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衛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下最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它是在教師主導作用下,群體研討,協作交流的一種學習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學習環境,擴大參與面,提高參與度。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與同學共同操作、互相討論、交流中促進學習進步和智力發展。通過合作,有利于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探討和思考問題,培養其參與意識、創造意識,產生創新思維。
[關鍵詞]初中化學; 合作學習;合作時機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育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本,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因此,合作學習模式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實施新課標的需要,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創新思維。
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它是在教師主導作用下,群體研討,協作交流的一種學習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學習環境,擴大參與面,提高參與度。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與同學共同操作、互相討論、交流中促進學習進步和智力發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對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學生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促進教學方式的切實轉變是新一輪課改能否取得預期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小組合作學習因其具有如下的優點: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使學生優勢互補、形成良好健康的人際關系及全面發展的優點,因此越來越多的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這一學習模式。
下面談談我在化學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一些心得:
一、小組合作時機的把握
1.在進行概念辨析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如在《物質構成的奧秘》教學中,引入以前所學的內容純凈物、混合物,加上剛學的單質、化合物、分子、原子等,自己完成一個完整的概念思維導圖,最后以小組為單位完善思維導圖,然后進行全班展示,優秀的在全班推廣,這樣的操作比教師給出內容,學生記憶默寫的效率要高很多。再比如在根據“化合價寫化學式”一節教學,安排同桌互講后全班展示講,學生就會學得主動、學得扎實。但是互講的過程中要做好課堂紀律工作,否則事倍功半。
2.在學生思維受阻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例如,在做一些稍難的計算題或實驗探究題時,我總是讓學生先獨立完成,最先完成任務的兩個同學到黑板上板演,而未完成的同學繼續獨立完成相關任務,然后再進行小組討論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討論爭辯過程中互相啟發,從而打開思路走出思維誤區,較快、較好地尋求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了學生的化學學科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做學生探究實驗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如在粗鹽提純實驗中,一位學生進行過濾操作,另一位學生可以準備蒸發裝置,過濾出來的濾液,直接可以蒸發的操作,節省實驗的時間,提高效率。這樣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分工負責,團結協作,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和互助意識。
4.在進行培養比較、歸納、類比等思維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如我們在學習《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就可以讓學生合作探究實驗藥品、實驗裝置,然后進行比較、歸納,選擇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這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不僅知道結果,更了解得出結論的過程,有利于學生思維的培養。再比如學生在學習Na2CO3和NaHCO3性質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觀察顏色、通過實驗對比溶解性和加熱分解性,可以讓學生深刻地認知、掌握這兩種物質在性質上的相似性和差異性。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反思
1.要重視學生的預習工作。學生知識的獲取并不都在課堂中;學生能力的培養也并不都在課堂內。所以,課外合作學習也必定是課內合作學習所不可或缺的延伸和補充。因此小組合作一定要做好預習工作。有部分學生不能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預習工作,那么,合作學習的作用就尤為重要了。通過發揮小組中學優生的作用,利用自習課或課余時間,讓他們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當“小老師”,幫助學困生解決預習中的疑難問題。
2.更新教學觀念,精心備課。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是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的理念,不僅要求學生動手、動腦,而且要求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與合作。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更新教學理念,精心備課,適應變化。勇于放手并精心鉆研教材,設計典型的小組合作化問題,重視小組合作,對小組合作進行正確引導,重視生生互動,使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相互學習,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縮小兩極分化及個別差異,打造高效課堂,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優化化學課堂教學,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真正實現合作化。
3.避免小組討論流于形式。為了避免學生湊在一起,討論課堂之外的話題。 教師應在這幾方面下功夫:(1)研究分組的學問和藝術,科學合理的分組;(2)小組討論時,教師該如何組織、促進和參與;(3)設計好施教方案,特別對教學目標,討論話題一定要精心設計;(4)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使他們樹立集體的觀念。
4.避免兩極分化嚴重。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往往會有這樣的現象:學習狀態好點的學生不等其他同學發言,就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這樣對于狀態差的學生來說相當于走了一個形式,導致兩極分化加劇。為杜絕這種現象,要從嚴格督促學生按照小組合作的規則討論解決問題,讓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并記下自己的想法,然后組內再交流討論,形成集體意見。這樣每個學生都有思考的機會和時間。經過集體性的交流,學生更容易發現差異,在思維的碰撞中,學生對問題的認識也將更加深刻。
5.適當的評價與激勵。評價要以小組評價為主,也要適當關注小組成員。評價小組學習質量和數量、合作過程和效果,并對有效合作、成功合作的小組進行表揚和獎勵。將每一個小組成員的表現同小組的成績聯系在一起,使學生形成“組榮我榮”的觀念,從而認識到相互合作、共同進步的意義。
總之,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意識,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合作互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交往能力,因此先學后教,合作探究應該成為高效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方法。能夠游刃有余的運用,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還需要一個長期的不斷的探索實踐過程。
參考文獻:
[1]張四保,24字教學模式操作手冊,山西出版傳媒集團,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