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敏
【摘 要】數學是小學教學的重點,小學生抽象性思維較差,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其成績的提高不僅需要教師的有效教學,更需要其優秀的學習習慣作支撐。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逐漸端正其對待學習的態度,使其意識到學習是為自己好的一件事情,對學生而言習慣成自然,良好的習慣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發展能力。本文結合教學實踐,闡述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積累、學以致用習慣的策略。
【關鍵詞】學習習慣 自主學習 主動積累 學以致用
小學是學生各項意識及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教師更應告訴學生哪些是優秀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哪些是不好的、不被提倡的行為習慣,使學生擁有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逐漸使學生意識到良好的習慣對自身帶來的幫助。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并不是短時間就達到的,教師如何把握數學特點,助力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凸顯學生主體,靈性培養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具有一定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對學生來說十分重要,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對學生而言相差甚多,若學生長期被動學習則會使其興趣下降、效率降低;若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習慣則能在長期學習中越發努力,形成好的循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予以學生足夠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同時鼓勵學生在課下主動復習教師講的知識,主動尋找各類習題進行解答,并提倡學生相互交流以提出自身存在問題并通過彼此探討得出問題答案。教師應避免學生陷入被動學習狀態,使學生擺脫這種狀態的弊端,幫助學生具有一定自主學習能力。
如在教學《方向與位置》一單元時,首先,教師在課堂上應給學生一定自主學習時間,結合課本內容為學生布置任務:理解東西南北的定義并能辨認出上、下、左、右四個方向。接著,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對課本知識進行討論,并進行課后習題的解答與研究分析。最后,教師帶領學生對本節課重要知識點進行總結,告訴學生本節課重點內容所在,在多媒體上展示出本節課對應習題并讓學生相互交流以解答問題,并交流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使學生體會預習教材時要試著結合方位圖判斷兩者之間的位置關系,以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二、借助錯題記錄,靈性培養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和數學思維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積累數學知識并思考分析得出數學方法,故教師應培養學生注重積累的習慣。在培養學生的積累習慣時,教師應培養學生積累錯題的習慣,學生在寫課堂作業或考試中難免會寫錯一部分習題,這些習題應成為學生寶貴的財富而并非一跳而過,教師應鼓勵學生將習題積累起來并時常翻看。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通過與他人交流的方式積累良好學習方法,并通過對其的分析逐漸形成自身獨特的技巧,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
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一章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本章中所學的角、直角、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等圖形都是認識圖形的基礎,在解答這部分習題時一定要將錯題記錄下來,及時詢問老師。同時,教師要求學生準備一個筆記本,將本章錯題及其對應知識點如直角的定義、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區別等記錄下來。然后,教師可以在習題課中給學生一定討論時間,讓學生相互交流自身心得并分享經驗,例如如何區分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等等,鼓勵學生積極在班級中發言,以達到經驗互享的目的。
三、巧妙結合生活,靈性培養學以致用的好習慣
數學在生活中本身就有許多應用,生活化教學是數學有效教學的重要模式之一,學生學習知識不能僅限于表面,而應具有一定將知識運用于生活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培養學生將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習慣,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并通過自身努力使學生學會用知識服務于生活。。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將理論知識與生活中的情境相結合,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在出題時善于利用生活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解答題目。例如在教學《加與減》一章時,首先,教師可以設計生活化教學情境:“小李的爸爸媽媽一起去超市買東西,他們共買了3瓶單價1元的礦泉水,5袋單價2元的糖果,那么在結賬時總共需要花多少錢?”讓學生思考生活中購物的場景并借助感性認知讓學生體會加法的定義,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加法的定義。當學生理解了基本知識后,教師可以出題 “小明獨自去商場購物,總共買了26元的物品,若小明給收銀員100元,那么應找回多少?”或者也可以在班內模擬此場景,準備一百、五十等各面值紙幣讓學生還原此過程。最后,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幫助父母計算商品總結、找零數額等以越發熟練地運用加減法。
總之,良好的習慣是學生成績提升、優秀能力形成的必需條件,教師在注重知識傳授的同時要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小學生正處于心智發展的關鍵階段,教師更應使其受到積極影響,通過自身引導使學生逐漸良好習慣。想有效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教師要把握學科特點,積極搭建平臺,使學生能夠養成自主學習、主動積累、結合生活等方面的好習慣,最終實現數學能力的靈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玉潔;要有意識地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J];基礎教育參考;2010年02期
[2]蘇立超,楊靖銘;淺析數學學習習慣的特征及其培養[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1年Z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