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蕾
【摘 要】目的:探析住院糖尿病患者實施血糖信息化管理平臺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接受治療的3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依照隨機抽簽法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試驗組,各組患者15例。對照組患者應用傳統血糖監測系統與便攜式血糖儀監測血糖,試驗組患者應用血糖信息化管理平臺監測血糖,統計比較兩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及血糖檢測、記錄、反饋完成時間。結果:試驗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及血糖檢測、記錄、反饋完成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患者,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住院糖尿病患者實施血糖信息化管理平臺的臨床效果更加確切,能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臨床應用價值非常高。
【關鍵詞】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信息化管理平臺
【中圖分類號】R730.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2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病癥,嚴重威脅了人類的生命安全。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不斷提升,住院患者越來越多。糖尿病長期治療就是長期管理[1]。然而,在現今醫療模式下,主要依賴患者自覺管理與被動就醫,管理缺乏系統性與規范性,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血糖信息化管理平臺作為臨床信息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在臨床中得到了一定的應用。為了進一步探討血糖信息化管理平臺的運用效果,本文現對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接受治療的3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接受治療的3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依照隨機抽簽法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試驗組,各組患者15例。對照組患者中,女性6例,男性9例;年齡范圍50~83歲,平均為(67.89±5.26)歲;病程范圍4~18年,平均為(10.05±2.56)年。試驗組患者中,女性7例,男性8例;年齡范圍52~83歲,平均為(67.94±5.87)歲;病程范圍4~18年,平均為(10.11±2.48)年。采用SPSS 22.0軟件處理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獲得了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傳統血糖監測系統與便攜式血糖儀監測血糖,即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等基本信息予以詳細記錄與核對;用傳統血糖監測系統與便攜式血糖儀監測與記錄患者的血糖水平;向醫生匯報患者血糖水平;醫生根據上報數據予以用藥分析,之后制定合理、科學的治療與教育方案。
試驗組患者應用血糖信息化管理平臺監測血糖,即采用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統平臺與臨床智能血糖儀監測患者血糖水平,在系統平臺中查閱患者基本信息、住院期間血糖水平變化、用藥記錄等,以此了解患者血糖波動趨勢,經由無線同步傳輸到醫生移動平板查房系統中,從而便于及時了解患者信息,最終給予更加確切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統計比較兩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及血糖檢測、記錄、反饋完成時間,其中血糖恢復正常的標準為: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血糖達標時間即指患者血糖水平降至血糖標準值的用時。
1.4 統計學方法
借助SPSS 22.0軟件處理兩組觀察數據,用()形式表示患者血糖達標時間及血糖檢測、記錄、反饋完成時間,給予t檢驗,若P<0.05,表明兩組對比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試驗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及血糖檢測、記錄、反饋完成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患者,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目前,我國糖尿病發病率正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社會經濟負擔。有關文獻報道[2]發現,約3~7%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經常合并有糖尿病,致使患者住院率、病死率有所增加。針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經常需要接受長期治療,也就是需要長期管理,進而需要對患者血糖水平變化予以密切觀察。在治療中,血糖水平異常可能會直接影響各種基礎疾病的治療,導致出現一系列并發癥,進而影響治療效果。因此,為了及時了解患者血糖水平變化,制定合理、科學的治療反感我,一定要加強對患者血糖水平進行監測,從而有效穩定患者血糖水平。
與傳統血糖管理模式相比,血糖信息化管理的優勢更加突出,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通常而言,患者基本信息來源主要為醫院信息管理系統,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患者信息的準確性與唯一性,降低了醫療差錯率,同時還避免了血糖管理中出現漏測、漏收費、漏抄、錯記等情況[3]。(2)采用臨床智能血糖儀監測患者血糖水平,能夠對患者血糖水平予以自動記錄,可有效縮短手抄時間,同時也避免了數據錯抄,減少了資源浪費。(3)采用血糖信息化管理平臺后,可自動化分析患者血糖信息,從而生成不同時間段血糖趨勢圖,有效標識低血糖、高血糖,整合患者信息,以此為醫生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可靠參考。本文研究顯示,試驗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及血糖檢測、記錄、反饋完成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患者,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由此可以看出,通過血糖信息化管理平臺的運用,能夠有效縮短血糖達標時間及血糖檢測、記錄、反饋完成時間,是一種值得在臨床中應用與推廣的管理方式,與相關文獻報道[4]基本相符。
綜上所述,住院糖尿病患者實施血糖信息化管理平臺的臨床效果更加確切,能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臨床應用價值非常高。
參考文獻:
陳德麗,胡鈺鑌.醫聯體血糖信息化管理平臺構建與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7):140.
郝二美.血糖信息化管理在院內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4):185-186.
張琨.糖尿病檔案管理中傳統紙質管理和信息化電腦管理對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66):134-135.
張光輝,哈米提·努力克,李媛媛.對住院糖尿病患者實施血糖信息化管理平臺應用效果評價[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71):20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