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樹英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職學校 Photoshop 課程的教學現狀,并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從課程本身、學生、教師的教學方法三個層面對 Photoshop 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進行反思,提出聯系生活激發興趣、調整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培養創新意識、自主探究等教學方式,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中職學校 Photoshop 教學方法 反思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3B-0127-02
Adobe Photoshop,簡稱“PS”。Photoshop 是目前使用范圍最廣泛的圖像處理軟件,是設計師們的首選。在設計行業飛速發展的今天,Photoshop 已經深入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它已經成為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和電子商務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和電子商務專業大都開設了這一門必修課程。下面將根據 Photoshop 課程教學現狀并結合教學經歷,談談筆者的幾點思考。
目前,大部分 PS 課程教學,多數以教師演示講解示范為主、學生練習模仿為輔的教學方法。長期下來,這種古板的教學方法會使得學生的想象力、創新力受到限制。而 PS 課程不僅要求基本功要牢固,最重要的是要求能利用所學的技能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還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技能。
由于中職學生的個體差異比較大、自律性不強等因素,加之 Photoshop 軟件自身功能的強大性和專業性,又需記住快捷鍵和菜單命令,使得學生的激情容易退化,產生泄氣情緒,導致該課程的教學很難達到理想效果,有的學生甚至利用 PS 上機操作課程上網、聊天、玩游戲。
以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為例,Photoshop 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是電子商務專業的一門核心必修課,該課是在一年級第一個學期開設的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學習這門課,“知道”很重要,而“運用”更重要。
對于剛剛升上中職的學生來說,尤其是大部分的學生還是來自農村,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個性差異性明顯,有的甚至從來沒接觸過電腦,即使有的學生接觸過電腦,但對于 PS 這個軟件的應用還是初識階段。部分學生初中階段接觸過 PS 這個軟件,由于每周只有一節課的信息技術課程,接收到的知識也比較碎片化。這就需要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剛剛上中職的學生好奇心強,特別是對比較新鮮的事物急于了解,有較強的積極性,急于自己動手操作,求知欲望高,善于利用網絡資源;但他們比較排斥傳統教學模式的知識灌輸,不善于自主思考,專業知識匱乏。而在剛剛接觸到的 PS 圖形圖像處理教材中,開篇多數是理論性較強的知識(比如配色原理等),學起來會比較枯燥無味。針對這些情況,比如在講到鋼筆工具使用原理時,以一個晉級獲獎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鋼筆工具的使用方法,這樣既增加學生的興趣又可以提升技能。也可以配合一些有趣的素材和案例,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操作時間,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對教師教學方法的思考
新的課程呼喚新的學習方式,新理念要求教師必須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是關鍵,為此筆者每節課都精心設計前奏,聯系實際,以游戲或身邊美好的事物開始一堂課,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合作探索。并把將三維目標融入課堂中,對表現好的學生在課堂中適當給予肯定的評價,對基礎比較差的或者表現沒那么好的學生給予積極的鼓勵,引導其尋找更好的學習方法。
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標準,并考慮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基于 PS 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實踐性、創新性等特點,筆者的教學方式也更加靈活。
(一)激發興趣,從生活中挖掘“例子”,重在實踐。PS 課程是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課中要把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練習,把學生的操作實踐作為一堂課的重點;把握每堂課的重點和難點,對學生提出的共性問題重點講解,分清主次;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以學習“美化人物”為例,對于剛剛升入中職的學生來說,對計算機都有較濃厚的興趣、積極性較高,但較迷茫,不知從何處學習。此時,應在課前事先準備好素材,用教師自己的生活照片為例,以問題為導向,究其缺陷,層層剖析,對癥下藥,告訴學生可以使用 PS 以外的其他方法一起把這張圖片美化。結果表明,很多學生直接用手機相機里的美圖秀秀等軟件一鍵美化,自然也能得到美麗的效果。正在學生得意自己的成果時,由教師提出來,若是用 PS 這個軟件又該如何實現呢?如此,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去探索,教師再對重難點進行講解。學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實踐操作,技能得到了提升,思維也活躍了,作品自然就不受到限制。整個過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接受知識。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生活照(有代入感)完成 P 圖美化效果,再把所有學生的作品傳到班群,利用投票功能選出做得最好的作品,獲得票數高的學生則有相應的獎勵。最后用玩游戲的方式介入快捷鍵知識的講授,從游戲入手,學習變得輕松有趣了,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也掌握了快捷命令的使用。
(二)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次序,靈活教學?!禤hotoshop 圖形圖像處理》是清華大學出版的教材,總體上體現了由基礎到應用綜合、由淺至深的思路。PS 課程內容不像其他學科一樣邏輯性強,知識點連接密切。PS 課程的內容一般呈模塊化,其位置的前后順序可靈活調整(比如摳圖工具的使用,可以先學魔棒工具再學套索再到鋼筆工具等)。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將教學內容、操作順序進行合理安排。
在《Photoshop 圖形圖像處理》教材里,前半部分基本上是概論性的知識,學生興趣不是很高,缺乏可操作性。如果按教材上的順序來進行教學,學生缺乏上機操作時間,會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學習 PS 技術失去興趣,影響以后的教學效果。為此,筆者采用把一些理論知識夾在上機操作過程中予以解決。例如,筆者會根據電子商務專業的特點,把知識側重在摳圖和處理圖片技能上,至于一些理論知識(比如配色原理等)會在操作案例時適當講解原理,這樣學生又可以操作還能加深印象。因此,可以把理論知識分為多個環節來學習,做到理論和實踐的完美結合。
(三)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因材施教,合作學習。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適當的鼓勵和引導是排除學生學習中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抵觸情緒、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手段。每節課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后,圍繞重點設置 2-4 個任務,通過分組合作,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完成,定下指標(即不小于 90% 的全班學生完成全部任務的,可以獎勵上網或玩一些智力游戲等)。這樣學生為了盡快完成任務,都會抓緊時間操作。而絕大部分學生上機操作時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教師根本忙不過來,因此在分組的基礎上,采用“兵教兵”的教學方法。筆者讓幾位已掌握的學生當“小老師”,把他們分到各組去輔導,這樣不僅使“小老師們”得到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還能讓其他學生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當課堂的主人。同時,注重分層的合理搭配(即優、差生的合理搭配),讓優生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差生也能盡其所能并找回信心,這樣可以照顧到全局,實現了學生資源的共享,還能充分調動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在這種分組教學的情況下,教師的作用并沒有失去,此時教師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輔導個別“特困生”,使得分層教學得到有效實施。同時,學生在互相輔導學習中增進了友情,創造了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四)微課不微,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互聯網+”的時代下,各種先進的信息化手段被運用到課堂教學上,要想真正上好 PS 課程,要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思維的靈活性以及創造力,而教師扮演的角色就顯得很重要了。以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為例,上課以微課的形式分享案例供學生參考,學生可以在操作遇到困惑的地方通過微視頻查看步驟,讓學習事半功倍。不僅如此,還經常會錄制一些小案例的知識點分享到班群,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和分享知識。同時,教師可以結合一些時下熱點、海報和流行元素等通過錄制微視頻的形式分享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創作、創新欲望,引導學生帶著目標思考問題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微課既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注重培養創新意識??梢哉f,小微課,大能耐。
(五)留足空間,自主探究。中職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只要給足空間,就會從他們身上發現意外的驚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同樣的功能實現,并不限制學生一定要怎么做,只要能達到一樣的目標,可采用多種自己想到的方法,嘗試創新。
比如在學習“鋼筆工具”時,讓學生跟著筆者畫一只蠶寶寶,結果很多學生都只是模仿作品而已。后來筆者提出要求可以不用按照講解的步驟來操作,也不一定要畫這個案例,也可以嘗試其他的畫圖工具(畫圖工具、Photoshop、美圖秀秀等),任由學生充分發揮,鼓勵學生自主創新,尋找新的方法,創作出更好的作品。結果學生有的畫狗、畫路飛、畫科比,還有個學生給蠶寶寶畫出眼睛、描邊、填充顏色等,作品絢麗多彩,充滿想象力。
總之。要學好 Photoshop 圖形圖像這門課,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達不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必須更新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運用學生易懂的語言,增加課堂的趣味性,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寓教于樂,讓學生體驗學習 PS 的快樂,并由衷地喜歡上這門課,從而設計出漂亮、有創意的作品,為日后融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1]蔡博瀚.淺析如何打造Photoshop高效課程[J].新校園·上旬,2014(5)
[2]張秀德.關于中職學校Photoshop教學方法的思考[J].科技論文中心,2010(6)
[3]靳玉軍.中職院校Photoshop課程教學淺談[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21)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