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祥
【摘 要】現代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合適的方式創生活化教學,加深學生理解。高中數學涉及到非常多公式和定理,而且數學知識較抽象,不易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從學生實際生活的角度出發,將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設計成多種多樣的教學情景來向學生展示數學。可以創設探究式情景,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情景探究過程里,不斷的能獲取新的知識和新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 生活化 教學模式 思考建議
現代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通過生活化的方式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如一個在空間幾何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列舉幾個實例:粉筆盒是長方體、或者黑板擦是長方體,那么我們身邊還有哪些物品還屬于長方體呢?生活中物品還有哪些分別是哪種幾何體呢?這樣將教材知識引入實際生活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從生活中找到長方體或正方體、圓錐體、圓柱體、球體等登原型,從而更加的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害怕學數學,一是因為“計算難”,二是因為“情趣少”。所以,始終保持對數學的興趣至關重要。在復習階段,讓我們的數學課堂更貼近學生生活一些,可以使數學更直觀,更可以使數學課上少一點緊張和枯燥。
創設生活情境,不是一定要將生活情境在課堂上展現出來。對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歷過的事情,教師可以通過創造性的活動、啟發性的語言,喚醒學生的記憶。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很愉快且很能獲得成就感的事情。
例如在復習方程和不等式的實際應用時,我出示了這樣一道題:如圖示,一保釣船從香港O出發,沿北偏東α角的射線OZ方向航行,其中tgα=,在距離香港O為a(a是正常數)海里北偏東β角的A處即為中國釣魚島,其中cosβ=,因保釣船攜帶儲備不足,保釣協會敦請沿海岸線香港O正東m海里B處的福建漁船,速往釣魚島A裝運物資供給保釣船。該船沿BA方向不變全速追趕保釣船并在C處相遇。經測算當兩船運行的航線與海岸線OB圍成的△OBC面積S最小時,補給最適宜。
(1)求S關于m的函數關系式S(m);
(2)當m為何值時,補給最適宜
這道復習題改自現成的題目,因為加入了保釣魚題材,讓學生在保釣情感的驅動下,情緒變得興奮。計算也不再成為學生感覺痛苦且枯燥的事。
二、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應用通過學習掌握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和應用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養成更好的思維習慣和意志品質,形成科學客觀的世界觀,獲得正直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學習數學的意義所在。在數學復習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與數學實踐活動,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可以使學生真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更好的復習鞏固,并開闊視野,發展能力。
例如在復習三角實際應用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我校三幢教學樓,分別位于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三個頂點處,已知AB=AC=60m,現計劃在BC邊的高AO上一點p處安裝一個大功率WI-FI發射器。記P到三幢教學樓的距離之和為y。(1)設∠BPO=α,把y表示成α的函數關系式;(2)WI-FI發射器建于何處時,它到三幢教學樓的距離之和最小
這條題目引入了學校情境,學生理解題目時有日常生活的體驗,在探索和思考時,不僅理解的難度因此而降低,更從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價值所在。
三、激發探究欲望,促進主動學習
高中生具備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探究欲望和好奇心強烈。復習過程中,通過一些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例子,教師就可以抓住這份好奇心,把生活中的數學生動地再現在課堂,使學生眼中的數學富有情感,貼近生活,具有活力。
例如,在復習導數實際應用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復習題:我校辦化工廠生產一種工業用中間體,已知該產品的月生產量x(噸)與每噸產品的價格P(元/噸)之間的關系式為:P=24200-5×2,且生產x噸的成本為R=50000+200x(元),問我校校辦化工廠每月生產多少噸產品才能使利潤達到最大?最大利潤是多少?(利潤=收入-成本)?
由于這道題是讓學生幫他們一直很好奇的校辦化工廠算最大利潤,他們很想知道的謎底通過這道題就可以解開,所以,他們思維一下子就被激活了。學生就在探究這個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了相關的數學知識。
四、精心設計練習,提高實踐能力
練習是學生提高數學能力的必要途徑。數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在進行練習設計時,教師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實物、實情、實事入手,可以設計出各種學生樂于去做的題目。如汽車最小油耗問題,彩票中獎率問題等。
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練習設計,可以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做這一類的練習,無疑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要更加關注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生認真地研究學情和利用學情,把陌生和討厭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熟知的生活問題或者創設既定的教學情境,實現生活化教學高中數學的生活化教學革新了常規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簡化了教學過程和教學內容,促進了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發展,并且已經成為備受師生青睞的一種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王瑞華.高中數學生活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2]孫麗娜.高中數學生活化的實踐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