.2 對各節點進行分類處理,并在此基礎上制定詳細方案
在節點規劃設計過程中,應當更多地關注節點細節,確保各類要素以及細節問題的處理能夠與交通整體組織匹配起來。在交通規劃設計之前,各設計單位應當分別進行初步設計。因從整體層面進行統籌兼顧的力度不夠,加之各單位對功能與特征的認知存在差異,所以道路、公交以及軌道和交叉口位置的設計存在著較大的區別。以交叉口位置為例,同樣的交叉口,至少有三種詳細規劃設計方案,以致于組團設計混亂無序。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實踐中應當立足實際,以交通整體規劃設計方案為基礎,結合交通功能要求,在詳細設計時對各交叉口分,然后制定針對性指導方案。
2.3 關鍵節點與接駁系統
在交通規劃設計時,為了能夠限制交叉口位置機動車速度和確保步行以及自行車安全行進,規劃設計過程中應當適當降低交叉口位置的路緣石半徑。同時,路緣石的半徑應當限制在允許的規范范圍之內,并且取其低值;有研究表面,甚至可以突破規范要求取其中的更低值。在公交車站規劃設計中,也應當更多地考慮乘客的需求,改變以往的作法,將其盡可能與交叉口臨近,以便乘客能夠及時換乘交通工具。此外,以軌道、自行車和步行為核心的軌道沿線接駁系統規劃設計過程中,應當最大限度地將各細節在前期階段予以優化和改善。對于接駁系統而言,其優化的重點在于按照人、車分離以及車流清晰的基本原則,盡可能減少人、車的沖突;結合交通場站布局,確保交通流線順暢。在此過程中需注意的是,應當重點協調好接駁設施用地、交通車站出入口位置以及周圍基礎設施建設用地之間的關系,對步行道、自行車道以及公交車專用道和私家車行駛道進行優化設計,合理確定各接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空間。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目前國內多數城市的交通建設事業及其發展逐漸從原來關注機動車逐漸向行人轉變,同時也對交通精細化規劃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從綜合交通專項規劃進入施工圖的技術體系難以有效適應現階段國內交通發展需求。交通規劃設計包含了整體設計與詳細設計兩部分,其中前者重點協調整體、綜合交通等規劃,而專項規劃以及各種控制性規劃設計,則主要是從精細化的視角出發來確保規劃設計整體框架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朱明坤,夏佳,程爽.基于精細化交通設計的道路交通擁堵改善實踐——以深圳市寶安區為例[J].交通與運輸(學術版).,2015(02).
[2]苗壯.中小城市可持續的交通規劃發展策略探討[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