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亮
摘要:本文就對當前高中教學教育的調查研究進行分析,闡述了高中數學教學的若干問題并從各方面思考研究。新課標實施前,高中數學教學一般都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通過教育界的不斷努力和老師的辛苦付出,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人才。但不可否認的是,傳統教學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高中數學教材也在不斷更新,與時俱進的教材和傳統的教學模式融合不到一起,導致教師授課困難,學生聽課更困難。
關鍵詞:高中 數學教學 疑難問題 思考
高中數學教學共有五本必修課本,分別為:函數的學習及基本應用;立體幾何,直線與圓;算法初步、統計、概率;三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平面向量、三角恒等變換;解三角形、數列、不等式。
一、教學過程中注重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主學習能力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而數學這門課程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是花費精力最多、時間最長最終卻依然學不好的科目。這一問題的產生原因大部分是因為教師在講課時過于注重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果,從而把所有注意力放在了教材的知識點上,并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接受數學知識的能力去備課。另一方面,數學這門課不同于其他文化課,科目本就有著特殊性。首先,數學分支太多,沒有一個整體的框架,一般人很難將比較分散的知識點理清楚;其次,教材上的理論知識占多數,往往比較抽象,在聽課時學生要一直去想象,對想象力考驗很大。而純數學離應用遠,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少見,導致學生覺得學數學難;還有數學本身獨特的研究方法,如形式化,多數人對符號、命題、導數感到枯燥乏味;學數學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堅持下去的動力,學生雖然每天都在學習數學,但他們只知道學好數學除了考試拿高分以外生活中應用不到,因此很難堅持深入學習。所以教師在講課時應有意識的結合教材的相關知識點,將專業的數學問題生活化,選擇一些有趣味的題型或社會相關熱點來來設置問題。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同一問題進行不同角度的分析,讓學生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獨立探索創新是學生在學習方面最重要的能力。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老師不可能時刻引導學生學習,大多數問題還是要靠自己解決的。對此教師可以查找一些生動有趣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通過查資料、小組討論去解決問題。在選題時,盡量選擇一些內容較為直觀的典型題,如:分類計數原理與分步計數原理、兩條直線的平行與垂直、三角恒等變形過程中確定角所在的象限。教師適當的給點提示后,讓學生自己思考探索。
二、學生從初中到高中有一個過渡期
初中數學知識點淺顯、知識面窄,高中數學則是進一步延伸初中的數學知識,在延伸的基礎上加大難度,也是對初中數學的完善。學生剛從初中步入高中,學習模式和初中、小學是完全不同的,從初中升入高中,就像是獨自走了一段上坡路,要努力克服路途中遇到的困難,才能到達終點。因此學生在步入高中后,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會有一個過渡期。尤其是在學習上,高中數學無論是知識點還是思維難度都更大些,對于學生來說,剛步入高中就面對這樣高難度的數學,一時間難以改變初中時對數學的認識和學習數學的方法,從而造成學習數學困難。這時候老師需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在學習上摒棄以往較為被動的學習觀念,積極投入到學習當中。就幾何來說,我們一般接觸的是現實生活中的三維空間,但初中只學了平面幾何,掌握知識點范圍小,如果要對三維空間進行嚴格的邏輯思維和判斷,僅憑初中學過的知識點時做不到的。還有高一學生產生數學學習障礙的另一個原因是高中數學思維方法與初中階段大不相同,初中教師在分析解題思路時,一般將各種題建立了統一的思維模式,如,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在看什么,解方程共分為幾個步驟。學生習慣于初中這種固定思維,便于操作的解題方式,但是高中數學在思維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對思維能力提出了高要求,使得學生一下子適應不過來,因而導致學習數學較為困難。這時候,老師在講課時多穿插初中的知識點,讓學生有一個緩沖的過程。在學生逐步適應高中生活以后,在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幫助其制定學習目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每一次測試后引導學生仔細分析試卷,歸納錯題,告訴學生不管考得好不好都要端正學習態度,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堅定信念,努力學習。
三、教師應合理的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且應用于生活。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在生活中感受數學。高中的數學課程涵蓋知識點多、涉及面廣、含純數學題目多,是高中所有科目里面難度比較大的一門學科。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深入,數學教育已經普遍重視解決實際問題,新教材很多內容更加貼近于實際生活,但是有一部分教師受之前教學模和舊教材內容的影響,忽略了引導學生將課本知識與疑難問題聯系起來,將復雜問題簡單化、課堂數學問題生活化。因此,還需要教師多關注學生,搜集現實生活及其他學科中與新知識相聯系的背景,在課堂上創設情境教學,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探索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從而更好的解決疑難問題。
四、結語
高中數學若干教學疑難問題的思考是本文的主要出發點。在今后高中數學教學中,深入推進有效地教學方法,提高教與學的效率,不斷實踐發展是必須要重視的問題。當前,新一輪的教學改革正在興起,進一步說明了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對于學生來說,高中階段的教育對以后考大學甚至于畢業后就業都有一定的奠基和影響。因此,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對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疑難問題進行思考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思考,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主學習能力;其次,學生進入高中后沒有及時進行心理引導;而后;教材內容的單一枯燥。最終通過本文的思考,讓我們了解到高中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遇到的一些問題,希望通過本文的反饋,相關教育者能夠找出更好的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打造高校數學課堂,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董香蕊.探年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高中數理化,2014,(18)
[2]李彥.緊扣“細節”,讓高中數學導數難題不再難[J].中學數學,2016,(05)
[3]張宗余,馮斌.數學抽象,數學概念教學抹不開的情愫[J].數學通報,2017,(02)
[4]牛淑琴.新課程高中數學必修教學中系統研究疑難問題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5,(98)
(作者單位:甘肅省平涼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