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已經成為了英語教師課堂導入、帶動新學的重要手段。但調查當前小學英語教師在多媒體課件的編制和使用狀況可知,多數教師對于課件編輯技術的掌握所知甚少,難以熟練的使用多媒體課件開展英語教學工作。而這類狀況會直接降低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效果,不利于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水平。因此教師有必要針對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課件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 小學英語教學 問題分析
一、小學英語應用多媒體課件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過于注重使用多媒體課件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年齡越小,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就越短。因此許多教師都會把多媒體課件作為持續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手段,不斷增加課件在課堂中的應用時間。考慮到學生對新奇事物和色彩豐富事物的注意力特征,部分教師還會在編制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盡量簡化英語文本內容,轉而用動畫人物和小動物等形象將教學內容立體化。從理論上看這種編制方式具有提升注意力的實際價值。但也有部分教師為了維持學生的定性,選擇將多媒體課件作為整節課堂的唯一教學工具,不再使用板書與學生進行互動。于是學生在課堂中對知識的吸收來源就僅局限在一片片演示文檔中,并沒有板書形態的教學結構內容幫助學生理清所學思路,進而造成教學手段上的本末倒置。
(二)不注重學生參與
英語學科屬于外來文化的一種,且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口語能力、閱讀能力、語法習慣的重要階段。而許多教師都會將多媒體課件作為講授法的形式替代品,即使課件內容極為豐富,教師仍然在自主操作下進行內容的宣講,仍舊不注重課件與學生、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當教師不能在互動過程匯中明確學生學習狀況的發展進度時,就無法對學生所學狀態進行正確的評價,當學生對單詞、對話等教學內容產生誤向理解時,教師也無法及時進行糾錯引導。在小學英語階段中,學生的語感語音都要在點滴課堂中加以糾正和培養,而長期處在“播放幻燈片”形式狀態的課堂,學生的口語和英語應用能力都不會得到鍛煉,并且一段時間后學生也會對多媒體課件產生厭煩心理,進而使多媒體課件失去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的使用價值。
(三)不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
英語語法與漢語語法存在許多特征性的不同,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英語邏輯思維對其應試教育的應對能力具有絕對的加持作用。但多數教師在編制課件時,為了所講內容能夠細致和清晰,就會將課本原有的邏輯性和連通性特征去除,以重點和非重點的方式編制多媒體課件。因此許多小學生在完成當堂課程的習得后,常常無法將上節內容與當堂內容聯系起來,也就無法在即時對話中完成對所學內容的調取應用。
(四)教師計算機操作能力水平不合格
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必然要依賴計算機操作平臺,而計算機的操作界面并不是十分穩定。因此就常出現教師在播放PPT時電腦突然死機、藍屏、卡住不動等現象。而在教師的反應中,僅有少部分教師能夠通過自身使用計算機的經驗及時對這類現象進行處理,多數教師都會立即終止課堂,找尋校內的計算機維護人員進行處理。計算機出現失誤現象是無法避免的,但教師失去課件就失去了教學思路就是教師的問題。這類狀況也說明了教師若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作為教學輔助,就必然也要對計算機的基本維護技術有一定了解和掌握。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應用策略
(一)重視多媒體的輔助作用
教師在編制課件時,可以按照學生的年齡特征加入一些動畫人員作為趣味性標志,但教師也要明確,多媒體課件只能作為輔助教學的一種工具,絕對不能完全占據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在編制過程中可以將課本的內容以更加立體化的角度復制到課件版面中,并加以適當的音頻對話來模擬所學情境。但在課程講解過程中,教師也要堅持寫板書,用規整和正確的板書內容作為與課件相關聯的結構框架。書寫板書時,教師要不斷提問學生,讓學生通過參考課件內容指出板書的書寫思路,真正將板書和課件的作用相關聯。
(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要在多媒體課件的編制過程中,以所講內容為基準加入一些趣味性互動版塊。互動內容可以是角色扮演形態的對話互動,也可以是學生自主操作課件跟讀單詞的闖關模式。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盡量將課件使用的時間以精煉化的目標進行壓縮。一旦應用時間無法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被壓縮時,教師要盡可能提升學生與課件活動的參與密集度,此舉不但可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和主動能力,還能夠強化學生對計算機使用的熟練程度,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做出一定鋪墊貢獻。在學生參與情境教學和英語跟讀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自身的引導性地位,要及時對學生語句用法中出現的錯誤進行糾正,也要在跟讀中盡量歸正學生的英語發音,讓學生在跟讀課件音頻的過程中形成自我糾錯的習慣。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能力
教師在編制課件的過程中,要格外注意內容的連通性特征。在新課程中教師可將上節課的PPT內容摘錄到新PPT中,作為導入環節鞏固學生對上節課所學內容的記憶程度。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內容也基本都與買賣、看病、任務交流等內容相關,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在課件中加入隱藏形態的板塊,引導學生自主對課件進行操作,不要在同一個PPT版面中,直接將所有對話都顯示出來,一定要用類似闖關游戲的方式,提升學生對對話、交流形式等邏輯內容的理解和記憶能力。
(四)加強計算機操作知識的學習
校方可組織教學人員參與對計算機基本使用和維護技能的培訓,重點在于要讓英語教師了解計算機故障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對于死機等大多因操作不當而產生的故障內容,教師要在日常的計算機使用過程中盡可能規避不正當的使用手段。
三、結語
在信息化技術持續發展的現今,傳統課堂的教學方法已經呈現固化和無效化的趨勢,而多媒體教學所特有的趣味性和自由性特征能夠為傳統課堂帶來不一樣的趣味發展。教師若要有效應用多媒體課件的價值性功能,就應通過上文對其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規避。
參考文獻:
[1]徐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運用[J].內蒙古教育,2016,(06).
(作者簡介:任麗麗,本科,山東省濰坊市峽山區鄭公街道南張洛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