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桂彩
摘要:在國內高校體育課教育之中,中長跑項目始終是個難點,是意志與耐力相統一的運行教育。當前,高校內老師通常采取超負荷訓練以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導致體育教學難以制定科學且有效的教學方法。文章對高校田徑內中長跑項目教育的意義進行了詳細分析,指出了高校田徑類中長跑項目教育的現狀,并闡述了中長跑項目教育的優
化措施。
關鍵詞:高校田徑;中長跑項目;教學現狀;優化措施
時代的進步,人民生活質量和思想理念都出現了較大變化。就學生來說,在緊張的學習之后接受體育訓練,可以緩解壓力放松身心,增強體質,還可以磨練意志。中長跑屬于田徑教育中一類基礎項目,屬于一種考驗耐力的循環性運動。在體育教育中,要根據中長跑項目的特征及規律,建立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案,培育高校生興趣,使同學們自主參加,從而充分挖掘出中長跑活動在體育教育中的作用,但是,不能忽略當下高校中長跑項目教育中還存在的不足,要求引起教師的重視,并進行優化。
一、高校內中長跑項目教育的作用
中長跑項目對場所、設施及器材的要求不高,對身體素養要求不高,受到各高校的認可,而且,還是一種增強體質的運行模式,是提升高校生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在緊張的學習壓力下進行中長跑項目訓練,有調整心理、放松身心、活躍情緒的功能,滿足高校倡導的勞逸結合教育方式。中長跑項目教育在傳統教育之中均是機械活動,一遍一遍機械的長跑,促使每節體育課均是機械化的反復,難以提升高校生對長跑活動的興趣與愛好[1]。在教學過程,老師要使學生了解到中長跑并非是個機械化的重復簡單運行,其是一種意志與耐力相統一的項目活動,而且還能鍛煉身體的呼吸與心肺功能。就動作表面來說,中長跑僅僅是個簡單反復的訓練,但在訓練階段身體需要諸多氧氣與能量。氧氣是由呼吸系統供應的,唯有持續不斷的氧氣供應,方可確保人體的重復運動中有足夠的能量。能量經心血管輸送得到肢體的其它部位,確保身體的能量提供。提升高校生機體抵抗能力,鍛煉高校生堅持努力的意志及耐力。
二、中長跑項目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當前,許多高校學生未學習和中長跑項目有關的理論內容,再加上中長跑項目的訓練量大、訓練周期長等特征,造成很多高校生均對這項運動不感興趣。伴隨時間的移動,高校內中長跑項目也慢慢變成學生不想學、老師不想教的一項枯燥運動。在中長跑項目運動結束后,學生的身體會處在一種十分疲勞的狀態下,學生能及時接受科學有效的放松和調整。如此做既能使學生保護自己的身體,還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成績。但是,很多學生在完成中長跑活動后,根本不進行有效的恢復運動,進而造成他們在運動之后產生各種異常癥狀[2]。比如,肌肉產生酸疼和腫脹、胸腔呼吸異常等。這些均會在很大程度上削減學生對中長跑的興趣,由此也會在較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增強體質的效果。
在中長跑項目結束以后,人會耗損很多糖和蛋白質等物質,因此,在中長跑運動后要及時補給這類營養物。據相關調研信息表明,在常規的中長跑運動中,大部分學生的飲食依舊與平時一樣,未建立特殊的飲食方案。其缺少針對營養補給的嘗試,導致學生中長跑運動后所消耗的營養物質無法及時得到補充。我國當前的中長跑項目考試機制還比較片面,缺少客觀評價高校生體育成績的統一標準。部分耐力佳的學生,平常很少接受中長跑項目的科學訓練,但在體育考試中卻可以考出非常優秀的成績[3]。而耐力差而又非常努力訓練的學生,如果考試不好,將會增加學生的思想壓力,進而極易放棄以后的中長跑訓練。
三、高校田徑教育中長跑活動優化途徑
(一)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
時代在進步,各種新型技術也在教學工作中得到了廣泛使用。以往的教學方式主要以語言傳授為主,然后加上動作演示,但現今,將各種教學方式和教育資源相融合,互聯網上的文字、圖像、Flash畫面、視頻、語音等要素已使用于教學工作中,增強了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間的溝通互動,極大迎合了高校生追求新奇、求知的思想,還可以在圖文并茂中增強記憶,極大高校生的學習自覺性,有利于提升教育質量。
(二)強化高校生對中長跑項目的理論掌握
在高校田徑中長跑項目教育中,首先需組織高校生全面學習中長跑項目的理論內容,從理論方面掌握中長跑項目的特征,從而不斷使同學們對其有個比較科學與客觀的了解。比如,中長跑項目是個考驗耐力的活動,同學們在沒有學習相關理論以前,極可能會在訓練過程由于體能不支,或是身體不佳而中途放棄,但若學生在此之前可以先了解相關理論,讓他們可以及時掌握中長跑階段極易產生的各種生理問題,像“極點”的產生與克服,并教會學生相應的處理技巧。該種情況下,就可以逐步消除高校生對中長跑項目的恐懼思想,不斷增加他們的積極性與熱情。而且,老師能將自身在中長跑訓練中獲取的親身體驗告知學生,讓學生可以真切感知到中長跑運動給自己帶來的好處,比如,堅持中長跑運動能增強自己的體質和優化各器官的功能等,由此減少身體生病的概率,增加壽命。使學生逐漸認識到中長跑鍛煉的意義,并可以積極自主的展開學習與訓練。
(三)重視中長跑項目理論教育,創造學習氣氛
高校田徑中長跑項目教育工作中,要盡量所的向高校生介紹關于中長跑項目的特征,讓高校生對中長跑活動有個科學且全面的認識。例如,在還未學習中長跑項目的理論知識之前,大部分高校生根本不知道極點情況,極可能在中長跑訓練中因身體異常而放棄鍛煉或比賽。但是,若提前對高校生展開有關理論內容的教學,讓學生逐漸掌握在中長跑活動將會產生的一些生理情況,并告訴學生準確的處理方式,如此就能讓高校生在中長跑訓練中攻克思想恐懼,保持田徑訓練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高校還要為同學們創造良好的氛圍,并積極組織和中長跑教育有關的課程及活動,創造和諧的競賽環境,由此提升同學們對中長跑活動的積極性,不斷增強學生的體能素質。
(四)更新教育內容
中長跑項目之中,教育內容機械、乏味、重復,導致學生每次學習時均會感覺枯燥,不能激發高校生的訓練精神。高校教育中能設置多種多樣的訓練活動,改進中長跑運動的鍛煉方法。比如,變速訓練、游戲運動等引入學生常規練習之中,采用該種方式不斷調動高校生對中長跑項目的興趣。另外,訓練過程能安排學生其他場地運動,比如沿河邊、花園等地方,也能帶領高校生到人多的場所運動。在訓練的同時還呼吸到新鮮空氣,教育過程也調動了高校生的積極性。此外,教師還能加入其它動作,如使學生采取高抬腿運動、蛙跳等動作,如此能夠消減同學們在中長跑鍛煉中產生的乏味感,這些動作能為學生帶來新奇感。從而為增強身體體質、增高耐力,并為中長跑項目打好基礎。
在中長跑項目中,采取分組比賽方式能創造一種緊張氛圍,還有效培育高校生的積極進取心與團隊合作精神。在該種緊張環境的訓練中,會使高校生出現一種積極向上的思想、形成一種時刻準備迎對、克服問題的積極態度。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長跑項目屬于一項考驗耐力和速度的活動,在田徑活動中比較常見。中長跑項目鍛煉時間長、體能耗損大,造成許多學生出現了畏懼思想,沒有像別的運動那樣引起充分重視。近些年,田徑教育變革正日益深化,特別是各高校倡導“快樂教學、終身教學”的觀念,被引進田徑教育中,針對中長跑運動的關注度也在逐漸提升。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要采用多種教育方法,靈活組織教學實踐,使中長跑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同學們可以主動參與其中,不僅可以增長同學們的理論知識,還可以使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的意義。針對中長跑在田徑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要求體育教師深入探索找到原因,并進一步革新、大膽嘗試,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優化。
參考文獻:
[1]顏敏.高校田徑中長跑項目教學現狀與優化策略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4(36):71+73.
[2]賈維強.高校田徑中長跑項目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3,3(17):65+67.
[3]陳娟.高校田徑中長跑項目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分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分會第六屆全國田徑運動發展研究成果交流會論文集[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分會,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