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 程娟
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這樣新一輪課程改革全面開始了。到目前為止,新課程改革已經推進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如何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把學科教學切實服務到學生成長過程中來成為廣大教師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初中教育是學生學習、成長的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被稱為是“孩子們發展的整合期”,步入青春期的他們是需要方方面面的引導的,所以初中課程體系基本上就比較完整了,其中體育教育是初中課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能夠使學生們掌握一些大眾化的體育運動項目的技能、技巧,也能夠引導學生學會科學鍛煉、重視體育與健康的密切聯系,在此過程中還能夠磨練學生品質,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但是,需要我們重視的是,盡管新課程改革已經推行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但是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在影響著初中體育教學的實效性,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和發展方向,就目前來看,問題主要表現在:
第一、對于體育課程的不重視。體育課程和體育教師是需要尊重的,但是長期以來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使很多人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視還是停留在表面。特別是很多學校受招生壓力的影響,就是從中考升學考試的角度來落實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那些中考科目和中考內容一直是常抓不懈的,而對于中考占分值較少的科目,重視程度明顯下降,教學內容也是圍繞考查內容為主,這既影響了學生們的學,也會影響教師的教。
第二、教學方法陳舊,缺乏創新。時代變化發展很快,我們的教育對象學生的變化也很快。但是從教師教學的角度出發,因為學校、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不重視,再加上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結合新課改的要求真正的調整教學模式,切實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積極性受影響,課堂教學效果較差。
第三、對于新課改下的體育教學的任務認識不夠。新課改下的體育教學要落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而不是簡單的體育技能、技巧的學習,要提升學生們的體育與健康的意識,最終提高學生們的體育素養。
目前,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這些主要問題,不僅僅影響著體育課程的有效落實,更影響了素質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貫徹,需要學校和廣大體育教師認真研究新課改的要求,領會新課改的理念,切實從素質教育的要求角度出發來科學、規范的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滿足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需求。結合教育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可以從這些方面著手:
一、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素質
新課改的實施給初中體育教學帶來了發展的契機,總體上來看對于體育課程的關注度是增加了。我們廣大體育教師要抓住這一有利契機,認真的學習和研究新課改對于初中體育教學的新要求,特別是加強理論學習,真正領會新課改下體育教學的內涵,這樣我們才能夠在正確的觀念的指導下來科學、有序的開展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
同時,廣大體育教師要有主動學習的意識,了解學科教育前沿,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主動學習新課改下推廣的教育教學方法,在提高自己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注意理論水平的提升,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教師作為課堂教學主體的角色,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學習需求,給學生成長進步提供有效助力。
二、切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效果的呈現既需要教師在教上面的辛苦付出,更需要學生真正高效的去學習、吸收。新課改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要求學生要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結合體育學科的特點需要學生去體驗、去探究,進而真正的掌握知識。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采取對于學生們有效的教學模式,要打破傳統的“教師講授示范—學生反復練習”這樣的枯燥模式,而是把學生生活中感興趣的內容,或者是趣味性的學生活動結合起來,讓學喜歡學、喜歡參與,這樣教學效果才能夠優化。
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知識與能力并重,注意方法的引導,在體育活動過程中來培養學生堅韌的品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也要重視體育健康意識的培養,這樣學生們才能夠逐漸形成科學的鍛煉和終身體育的意識。
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新課程理念倡導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使教師從師道尊嚴中解脫出來,才能真正實現以學生為本,才能使教與學產生諧振效應,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體育課程與其他學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一點就是實踐性比較強,教師講解具體的動作和讓學生參與其中的機會比較多。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更加注重和諧師生關系的培養,教師要尊重學生、善待學生,要隨時隨地了解學生的感受,善于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解決問題,要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直言面對教師,大膽地投入到體育訓練當中去,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傊瑢τ诮處煻裕瑸榱耸沟梦覀兊慕虒W能夠引起學生的重視和關注,我們一定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及注重教學方式的運用。
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新課改下的初中體育教學,要直面問題,仔細研究,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從學生的需求出發來切實改進教學,打造高效課堂,這樣才能夠實現體育育人的目的。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楊寨鎮楊寨中學;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楊寨鎮楊寨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