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梅
【摘要】 目的:探討分析老年糖尿病臨床并發癥,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方法:選取住院期間為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診斷為老年糖尿病并發癥的160例社區患者進行調查研究,年齡60~75歲,將患者隨機分為四組,分為并發癥治療組1、2、3組和對照組。通過糖尿病并發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和記錄治療過程,比較四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治療有效率,從而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結果: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的發生與生活方式,血脂血糖等呈正相關關系。并發癥治療1、2、3各組的治療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統計分析顯著(P<0.05)。結論: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血脂指數,配合藥物治療,可減少老年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糖尿病并發癥;綜合防治;臨床觀察,老年
老年人糖尿病是危害老年人身體健康的重要問題,其并發癥更是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傳統糖尿病并發癥[1]的老年人由于疾病持續時間長,微血管和大血管并發癥的風險不成比例地增加。外周血管疾病、心臟病和中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都有很高的患病率。它可引起自主神經病變、腎病、視網膜病、勃起功能障礙和足部潰瘍。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老年綜合癥,如跌倒、癡呆、抑郁和失禁[2]。本文為探討分析糖尿病臨床并發癥,并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現將分析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患者資料
本文選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住院并診斷有糖尿病并發癥的160例社區患者進行調查研究,年齡60~75歲,其中男86例,女74例,平均年齡67.43歲,病程為2個月~10年。合并高血壓病72例,外周血管疾病34例,亞急性心梗2例,合并腦血管病27例,腦梗死12例,腦出血5例,合并視網膜病變8例。
1.2方法
將患者隨機分為四組,每組40例,分為并發癥治療組1、2、3組和對照組,其中對治療組1組患者進行藥物治療,使用降糖藥物和胰島素,2組控制血糖血脂指數,3組同時進行藥物和控制血糖血脂搭配使用,通過糖尿病并發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和記錄治療過程,比較四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治療有效率,記錄無效、有效人數占據總人數的百分比,將數據進行統計分析,t檢驗。
1.3臨床表現
多尿48例,多飲口渴41例,多食22例,消瘦乏力26例,具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7例,無癥狀16例;多數老年糖尿病患者缺乏特有癥狀。血糖升高一般在6.7~9.04mmol/L;血糖>11.1mmol/L,控制差、并發癥多。
2結果
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的發生與生活方式,血脂血糖等呈正相關關系。并發癥治療1、2、3組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統計分析顯著(P<0.05)。治療3組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其他各組。見表1。
3.1老年糖尿病并發癥
傳統糖尿病并發癥的老年人疾病持續時間長,微血管和大血管并發癥的風險增加。同時,由于衰老和合并癥具有較少的器官儲備,也會患突然和嚴重的終末器官疾病,且風險高于年輕人。
糖尿病的所有并發癥均可在老年人中發生,發生率高。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獨特綜合征:如糖尿病神經性惡病質,常見于男性,可引發周圍疼痛神經病變,伴隨厭食癥、抑郁癥和體重減輕的發生[3]。肌萎縮,這種近端肌肉無力和肌肉消瘦可與多發性神經病共存,可以用免疫療法治療。惡性外耳炎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也常見。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抑郁癥,主要因為健康、年齡和身體等不良狀況。
糖尿病腎病可通過測定血清肌酐、GFR、蛋白尿參數、白蛋白/肌酐比值等進行[4]。視網膜病變可通過定期眼底檢查、維生素D水平、游離脂肪酸和水平、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4水平、D二聚體水平等指標進行篩查。
老年糖尿病患者葡萄糖的腎閾值增加,相關的口渴減少,通常不存在多飲。但若口渴沒有及時補充水分,血糖升高,也會引起高血糖癥。老年糖尿病體瘦患者的葡萄糖誘導胰島素釋放受損,胰島細胞抗體和顯著的胰島素缺乏在這類患者中越來越多。低血糖亦能引起老年人糖尿病癥狀。而對健康老年患者的研究表明,葡萄糖反調節作用包括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和生長激素對低血糖的反應減弱,這可能會降低自主神經警告癥狀。
3.2并發癥的治療
老年糖尿病患者[5]的治療目標應結合患者的自身功能、生活方式和科學評估。在建立糖尿病治療之前的全面老年病學評估可以幫助識別可能損害治療成功的問題,如低血糖風險、癡呆或精神疾病等。而降低心血管危險因素、消除肥胖和控制高血壓對糖尿病并發癥的治療也有重要意義。在口服藥物控制血糖方面,最常用二甲雙胍及其組合,其次是沙格列汀,利那列汀,西他列汀等。使用兩種或三種藥物組合治療糖尿病,對控制糖尿病并發癥有積極作用[6]。
減輕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負擔,使其改變生活方式積極配合治療有很多方法,如作息規律、戒煙、限酒;合理飲食,以清淡、少糖、少鹽、少辣為主。多吃水果青菜,適量吃干果類食品,保證營養攝入,減少糖類攝取。堅持進行適合自身的運動,避免肥胖,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同時還要定期檢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尿常規、心電圖等,每年進行一次糖尿病并發癥篩查。早發現,及時治療,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發展。
總之,老年糖尿病并發癥的治療需要多學科、不同角度的了解參與,要了解老齡化的生理學,認識老年人面臨的特殊問題,結合老年病學、糖尿病學、藥劑治療、營養學、社會學等多方面知識,綜合研究、考慮,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聞捷.對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機制及治療方法進行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1):1618.
[2] 王秀彩.糖尿病并發癥患者的高危因素分析及護理特點[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8(21):7576.
[3] 鞏璇,馬建偉.治療糖尿病并發癥驗案舉隅[J].環球中醫藥,2014,12(06):481484.
[4] 王建瓊,牛華,張芹,等.血清腺苷脫氨酶與糖尿病并發癥的相關性研究[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32(13):17861787.
[5] Mark Corriere M D,Nira Rooparinesingh,et al.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and Diabetes Complications in the Elderly:An Emerging Public Health Burden[J].2013,13(06):805813.
[6] 吳亞平,付麗媛,郭琳,等.六味地黃丸聯合銀杏葉片對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并發癥的影響[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5,33(03):21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