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娜?吐爾遜 徐玉琛 梁麗麗
【摘要】 目的:觀察期待治療對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的療效。方法:應用便利抽樣法,選擇本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9例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為調查對象,根據發病孕周分成三組,A組23例,孕周≤28周,B組(28周>孕周≤32周)、C組(32周>孕周<34周),三組患者均給予期待治療,觀察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三組患者孕婦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三組患者新生兒并發癥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三組患者期待治療時間及終止妊娠的孕周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于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行期待治療過程中,應根據患者的發病孕周合理給予終止妊娠治療,以改善母兒結局。
【關鍵詞】 期待治療;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治療效果
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是妊娠特有的重癥疾病,發病于孕期34周前,特點為發病早、病情重、預后效果較差,嚴重威脅母嬰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1]。該病發生時間與母兒生命安全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即發病時孕齡越小,母兒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新生兒死亡率則越高。對于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的治療需要平衡母兒雙方的利益,治療難度大[2]。本研究采用期待療法對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進行治療,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應用便利抽樣的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9例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為調查對象,根據孕周分成三組,A組23例,孕周≤28周,平均孕周(22.62±1.05)周,年齡20~31歲(25.731±1.16)歲;B組(28周>孕周≤32周),平均孕周(30.76±1.03)周,年齡20~32歲(25.09±1.07)歲;C 組(32周>孕周<34周),平均孕周(33.15±1.74)周,年齡20~32歲(25.29±1.22)歲。
1.2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樂杰主編的《婦產科學》中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診斷標準;2)孕34周前入院;3)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1)妊娠合并高血壓者;2)身體殘疾者;3)有精神障礙史者;4)存在聽力、語言表達障礙;5)有相關遺傳疾病史者。
1.3方法
三組患者均行期待療法。1)囑孕婦嚴格臥床休息,確保充足的睡眠,囑其進行高蛋白飲食,以改善低蛋白血癥;2)解痙治療:應用硫酸鎂,1次/d,每次22g,48h為1療程;3)改善微微循環:給予患者吸氧、鎮靜、利尿藥物及擴容藥物治療,以改善微循環[3];4)降壓治療:根據孕婦的血壓值給予拉貝諾爾進行降壓治療;5)抗凝治療:給予低分子量的肝素皮下注射,必要時對孕婦及時終止妊娠。
母兒監測方法:1)第天監測最少1次血壓;2)每3d監測1次24h蛋白尿;3)每2周復查1次血尿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凝血功能;4)定期評估胎兒的安全,每天胎心監護1次,每周1次B超檢查。
1.4觀察指標
發病孕齡、分娩孕齡、期待治療時間、孕婦的并發癥、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圍產兒死亡率等。
1.5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t檢驗;計數數據以χ2檢驗。檢驗水準取α=0.05。
2結果
2.1各組孕婦并發癥比較
三組孕婦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1。
A組發生新生兒窒息5例,占21.74%,胎死宮內6例,占26.09%,新生兒死亡3例,占13.04%;B組發生新生兒窒息3例,占13.04%,胎死宮內4例,占17.39%,新生兒死亡1例,占4.35%;C組發生新生兒窒息1例,占4.35%,胎死宮內1例,占4.35%,新生兒死亡0例。三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顯著(P<0.05)。
2.3三組患者終止妊娠孕周及期待治療時間調查
A組患者終止妊娠孕周為(29.17±2.90)周、期待治療時間為(10.96±6.11)d。B組患者治療后終止妊娠孕周為(32.16±2.83)周、期待治療時間為(22.04±9.87)d。C組患者治療后終止妊娠孕周為(35.03±3.07)周、期待治療時間為(15.82±10.94)d。經過治療后,三組患者期待治療時間及終止妊娠孕周比較差異顯著(P<0.05),B組期待治療時間顯著長于其他兩組(P<0.05)。
3討論
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是指在孕婦妊娠20周以后,孕婦高血壓的基礎病情加重,出現損害母兒健康的現象。目前對于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的治療主要根據患者的孕齡不同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法,通常對于妊娠24周前發病的患者給予終止妊娠治療;對于孕周超過24周但未足28周的患者,應根據母兒情況給予對癥治療;對于妊娠達到28周但不足34周的患者,應嚴密監測母兒情況,并采取期待治療[4]。
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表現主要包括:1)患者自覺癥狀明顯,例如:胸悶、頭痛、上腹部隱痛、惡心嘔吐等;2)血壓大幅上升,通常高于160/110mmHg;3)早期即可出現尿蛋白水平升高,24小時尿蛋白大于5g;4)母兒出現多種嚴重并發癥或合并癥,如胎盤早剝,心、腎功能衰竭、胎兒生長受限、HELLP綜合征、胎死宮內等[5];5)中末靶器官嚴重受累。
本研究對不同孕周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給予期待療法進行治療。結果顯示,三組患者孕婦并發癥發生率均存要嚴重的并發癥,但三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而三組患者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孕周越小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越高。在期待治療時間及終止妊娠孕周比較中三組差異顯著(P<0.05)。
綜合上述研究,對于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行期待治療過程中,應根據患者的發病孕周合理給予終止妊娠治療,以改善母兒結局。
參考文獻
[1] 周穎,汪燕,邱娜璇,等.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期待治療的妊娠結局探討[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5,31(03):221224.
[2] 伍紹文,吳連方,王琪,等.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孕婦期待治療中不良妊娠結局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0,45(03):165169.
[3] 張君娜,于湄,李霞,等.不同類型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期待治療時間及妊娠結局的比較[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5,(03):191194.
[4] 陶春梅,黃麗萍,郭海香,等.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期待治療時間探討與圍產結局分析[J].河北醫學,2011,17(05):580582.
[5] 霍文英.144例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期待治療的臨床分析[J].山東醫藥,2011,51(29):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