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摘 要]英語教學作為一門語言的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言語技能,即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其課堂教學具有不同于其他課程課堂教學的特點。我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根據中學教材的內容編排突出了對這種能力的培養,采取了指導性的學案模式,強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雙向運用。英語的課堂教學應當反映這種特點,以用為主,樹立一種“大英語教學觀”,讓英語教學走出課堂,走向社會。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育教學;具體策略
就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來講,工作理念與工作方法上的創新有利于全面提升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與品質,使學生運用創新性思維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對于他們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需要對初中英語教育中創新理念的內容以及具體創新方法的內容進行重點研究與探索,促進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的全面進步與發展。
一、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的形式和內容相對簡單,這使得教學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另外,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占有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并沒有達到新課改教學要求。
1.對新課改的理解存在缺陷
新課改作為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中新生的事物,其運用及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受到各方面力量的阻礙。由于新課改改革力度較大,改革措施較為全面徹底,難免對傳統的教育模式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在實際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教學理念及教學手段的更新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難以適應強度如此之大的教學改革,教師對新課改的理解存在嚴重的誤差,一些教師較為推崇傳統的教學理念,因此對新課改產生了排斥,直接影響了實際的教學效果,不利于初中生英語課程的學習。
2.教師對英語教材依賴性過大
教師對英語教材的依賴是初中英語教學中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對于擴大學生的思維和進一步豐富英語知識產生了負面影響。英語教材作為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資源,在英語思維的形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要求學生掌握英語教科書中的每一種知識,包括句子,單詞,文本,語法等,而不是根據知識的難度來進行梳理,無形中增加了初中生的負擔。另外,英語教學內容缺乏科學性和針對性,不利于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知識,約束初中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形成。
3.學習方法調適不當
小學英語知識強調的是詞、基本句,而進入初中后,逐漸演變為復合句、段、篇、章,孩子們一下有了力不從心的感覺,知識感知的心理差距驟然加大。此時,若不與老師共同溝通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會出現掉隊、滑波現象。
二、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激發出學生的多元智能,比如視覺智能、言語理解的基本智能等,從而能夠更好地應用各種英語知識。具體說來,初中英語教學的創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很多學生雖然對傳統的課程不感興趣,但是當在課堂上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比如音樂、運動、游戲等活動之后,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再次激發。由此說明,在教學過程中情景設置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為了要激發學生對初中英語課程的興趣,則必須要創造出適合英語課堂的教學環境,幫助學生的學習。比如在課堂上可以借助各種多媒體、新媒體為學生創設多元情境,比如在講解英語語法的時候,對于一些過去時態、現在進行時等難以區分和理解的時態,教師可以根據多媒體技術制作一些有趣的圖表,將各個語法的重點一目了然地呈現出來,并且在后面放出一些例句,從而便于學生的記憶以及了解各種時態的應用。再比如在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部英語短片,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產生一種良好的語感,很快融入到意境中去。
2.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的改變時教學改革的關鍵。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應該要根據學生在不同的時間段的心理狀態以及智力上的優勢和劣勢情況,不斷地改變教學方法。比如對于閱讀理解的課程講解,可以將其設置在早上,因為早上學生的精神狀態、智力等各方面都比較好,同時教師還應該要在英語課堂上設計出一些讓學生感到有意義的活動,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激發他們潛在的能力。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強對朗誦、討論、辯論、演講、講故事等多種方式的利用,根據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思考,從而能夠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也能不斷強化自己的自主思考能力。
3.加強各種新的教學資源的共享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需要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在新課改背景下,傳統的大綱教材已經不再合適,對此需要加強對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其他新媒體資源的利用和分享,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一個重要的分享主體,在新媒體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可以不再是傳統的面對面形式,教師可以分享各種新媒體資源,比如教師可以將一些初中英語資源整合在一起,比如整合一些英語訪談節目,將其打包上傳到網絡上,學生通過對這些信息的下載和學習,可以提高自己的聽力能力和口語能力。學生也可以成為傳播的載體,通過各種新媒體平臺將一些新媒體資源傳遞給自己的同學,從而實現這些新媒體信息的共享。
4.多元化評價學生,增強學生信心
首先,教師可以采取自我評價、師生評價等,全面客觀評價學生活動。其次,老師要善于與學生交談,聆聽學生,善于發現學生問答中富有價值和充滿樂趣的世界,注意到學生的情緒,學生要敢于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老師同學互動。最后,老師評價的手段要多元化,老師可以通過面部表情的變化,語音聲調的高低等方式表達出對學生的評價;老師也可以通過口頭的表揚方式,穿插點評,合理地評價學生。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學生進行語言教學任重道遠。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以豐富多彩的“形”式來點綴、深化英語知識的“神”采,把孩子們帶到一個原汁原味的英語境界中,不斷激發其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活力、充滿情趣,讓學生們學起來有滋有味,輕松自如。
參考文獻:
[1]莊霞;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索[J];英語教師;2016年06期.
[2]劉瑾娟;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分析[J];求知導刊;2015年21期.
[3]李曉燕;芻議初中英語教學的生活化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17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