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和平,李杰
摘 要:學前教育是教育體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兒童早期智力開發、健康心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等有著重要作用。學前教育既是家庭問題,也是社會問題;既是民生問題,又事關未來國民素質的提升。文章從湖南省永州市學前教育發展面臨的歷史機遇以及如何利用督導評估手段在促進學前教育發展等方面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為推進學前教育從“有園上”向 “上好園”的跨越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督導評估;學前教育;統籌協調
中圖分類號:G619.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3-20
作者簡介:屈和平(1974—),男,湖南永州人,湖南省永州市冷水灘區教育局股長,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李 杰(1975—),男,湖南永州人,湖南省永州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干部,高級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長期以來,學前教育事業底子比較薄、歷史欠賬比較多,再加上近幾年越來越大的入園需求,實際的教育資源供給,特別是普惠的、具有較高質量的教育資源不足與百姓對入園的需求之間形成較大的反差,成為整個教育體系中相對薄弱的環節之一。為了更好地促進學前教育規范發展,加強對幼兒園的科學督導評估成為必然的選擇。下面我就如何讓教育督導評估促進學前教育快速健康發展談談自己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認清形勢,搶抓永州市學前教育發展面臨的歷史機遇期
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先后出臺了《永州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1—2013年)》《永州市學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學前教育事業得到快速發展。據統計,目前永州市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兒童占比達到71.85%,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4.1%,入園難和入園貴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但也存在公辦幼兒園相對不足、幼兒園布局不盡合理、條件相對簡陋、管理水平不高、保教保育質量不高而民辦幼兒園普遍以經營性為主公益性不足、市場化為主和公共服務不足等問題,與永州市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與經濟和教育發達地區相比較有很大差距,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需求等。壓力也是動力,挑戰也是機遇。2017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門出臺了《關于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監管體系基本形成,辦園行為普遍規范,“小學化”現象基本消除的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目標。湖南省政府和永州市人民政府的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即將出臺,這為永州市學前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永州市學前教育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我們一定要用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來解決學前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加快構建一個適應現代化教育、支持人力資源強市建設、惠及廣大適齡孩子的學前教育。
二、創新督導評估方式,推動學前教育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督導部門特別是教育督導部門一定要充分發揮作用,把學前教育作為督導工作的重點,創新督導評估方式,合力推動學前教育的快速健康發展,提升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的滿意度。
1.提前介入,加強對幼兒園審批環節的監督
按照管理權限,市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要加強對全市學前教育發展性督導評估的統籌,推動全市學前教育的整體協調發展。縣(區)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對幼兒園辦園的考察以及審批工作。在工作實踐中,縣(區)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大膽創新,探索完善由基礎教育和民辦教育管理部門牽頭,督導室等相關部門參加,同時聘請專業人士組建幼兒園專業人士教育督導評估小組,全程參與幼兒園的評估和審批工作,改變教育督導部門事后監督的格局,確保幼兒園建設初期就達到較高標準。事后,各級教育督導部門還要會同紀檢監察部門加大對學前教育審批工作的督促檢查和跟蹤問責力度,避免人情審批和審批腐敗,確保學前教育健康發展。
2.完善制度,加強教育督導評估體系建設
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是一項系統化的工作,也是一項隨著教育改革與發展不斷發展、增加工作內容的工作。一是完善督導工作制度。學前教育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根本在于推進依法治教。教育部近日印發的《學前教育督導評估暫行辦法》建立了學前教育的督導評估制度和健全工作機制,并要求地方各省(區、市)結合本市實際,制訂實施方案。永州市要根據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廳的有關要求,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出臺相關政策性文件,將學前教育工作納入政府、人大、政協對教育督查的內容。二是構建科學、有效、靈活的督導評估制度。市、縣兩級特別是縣級教育行政和督導部門要按照“以校為本,發展特色”的理念,以教育法律法規為依據,結合本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重點工作任務,充分考慮不同區域、不同類別的幼兒園之間的差異性和發展的不同需求,加強分類定級管理,并按不同級別幼兒園的特點建立和逐步完善科學規范的學前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機制,促進幼兒園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3.創新工作機制,切實發揮督導評估正能量
一是加強完善幼兒園自查自評工作的指導。筆者參加過省示范性高中督導評估、義務教育合格學校督導評估、農村公辦幼兒園督導評估等多項評估,發現各地各校的自查報告講成績多,講問題都是一筆帶過,而且泛泛而談,很含糊,沒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幼兒園的自查自評報告大都也如此。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加大對幼兒園指導和幫助的力度,不斷完善自查自評報告,并將自查自評結果的真實程度作為督導評估結論的重要依據,強化幼兒園發動自我約束機制,激發相關幼兒園的自我修復機能。因為學前教育內涵發展是一個動態的前行過程,需要城鄉各幼兒園發動自主意識和能力,督導評估要以促進幼兒園自主發展為目的,符合時代與幼兒園自身發展的需要,因此,只有從上往下的督導評估和自下往上的自查自糾的雙向軌道保持暢通,才能與當前學前教育發展的階段特征和需求相適應。
二是完善學前教育督導方式。教育督導部門要堅持教育日常督導、隨機督導、專項督導和重點問題督導等督導有機結合起來,始終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置于教育督導部門的經常性監管之下,同時要結合正在推進的督學責任區建設,將本地學前教育的發展納入督學責任區督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來落實,實現全面覆蓋。
三是完善學前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機制。幼兒園每年要將自查自評情況和結果及時報告縣級教育督導機構,縣級教育督導機構要將學校督導評估的有關情況和工作總結及時報送縣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教育督導機構,進一步補充完善督導報告工作機制。市政府教育督導室要及時對縣(區)教育督導機構報送的情況進行深入分析,提出相應的處理建議。縣級教育督導部門要認真研究學校督導評估結果公開的具體方式和基本程序,逐步完善學校督導評估結果的通報和報告制度,加強社會監督,規范幼兒園辦園行為,同時教育督導機構還要針對幼兒園存在的突出問題,下發限期整改意見書;對涉及政府行為的問題,要積極爭取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支持,幫助和支持幼兒園發展。市政府督導室要通過專項督查、重點督查等方式加強對全市幼兒教育工作的督查,發現問題要及時通知當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并限期整改到位,還要大力完善督導評估結果的運用機制。縣級教育督導部門和行政部門要重視和正確運用督導評估結果,并將督導評估結果作為分配和調整教育資源、獎評幼兒園、考核園長、招生規模、年檢年審、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4.擴大督導的輻射范圍,規范辦園行為
當前永州市學前教育督導主要對象為省市示范性幼兒園,在督導工作的有序開展下,“以規范求發展、以質量求生存”的意識在省市示范性幼兒園中逐步得到認同與遵守。
但是從督導工作和參與教育部門對學前教育年檢中接收到的反饋信息來看,一些幼兒園的辦學行為亟待規范,特別是部分民辦園對學前教育普惠性的認識不足,設施設備老化陳舊;或者只注重外部硬件設施的改善,忽視教育教學、師資的正常投入;校車超載接送幼兒;反復練習識字書寫等低成本運行。上述辦園行為既違背了幼兒生理、心理發展規律,也存在各種隱患,同時擾亂了學前教育發展的正常秩序和家長對學前教育的正確認識,對周邊規范辦園的幼兒園存在“劣幣驅良幣”的效應,使得部分設施齊全、師資優良的幼兒園生源受到削減,浪費公共資源,還加大了可持續性發展的難度,對地區學前教育的整體進程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永州市要擴大學前教育督導的輻射范圍,加強監督、檢查和指導力度,嚴格規范所有幼兒園的辦園行為,及時將各級學前教育的有關方針、政策、要求傳達到轄區各類幼兒園,幫助其建立管理制度,監管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持續投入和合理運用,落實“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要求,科學合理地組織活動,把一日作息時間安排從紙上、墻面上真正實施到幼兒的一日學習生活中,保障日常活動的正常有序開展,同時做好幼兒常規護理、飲食管理、衛生防疫和家園信息溝通工作,提高規范辦園的管理實效。在凈化學前教育整體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達到進一步提升城鄉幼兒園內涵發展的目標,讓師資整體素質緊跟學前教育發展步伐,保持本地區保教隊伍的活力與生機,真正讓學前教育督導工作為本地區所有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三、加強統籌協調,加強督導隊伍建設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強化國家教育督導”,意味著黨對教育督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督導事業要發展,督導隊伍建設是關鍵。審視我國現有的督導機制,縣級督導機構直接面對學校和幼兒園,承擔著我國整個教育督導系統的基礎性工作,縣級督導機構工作成效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整個教育督導系統工作質量。但從永州市的教育督導隊伍整體來看,督學隊伍的專業培訓相對不足、專職督學年齡結構不盡合理等問題,使其無法以專業的視角看待學校各項教育工作,對學校和幼兒園的指導也是從平視的角度進行,難以達到對各類教育予以監督、指導的高度。
一是確定配置標準,科學安排督導人員。要根據轄區內學生人數與督學人數的合理比例,分別確定專、兼職配置的人數,合理編排督導人員。同時,注重老、中、青年齡結構的合理配置,發揮老督學經驗豐富的優勢,發揮青年督學有干勁、有沖勁的特點,發揮中年督學成熟、穩定主力軍的特點,在教育督導專業領域上互補長短,相互提攜,打造一支有活力、有激情、有眼光、有遠謀、高專精的督導隊伍。
二是開展多層次培訓,建立督學隊伍專業化學習長效機制。要把縣(區)域督導培訓納入教師培訓體系,落實培訓經費,利用高等院校或其他培訓機構為入職以后的人員提供教育督導專業的崗前培訓,內容可包括政策理論學習、評估指標解讀、評估技能、督導流程等;要搭建交流平臺,在本區域交流基礎上還可以和其他縣(區)督學隊伍進行深度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提高,建立教育督導合作圈,搭建協作互動平臺,通過縣(區)的督導實踐、互動、經驗交流、主題研修等多種活動,有效促進教育督導圈的整體督導水平;要邀請國家、省市級各類專家開展交流、講座等活動,通過專家學者開闊的視野、高深的理論素養,澄清督學們的模糊認識,提升督學們指導學校的教育教學的能力,促進督學們把握新知識、新動態,促使督學們思考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注重實踐經驗的提煉,乃至形成自身的特色專長。
三是倡導人文督導。督導者要改變“欽差大臣”角色,不以上級自居,準確審視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要與被督導評估者平等相處、相互配合,戒避話語霸權,切忌高高在上、盛氣凌人;要主動進行換位思考,多為幼兒園著想,由找問題向重指導轉變,做學前教育及管理的行家里手,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幼兒園管理及保教工作提供政策指導和業務支持,積極營造人性化的督導氛圍。
實踐證明,科學系統的督導對于促進幼兒園全面貫徹國家、省市關于學前教育工作的方針、政策,堅持正確的辦園方向,加強幼兒園管理及全面提高保教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強化教育督導隊伍專業化建設,不斷更新教育督導理念,不斷提升督學的專業素養,才能在新的時期,在這場教育變革中有自己的作為,為促進學前教育健康快速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韓立福.論我國學校教育督導評估范式的轉型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5):25-28.
[2]秦旭芳,丁春宇.學前教育督導評估問題審視、問責與逾越[J].現代教育管理,2017(1):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