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紹青 王行靳
[摘要]目前,我國混合所有制辦學還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如公辦高職院校改革動力不足、行業企業參與辦學意愿不強、建立校企多元參與的共同治理結構難度較大、混合辦學帶來的市場風險不容忽視。改革需要針對這些制約因素制定和落實相應政策措施:打破非公即私的傳統觀念束縛,充分認識混合所有制辦學的發展優勢;健全高職院?;旌纤兄聘母锏姆ㄖ企w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優化治理結構,完善現代職業院校制度;合理評估和規避風險,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的具體形式可以靈活多樣。
[關鍵詞]高職院校 混合所有制 制約 突破
[作者簡介]洪紹青(1965- ),女,江蘇淮安人,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王行靳(1975- ),男,江蘇淮安人,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江蘇 淮安 223003)
[課題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優化辦學的策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立項編號:B-b/2016/03/31)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8)20-0060-04
一、高職院?;旌纤兄妻k學背景與現狀
目前,我國有1300余所高職院校,大部分是由各行業所屬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升格發展而來。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和企業社會職能剝離,職業院校逐漸脫離原屬行業部門,陸續劃歸教育行政部門管理。職業教育與產業之間銜接合作的體制條件發生改變,使得教學所需的實習實訓資源減少。企業的生產技術日新月異,而高職院校封閉單一的辦學模式使學生接觸實踐的機會不多,實踐操作技能不強,難以滿足經濟發展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深化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方向,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關注職業教育發展,指出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雖然政府和學校層面都在努力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然而長期以來很難突破“校熱企冷”的局面。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從辦學體制機制方面加以改革。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首次提出,要引導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探索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允許以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辦學并享有相應權利。
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是不同所有制主體共同投資的辦學模式,“是由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不同所有制的兩個及以上主體共同出資舉辦的新型教育模式,其本質特征是產權結構、治理主體多元化,既包括從二級學院探索的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又包括學校層面的混合所有制探索?!雹侔l展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其目的是有效激發企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校企雙方的真正融合,在保持職業教育公益性的前提下,激發高職院校的辦學活力,提高辦學質量。
早在2000年,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率先實行股份制辦學模式。經過十多年的探索,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但由于校企之間體制機制、發展目標的差異,以及觀念和政策的影響,高職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還存在著諸多制約因素,面臨著許多現實困難。
二、高職院?;旌纤兄妻k學的制約因素
1.公辦高職院校改革動力不足。我國現有1300余所高職院校近80%是公辦的,公辦高職院校隸屬于政府,行政化色彩濃厚,其投資完全由政府承擔,管理上主要落實政府主管部門文件,領導和中層人員有行政級別,職務可以在體制內進行交流和上升,教職員工享受事業單位的“鐵飯碗”待遇。因此,公辦高職院校不愿因為社會資本的進入而改變原有的體制內身份,顧慮隨著學校性質的改變會失去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影響學校發展;同時,在思想觀念上對公司制管理模式比較陌生,為教職員工待遇和福利保障的不確定而感到擔憂;相關院校領導更是顧忌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而承擔責任。
從社會方面看,公眾普遍缺乏對社會資本進入職業院校的客觀認識,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觀念是公辦高校更為安全可靠。公辦高職院校擔心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失去公辦性質會影響其社會形象,給對外交流、招生就業、人才引進、院校發展機遇等工作帶來阻礙。
2.行業企業參與辦學意愿不強。從企業社會責任看,參與高職院?;旌纤兄妻k學,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是企業貢獻社會的優選方式和途徑。參與辦學會給企業帶來榮譽感和正面的社會影響,這不僅對提高企業及其產品的知名度和社會認可度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也對企業培養和吸納新員工、優化人力資源結構有很大幫助。企業作為營利性組織,其核心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現行國家政策允許企業以資本、技術、知識等要素參與辦學并取得相應收益,但教育的本質是公益性的,企業的盈利沖動受到教育公益性的制約難以完全釋放,這意味著企業參與高職院校辦學的投資獲利難度較大。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辦學經驗表明,在高職院?;旌纤兄妻k學的前期,參與辦學的民營資本“在短期內無法得到資金投入回報。而同樣的資金,同等時期,若投資于其他行業或許所獲得的利潤會比投資辦職業教育要大得多”②。由此可見,參與混合所有制辦學需要長期投資,企業會顧慮其資金投入得不到合理回報而喪失興趣。
3.建立校企多元參與的共同治理結構較為復雜。高職院校是育人機構,混合所有制辦學的各方主體要建立能夠協調利益和制衡權責的法人治理結構比經濟領域的混合所有制要復雜得多,其中,厘清黨委和董事會的關系、處理好教育公益性和企業盈利性的矛盾是兩大難點?;旌纤兄聘呗氃盒_\行機制尚未形成有效監督,可能出現決策權、管理權、監督權同化的情況。若按照企業市場規則來治理院校,管理層可以通過減少固定專職教師、增加臨時外聘教師、擴大教學班規模等多種方法來降低成本,但兼職教師、外聘教師對學生的發展總體顯然不如專職教師更有責任心。參與混合辦學的企業只關注自身的人力資源需求狀況,難以考慮與整個行業發展有關的人才培養問題,容易形成職業院校被大企業控制,只為少數大企業服務的局面,甚至出現以組織學生實習實訓之名行剝削廉價勞動力之實的行為,從而阻礙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4.混合辦學帶來的市場風險不容忽視。企業作為直接的市場主體,其經營風險比學校要大得多。國際形勢、國內政策、生產工藝技術更新換代、原材料價格漲落、社會觀念變遷等,都能使企業經營業績出現巨大波動。企業對高職院校實習實訓資源條件的供給和對畢業生的需求,相應地處于動態變化之中。一旦企業經營困難,高職院校的教學就會受到沖擊,從而對人才培養和高職院校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此外,企業經營還需要高職院校為其提供貸款擔保和資產抵押等幫助,這些情況也增加了高職院校的發展風險,必須在制度設計中加以考慮和防范。
三、高職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把握的關鍵問題
1.打破非公即私的傳統觀念束縛,充分認識混合所有制辦學的發展優勢?;旌纤兄坡殬I院校是一種新的辦學模式,既有廣泛資源的政策優勢,又有辦學機制的靈活性?!爱斍?,內部治理已成為信息化、全球化、民主化語境下的新型管理范式?!瓘淖⒅赝庋拥阶⒅貎群?,從行政管理向內部治理的轉變,是高職院校治理范式第一方面的改革?!雹垡虼?,要充分認識到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梢约鄱喾N社會資源辦學,打破公辦高職院校僵化的垂直管理體制和單一封閉的運行機制,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這種變革是高職院校發展的新臺階,政府應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宣傳,引導公眾認知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發揮其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促進作用。
傳統觀念的深層原因是對民營資本的偏見和未來發展的擔憂,政府應賦予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與公辦職業院校同等地位,共同適用財政、人事、項目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促使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既具備公辦院校的基礎和政策,又有來自行業企業的先進設備資源和靈活運營的體制機制,真正做到集多種優勢于一身,以激勵公辦高職院校勇于突破,為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開辟廣闊道路。
2.健全高職院?;旌纤兄聘母锏姆ㄖ企w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政府要調動校企各方積極性,通過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把我國職業教育做大做強,必須強化法律法規政策體系的支持和保障。目前,政府對公辦和民辦院校政策比較明朗,而對混合所有制院校的相關政策尚在探索之中。為推動高職院校的改革發展,政府應加快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制度,明確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的法律地位,制定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招生就業方面的優惠政策,使參與興辦職業院校的各類主體依法享受相關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等政策支持,實現互利共贏。政府應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積極拓展扶持方式;完善財政補貼政策,給予投資職業教育的社會資本一定的稅收優惠、利息補貼;完善購買公共服務的目錄,提高購買服務的數額和比例,對社會資本提供的教育資源以購買服務的方式支付一定費用;引導國有大企業參股高職教育,承擔社會責任;通過基金項目支持,鼓勵校企聯合研發,推動高職院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企業的新生產力;建立職業教育準入制度,對企業投資職業教育予以資格認證和表彰獎勵,提高其社會地位和聲譽;健全學生助學貸款和企業捐資激勵制度等。
3.優化治理結構,完善現代職業院校制度。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多元投資模式需要良好的利益協調機制,以保障其健康有序發展?!盎旌纤兄平⒌倪^程實際上就是法人治理結構真正完善的過程。”④依據現代企業制度,結合高職教育的自身特點,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建立的現代職業院校制度應是黨委主導的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為防止出現決策權、管理權、監督權同化,要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增加外部董事人數,由黨委成員、投資各方、教職員工代表共同組成董事會,并健全黨組織對高職院校的政治領導和參與決策制度,進一步發揮以教職員工為基礎的監事會在高職院校治理中的作用,這樣既能確保高職院校發展的公益方向,維護師生合法權益,又能保障企業實現其應有的收益。對于關系高職院校發展的關鍵事項,要在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啟動運行之前就加以明確約定,如高職院校的發展戰略、資源投入、各方權責、機構組成、職能分工、資產管理、財務制度、分配方式、員工保障、師生比例、信息公布、退出機制等,在出現情況和問題時要按制度和章程辦事,避免發生分歧或法律糾紛,影響院校的和諧有序運轉。
教育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能應由垂直內部管理轉變為秩序維護和外部監管。教育主管部門通過完善信息服務平臺、制定信息公開制度、強化動態跟蹤,對職業院校擁有的國有資產變動情況及辦學質量進行考核評估。政府還應健全監管機制,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加強全社會的監督評議,并積極培育與職業教育相關的行業組織和社會團體,在促進行業自律、交流合作、成果轉化、承擔社會責任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4.合理評估和規避風險,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的具體形式可以靈活多樣。當高職院校根據發展需要確定引入社會資本后,對投資者的選擇是降低高職院?;旌纤兄聘母镲L險的關鍵環節。除了政府部門建立職業教育準入制度,對企業投資職業教育予以資格認證以外,高職院校還必須對社會資本在技術設備、人員素質、企業文化、管理模式、生產規模、市場范圍、社會聲譽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綜合評估不僅要選擇能夠幫助學校解決現實發展困難的投資者,也要考慮對方企業是否管理規范、前景良好,沒有潛在的投機傾向和違規行為(如環境污染),更要堅持對學生負責的原則,為高職院校專業教學、學生實習實訓就業提供良好的平臺,為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發展提供穩定的保障。企業的經營狀況是動態變化的,必須引入合理的退出機制,對社會資本退出做出明確約定,避免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
高職院?;旌纤兄聘母锏娘L險是客觀存在的。因此,高職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應根據自身實際逐漸摸索出適合的混合所有制辦學形式。高職院??梢月摵蠂小⒓w、私有等不同資本中的一種或者幾種,進行整個院校層面的體制機制混合;可以由高職院校一個或幾個二級學院或教學系部,引入企業資本,共建專業、課程、實習實訓基地,形成二級學院層面的混合所有制法人治理體制機制;可以由校企各方就具體項目共同投資,合作進行訂單培養、研發革新;可以鼓勵行業企業優秀技師、能工巧匠、業績突出的經營管理人員在高職院校建立股份合作制工作室,對學生相關技能進行指導訓練并獲取收益;可以由政府牽頭聯合行業企業新建具有強大行業企業背景的混合所有制高職院?;蚵殬I教育集團。
四、結語
高職院?;旌纤兄妻k學模式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公辦高職院校封閉辦學和活力不足的問題,有效提升辦學效率。目前,觀念的轉變、法規的配套、財政的支持、治理結構的完善以及監管的強化跟進,是推動這一改革需要把握的關鍵問題。在高職院?;旌纤兄聘母锏闹萍s因素沒有根本突破的前提下,高職院校應嘗試多種形式混合辦學,如在二級學院層面進行具有股份制和法人治理特征的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改革,從而不斷積累經驗,積極探索高職院?;旌纤兄妻k學的發展路徑。
[注釋]
①闕明坤,潘奇.發展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初探[J].職業技術教育,2015(4):40.
②徐桂庭.混合所有制辦學:政策分析與實踐探索——對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的調研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13):40.
③胡展飛.教學診改:高職院校治理范式的改革[N].中國教育報,2017-12-18.
④厲以寧.在調查混合所有制中發現的幾個誤解[N].北京日報,201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