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旋
摘 要:識字能力通常都是在小學階段培養起來的。認識并理解漢字是小學語文以及其他學生學習中必備的一線高能力,對于學生的自身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利用何種方法使其更好的學習、認識和理解漢字呢?筆者認為,必須加強識字與實踐活動的完美結合。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實現小學語文中識字與實踐活動的完美結合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實踐活動
每個小學生開始語文學習的時候,都是最先接觸漢字學習的,學習新的漢字并加強記憶理解是學生們每天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每個人來說識字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教師應如何利用有效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新漢字呢?雖然生字的學習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還需要一定方法來輔助,進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隨著教育領域的快速發展,當前很多教師都在實踐活動與識字教學的完美結合上做出了一定探索,現在筆者就結合自己的經驗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1識字與實踐活動結合分析
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識字是他們每天必備的功課,可見識字的重要性。但是教學過程中要想提升的識字能力是需要一定方法的,找對了教學方法,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會更加容易。新課改提出了新要求,結合當前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應為學生們盡量提供多一些的識字活動,避免多寫字,所以培養學生對識字的興趣顯得非常必要,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開展識字實踐性活動,以增強學生對識字的興趣,同時提升學生識字的效果,經常的鼓勵學生參與讀報、評報等實踐活動,從最大程度上提升識字教學效果。現階段很多教師均采用識字與實踐性活動完美結合的方法,達到了非常好的識字效果,下面就讓我們圍繞這一主題進行深入分析。
2小學語文中如何實現識字與實踐活動的完美結合
2.1增加語文教學實踐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新課標提出以后,教師們紛紛將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關注點放在了實踐教育上,結合學生特點制定出有效性、合理性更高的實踐活動,同時通過多種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識字、多記憶,適當的練習寫字。因此,要想激發出學生在識字上的興趣和熱情,教師必須在語文教學中積極開展實踐活動,著力使學生對識字教學產生興趣,這樣才能提升其識字的效率。與此同時,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還要在課前的幾分鐘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如讀幾分鐘報或者做幾分鐘的演講等,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總之,通過語文課堂中實踐活動的開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有助于學生識字效率的提升,起到了間質性的教學效果。
2.2利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擴大學生的詞匯量
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大家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可以掌握好教師要求其掌握的知識點,但是教師沒有要求其掌握的,學生不會去主動記憶理解,因此就出現了很多頻率高詞匯學生都沒有印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對這些高頻詞匯進行記憶與理解,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這類詞匯毫無興趣。因此,教師應合理利用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對這些新鮮詞匯的興趣,以擴大學生的詞匯量。
2.3鍛煉學生的思維,加深識字學習的難度
很多情況下,在教學活動之后學生的學習勁頭都會表現出一定的松散,這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之前教學活動進行總結和歸納,找到字報中的同類型詞匯,或者分析其中的反義詞或同義詞等,按照詞匯詞性展開討論,這樣學生的情緒會持續處于探索的狀態之中,這對其識字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詞匯呼喚的方法,組織學生們交流,看還有哪些詞匯是不認識的,在學生之間展開討論與學習,達到互幫互助的目的。識字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求學生持之以恒,在實踐活動中加深認識。通過不斷參與實踐活動,學生的思維可以得到很好的發展和完善,識字也需要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慢慢的摸索,從而找到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識字能力,同時提升自身的語文水平。
2.4經常性的開展組詞造句訓練活動
字報剪輯可以帶動學生學習生字詞,但是這種學習方法也存在一定弊端,就是生字與生字之間的關聯并不強,很多情況下都不能稱為完整的句子,所以,應在字報剪輯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引導學生將字報改成詞報,這樣既可以將生字組成詞匯聯系起來,同時也能提升學生學習生字的能力。小學生都有不甘于示弱的特點,這種情況下學生之間會展開激烈的競爭,詞匯組成可以使學生們行動起來,在不同小組之間開始組詞大比拼。教師可以合理設置組詞比拼的具體時間節點,定期評比出活動中的優勝者,并為其提供一些獎勵。此外,完成詞報制作之后,還應緊接著進行造句聯系,也就是說在組詞的基礎之上進行造句聯系,新一輪的比拼會在學生之中激起新的學習興趣,按照之前的習慣,依然設置出具體的時間節點,從中評比出優秀的個人。通過這一系列的比拼式活動,可以從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識字的能力,同時培養其識字的興趣。
3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生來說,識字是小學語文中的教學重點所在,教師應結合學生特點,總結出一套其相適合的識字教學方案,其中實踐活動發揮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可以在比拼、玩耍的過程中達到識字目的。教師可以緊緊抓住這一點,為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提升識字效果提供機會和平臺。總之,科學合理的實踐性活動,對小學生識字效果的提高意義非常大。
參考文獻
[1]鄭飛藝.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語文課程的探索——著力課程形態解決錯別字問題[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03):107-116.
[2]黃麗華.高職高專初等教育專業學生語文教學實踐能力培養研究——以識字教學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1):176-178.
[3]廖哲勛.從“自主識字”實驗的推廣到小學語文整體改革的展開——李虎老師主持的小學語文教改實驗的產生和發展[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6(02):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