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闡述了高職金融保險專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提出改進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措施,深度校企合作,實施“現代學徒制”教學,以促進專業發展,實現學生培養與企業需要無縫對接。
【關鍵詞】高職 金融保險 現代學徒制 校企合作
2006年國家出臺兩大政策性文件《中國保險業“十一五”規劃》、《國務院關于保險業發展改革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23號)》簡稱保險業“國十條”。保險業會高速發展。
一、問題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高職院校開辦金融保險專業的還比較少,同時金融保險行業需要大量從事基礎崗位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我校開辦金融保險專業,培養高素質保險專業人才存在巨大需求。應該來說,保險行業有發展潛力,公司有員工需求,學生個人會有發展空間。但經過實踐,我們看到保險行業的“高流失率”,培養保險專業畢業生在保險公司的生存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己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高等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技術應用性人才為目標,因此職業技能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的培養要緊跟市場需求,并要求與市場需求實現有效對接,使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能盡快適應市場的需要。加強學生的職前培養,根據金融保險行業發展趨勢及對實踐性,應用性人才的目標要求,建立與企業需求對接的高職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的在保險公司的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非常有必要。
(二)高職保險專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①生源差。②工學結合的教學及實訓研究還不夠。
許多保險公司只是關注當前的市場份額,對公司的長遠發展不夠重視,從而對人才培養和人才儲備的關切度不高。
怎樣找到企業和學校的利益共同點,并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滿足基本生存條件,利于學生發展的實習崗位,需要學校和企業多方磨合,共同協商,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三贏。
二、改進金融保險人才培養模式的措施
金融保險專業堅持以“立足武漢、服務湖北、輻射全國”為發展定位,堅定“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核心”的學生培養目標,為區域經濟戰略性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在湖北區域金融保險專業建設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一)建立“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建立和完善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將學校本位教育與工作本位培訓緊密結合,使企業回歸職業教育主體之一的地位;使學生于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在師傅指導下習得崗位操作能力;學生和企業相互認同,學生成為企業準員工,學校和企業組成育人共同體。保險專業將引進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職場能手進入學校課堂,把真實的工作實例、工作過程融入學生實訓中,使學生能身臨其境、真實地模擬工作環境;同時也安排學生去企業,以企業員工的身份,在企業老師的帶領下開展真實的保險業務,最大限度實現和企業零距離。
(二)“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下的課程體系設計
通過企業調研,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分析梳理典型工作過程,重構典型職業能力,以典型職業能力為主線,構建以項目為載體的課程體系。
第一階段,保險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學校老師為主,企業師傅到校講座為輔,學生到公司參觀見習。
第二階段,從保險核心能力培養出發,確定出保險從業人員需具備的核心知識。該階段課程采用專項技能訓練的形式開展,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學校和企業老師共同配合實施。
第三階段,學校老師為輔,以企業老師(師傅)為主,構建“師傅”和“徒弟”共同工作的平臺,以具體的項目任務為媒介由“師傅”提供示范和樣本式的手把手教,“徒弟”通過觀察、模仿、領會、試做、修整、完善、提高等過程,在體悟和歷練過程中,獲得工作技巧、工作經驗。
(三)深度校企合作
本專業實行“崗、證、課、賽”相融通,深度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保險專業適合進行“學徒制”的特點,深度校企合作,學生入學第二、第三年實施學徒制教學模式;與全國最年輕的國壽金領團隊合作,摸索出校企合作助學生大一進入職業角色,高職三年一步一臺階的聯合培養,使學生一畢業就可以從事保險專業工作,工作能力和技能與業內資深入士無異。實現校、企、學生三贏;建立以實驗、校內外實習實訓、課程設計、課程論文、專業綜合能力實踐(含畢業設計、頂崗實習報告)等為主導的實踐教學體系。根據中國人壽基本法、陽光電銷的基本法等標準進行畢業生的評價;校外頂崗實訓前,引入多家企業進入互動,根據年輕學生自我意識較強特點,讓學生與企業雙向選擇頂崗實習單位,利于學生留存,增強就業對口率;每年參加全國大學生保險綜合業務技能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建立微信"qq平臺與企業合作伙伴資源共享,建立新老金融學生交流群,效果明顯。與最新營銷方式“互聯網十保險”創新的專業機構聯系,嘗試新的營銷方式。
通過校企合作,人員互聘,資源共享,共同開發專業課程,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培養高職保險專業人才,特別是努力使高職保險專業職業技能培養與企業崗位進行對接,是解決高職保險專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重要途徑。
本專業連續三年就業率為95%以上,2018年15金融保險班就業專業對口率100%,國壽學徒制項目有4人升任主管。巧金融參加全國大學生保險綜合技能大賽,獲得一等獎、個人二等獎等7個獎項。2016年9月開始與全國最年輕的國壽金領團隊的合作,武漢晨報2016年9月12日周一以“校企合作助學生大一進入職業角色”進行了報道,新華社APP對我們項目進行了傳播,網易湖北也進行了傳播,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本校高職金融保險專業的人才培養逐漸形成特色。本專業將繼續完善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為保險界輸送高素質人才,為行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高[2006]16號.
[2]王東升.財經金融類高職院校品牌建設的實踐與探索--以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為例[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8.
[3]皇甫紅琴.金融保險專業現代學徒制初探[J].科技創業月刊,2016.
[4]渠川鈺.“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以廣州番禺職院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為例).全國高職師徒制、創業、優質專業教學資源整合交流會,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