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


摘 要:在大力提倡發展核心素養的課改形勢下,教學目標作為課堂教學的出發點,首先應予以變革的思考。從三方面反思了教學目標的設計:認清學科核心素養內涵,才能制定出契合素養發展的教學目標;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還要有意識地承擔公共教育責任;正確看待三維目標,處理好傳承與革新。
關鍵詞:核心素養;教學目標;設計
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將產生的學習結果,它是教師教學設計的核心要素,決定著教師教學的基本走向;它不僅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更是教學活動的歸宿。關于教學目標的重要性,老師們早已深諳于胸。在倡導“培養核心素養”新理念的當下,要想課堂有所變化,教學目標首先須進行方向性調整。一線教師該如何調整教學思路,把握核心素養精髓,科學設計教學目標呢?比舊慮新,我有如下思考:
一、認清學科核心素養,有的放矢設定教學目標
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布,框架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細化到三方面、六素養、十八基本要點。
但是,面對籠統龐雜的教育發展目標,數學教師應該立足數學學科特征,首先明晰何為數學核心素養。“數學素養是指當前或未來的生活中為滿足個人成為一個會關心、會思考的公民需要具備的認識,并理解數學在自然、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能力,作出數學判斷的能力,以及參與數學活動的能力。”數學核心素養不指具體的知識與技能,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數學能力,而應當是學生學習數學應當達成的有特定意義的綜合性能力。核心素養基于知識技能,又高于具體的知識技能。因此,具體到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時,教師應著眼長遠,不拘泥于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而應該側重數學思想和能力的達成。
當然,數學思想具體包含哪些方面,我們只有做到心中有數,并以此作為日常教學的方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設計教學目標。馬云鵬教授曾明確提出2011版課標中的10個核心概念,就是方法、思想,是數學的整體理解、把握。而王永春專家更傾向于“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6個核心素養。但我認為,不管是10大核心概念還是6大核心素養,我們都應該把握住這些具有數學學科特征和本質的目標方向,并圍繞其設定自己的教學目標。
同時,日常課堂的教學目標設計落實時,我們還是要結合學情和教學內容,細化階段性和具體性目標。只有頭腦中熟悉數學教育獨有的學科思想,備課制定目標之初提醒自己著眼思想和能力發展,并將每課可滲透的數學思想進行歸類,就能設計出利于孩子核心素養發展的課堂目標。
二、承擔教育公共責任,拾漏補遺豐實教學目標
數學思想和能力固然是學科本位的精華,但是,如果每個學科都從自己的學科內部角度思考,去界定核心素養,目標制定可能就只集中在文化基礎一個維度。“自主發展、社會參與”兩個維度中的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學會學習、健康生活部分,可能成為真空地帶,無人問津。
基于此,設計教學目標時,我們的眼光就不能只停留在學科本位,而應抓住一切教學內容和課堂行為提供的契機,在獨立思考、自主學習、敢于質疑、理性思維、合作交流、勤于實踐、善于創新等方面有意識地設定教學目標。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只有彌補舊有課堂目標的遺漏,顧全大局,真正著眼于學生個人發展,長久下來,孩子們才能達到“三用”的學科終極目標。
三、對應三維目標標準,點石成金升華教學目標
每當新一輪教學政策出臺,老師們都會有迷茫,我們該何去何從?從王永春專家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梳理和分類中(見圖2)我們不難發現,“培養具有數學素養的人”劃分的“數學認知、思想能力、個人發展”三個方面,與我們已經熟悉的三維目標的三個維度,在內容上有某種相似和對應的關系。
只是三個方面的核心素養聚焦更小,具有更明確的內容和指向,為我們教學設計制定目標指明了方向。同時,三維度并不是孤立的或并列的,三者相互交融。因此,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在沿襲慣用三維目標的同時,既要對新的三個維度做到心中有數,把握一切教學資源進行三方面的培養,同時也可以更自由,不苛求三個維度面面俱到。這樣設計出的教學目標才能對接最新的“核心素養發展”。
總之,我們只有深刻理解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方可制定出與之方向一致的課堂教學目標。但在觀念轉變的過程中,也不必完全否定曾經的目標,在繼承基礎上站在人本生長、社會進步的高度來設計目標,就能培養出終身可持續發展的學生。
參考文獻:
[1]馬云鵬.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價值[J].小學數學教育,2015(5):3-5.
[2]王永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數學核心素養[J].小學數學教育,2016(12):3-5.
[3](美)諾曼·E.格朗倫德,蘇珊·M.布魯克哈特.設計與編寫教學目標(第八版)[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7-10.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