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摘 要】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概念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學概念是數學知識的基本要素,是了解數學領域的敲門磚。只有全面掌握數學概念,才能在解題過程中恰當應用。但是,由于數學概念自身的抽象性,加上初中生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概念教學難度非常大。本文通過數學實踐,探究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數學 概念教學 有效策略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概念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學概念是數學知識的基本要素,是學生了解數學領域的敲門磚,學生通過概念學習進行邏輯推理運算。但是數學概念因為自身具有抽象性,而初中生由于年齡特征和生活閱歷致使抽象思維能力欠缺,所以,數學概念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若想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概念數學的教學效果,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注重參與,進行探究學習。一直以來,在我國就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一說法,可見數學課程是我國初中教育階段所有課程中的重中之重。但在實際教學中,雖然學生知道這一學科的重要性,但出于對抽象性概念理解不足等原因,致使數學概念在教學過程中位置尷尬,難以吸引學生。因此,要想讓學生學習和運用好數學概念,首先就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解平面圖形內角和這一概念時,就可以用懸疑法讓學生思考: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以此類推,五邊形、六邊形的內角和又會是多少呢?他們之間是否有關聯呢?如果有關聯,聯系的紐帶是什么呢?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當偵探的角色,幫助學生劃分小組進行討論,讓學生在討論和辯證的過程中去理解多邊形內角和的概念,并通過一次次的摸索,尋找出共性規律(n-2)*180°。這個讓學生通過討論進行求證的過程,勝過教師枯燥的講解,既可以讓學生學會本章節內容,又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舉一反三,在不知不覺中,享受學習數學概念的過程。
二是合理引導,搭載生活需要。數學概念比較抽象,傳統教學中教師經常照本宣科,讓學生死記硬背,學生被動接受,學習效果不理想。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合理引導,將教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背景貼近,那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欲望會更加強烈,學習效果會更加顯著,對學以致用的信心會更加突出。比如,教師在傳授有理數加減法公式的時候,就可以設置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將生活和理論結合,化抽象概念為具體生活。首先通過生活實例,引導學生了解正數和負數的概念,通過講解吃蘋果來體現正和負,實際吃到的數量視為正數,代表已經得到;心里想著別人吃了同樣數量的蘋果,可以視為負數,代表沒有得到。這種真實案例可以使學生直接掌握抽象概念。講解正負數加減法,就可以將講臺作為參照物,往右走兩步記為+2,往左走兩步記為-2,讓學生判斷從左到右一共走了幾步,距離是多遠,就能判斷出2-(-2)這種有理數運算時負負為正的道理。引導學生以此類推,尋找生活中的案例,增強記憶效果和對抽象概念的感悟能力。
三是鞏固理解,做到學有所用。學好數學概念,鞏固理解是重要的學習環節。數學具有符號特點,這種特性導致學生容易弄錯概念,混淆公式,這就要求在課堂講解之后,要通過多種方式增強學生的記憶,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理解學習內容。這里重點強調的是,鞏固記憶不等同于讓學生反復背誦,機械式的重復也許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所以倡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摘錄重點,指導學生了解和運用。比如在算術平方根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公式( )2=a運算,讓學生了解平方根“非負性”概念和應用。這一結果的論證,既能鞏固學生對平方根運算的掌握程度,又能幫助學生復習“正負數”知識點,同時也能讓學生通過學習開根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諸如知道正方形面積求解邊長的實際問題。這樣,理論和實際得到融合,知識點和實際需要交叉,學以致用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和學習效果。
四是利用教具,提高課堂效率。隨著智媒體的廣泛應用,使得初中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的時候能夠有了更多的空間、技術、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可以將靜態的概念,通過影音播放的形式變成動態的、立體的符號或者圖形,通過刺激學生的聽覺神經和視覺神經增加記憶力、感悟力、理解力。比如,講解圓的面積公式,可以直接投影圓,動態出陰影部分,整個計算過程類似于動畫片播放,既傳授知識,又展示科技。教師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具,是時代的需要,也是現代教學必不可少的節奏。動畫或影視,可以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形成過程顯示出來,提供給學生鮮活的感性材料,帶動學生漫步于幾何的圖海,穿梭于正負數的河流,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用活學生多種感官,擴大接受知識的信息存儲。
五是歸納總結,打造概念體系。數學教學和其他學科教學一樣有縱向、橫向的聯系與區別,縱向來說,從三角形、四邊形到多邊形,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從橫向來說,從正負數四則運算、單項式到多項式、冪的運算到平方根運算,相對獨立,緊密相連。所以,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至關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歸納總結,把知識系統整合成一條線,有小到大,由淺及深,形成一套概念體系,尋找出數學知識點的個性、共性,通過內引外聯、前后比較、溫故知新,逐步提高學習能力。
結語:總之,初中數學教學中,概念教學相對比較復雜而且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和消化,這就需要教師在傳道受業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理搭載生活需要,鞏固知識聯系生活,充分利用教學工具,打造學生概念體系,讓學生有興趣學習、有能力學好,有本事運用。
參考文獻
[1]劉印.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之我見[J].中國校外教育,2015(20)
[2]袁麗萍.探究初中數學概念教學方法[J].讀書文摘,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