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年
【摘 要】隨著教育變革的順利推行,對于高中政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門指引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與價值導向的學科,政治中核心素養的有效提高可極大化影響課堂質量,旨在學生基礎水平之上,對癥下藥激發學生的潛能,由呆板的文字靈活化教學,展開德育的多角度鋪陳,教師應摒棄應試教育的弊病,剔除掉傳統教學的劣勢,結合現有教學資源,從書面成績的牢籠中脫離出來,帶領學生恣意徜徉,發散思維探究政治真諦,感悟精彩的人生道理,以想象思維、邏輯思維、創造思維的智慧迸發,循序漸進提高全面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政治 課堂 有效提高 學生 核心素養
引言:核心素養的培育,應將局限于教材的眼光延伸開來,結合實際生活案例與經典熱點新聞,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得學生沖破年齡的桎梏,以宏觀的角度掌握政治內容,從一開始對于政治的字面理解,深入探究感受多層次的德育內涵,真正以辯證思維看待問題,形成對待事物客觀的認知,且由暫時的政治課堂合作,促使學生長遠受益,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脫離政治教師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吾日三省吾身”,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
一、層層設問
傳統課堂慣于采用單向化的授課模式,學生鮮少有獨立思考的機會,教師滔滔不絕的緊湊進行時間分配,學生只負責將重點答案抄錄并死記硬背,整體機械化的流程并非先進的教學需求,教師應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同時依據以往的教學優勢,推陳出新制定出契合學生理解范疇的知識,由淺入深在不打亂學生思路的情況下,誘導學生逐步摸索政治的真知灼見,學生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不斷的思考,保持頭腦運轉,才能夠深層次的理解政治,糅合自身情感與經驗,由此及彼的形成自身的感悟,在現代化教學中,情境與提問兩者時長相輔相成,教師可創設出不同的情景,打破課堂的封閉限制,緩解學生的高中課業壓力,在層層設問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例如:教學“量變和質變”的內容時,教師可先提出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習慣明知道不正確,但是總是不經意間表露出來?”由于問題過于簡單,學生脫口而出:“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插隊……”教師先肯定學生的表現,予以學生暢所欲言的表述空間,不拘泥于一個層面,讓學生隨意化抒發自己的見解,面對學生天馬行空的思路不要急于批評指正,打擊學生的信心,而是根據學生各式各樣的反饋,調整教學方案,隨之追加:“你們自己有什么不好的習慣嗎?大家可以互相幫助說一說解決辦法。”學生們開始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提出建議,繼而在討論的熱絡時期提出思考:“生活中的一些小習慣,看似不影響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那么為什么我們要去改正,要遵守秩序呢?”有的學生在預留的時間內,提出“我們禮儀之邦千古良風,應從青年中樹立起國家形象”的高調言論,將從一個亂丟垃圾的小問題上升到國家榮辱,從“天安門口香糖花費巨額清理”的按鍵,再回到“量變衍生質變”的命題,學生的感觸更深,理解程度也更深。
二、實踐操作
“紙上得來終覺淺,得知此事要躬行”,政治的內容涉獵面較廣,且長篇拖沓的文字堆積較多,因此教師在政治教學中口頭講授的時間較多,課外實踐的機會較少,學生難以將書面知識遷移到生活中,一些政治問題知識口頭說說,并沒有在生活中得到實踐,教師應將理論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切身感受中得到核心素養的升華。例如:教學《經濟生活》時,教師可安排理財任務,系統梳理家庭的財務分配,支出項目,讓學生懂得合理消費,從高中階段明確生活的不易,同時結合“按勞分配”與“感恩回報”的知識點,完成知識的同類串聯,為核心素養的后續提高做好奠基。另外,空談大論使得政治教學止步不前,需要將課本的知識實踐到具體事例中,讓學生形成牢固的記憶,才能真正達到終身教育的目標。例如:教學《多變的價格》這一部分內容時,組織學生親身參與市場調查,在沒有資金支持的情況下,可到超市記錄同一種類物品的不同價格,詢問售貨員近期的價格變動情況,學生飽含熱情,總結歸納后在課堂上必然爭先恐后的說出所見所感,這樣新鮮的體驗相較于呆板的口頭授課更為直觀,在自由的活動空間中,有利于學生的思維延伸。
三、自由辯論
政治素養的提高離不開生活感悟,政治教學中糅合高中生常見的生活案例,可從已熟知的內容著手,強化理解能力,例如:在講解“依法行政”部分內容時,教師可結合生活中城管熱點事件進行現場辯論,一方代表依法執行政務的城管,一方代表生活艱辛的攤販,兩者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場展開辯論角逐,讓學生分為兩個陣營,體會兩方的心境,舉出各自的案例說明,潛移默化在不斷的肯定否定中樹立健全的法律意識,這樣的課堂寓教于樂輕松完成基礎任務,學生在各抒己見時不時迸發出智慧的火花,趨于正確的認知前行。
四、角色代入
核心素養的培育應允許學生表述出不同的觀點,不人云亦云養成個性化的思維模式,例如:教學《投資理財的選擇》時,教師可拓展社會多元化的財產動蕩,導入我國富翁的投資理財歷史,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如果你是某富豪,你會做些什么?”學生在新鮮問題的刺激下,對答內容自然突破千篇一律,是核心素養提高的有效途徑。
五、結束語
知識的傳遞不單要保障成績的高低,而是注重精神的熏陶,教師應充分了解不同的學生特性,順應學生的成長規律,在高中階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思維。
參考文獻
[1]羅燕芬.高中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實現途徑[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3(5):85-87.
[2]王哲. 高中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實現途徑[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0):26-26
[3]張志紅.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以高中政治教學為例[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版),2015(12):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