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偉
摘要:在當前的高中體育課堂中加入徒手健身運動的內容,不但能夠滿足新課改的要求,還因為活躍的氛圍和新穎的形式,激發學生產生健身的熱情。這樣一來,通過長期的健身運動,一定會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選擇合適的健身運動,可以培養學生具備極強的團體凝聚力,切實達到身心共同發展的目標,進而促進學生形成終身運動
的觀念。
關鍵詞:高中體育;徒手健身;教學;策略
高中體育按照體育教育的實際情況,對徒手健身運動的內容進行合理選擇,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形成集體觀念,最終形成堅持每天運動的行為習慣。健身不但可以強健體魄,還能夠修身養性。徒手健身運動的合理引入,為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提供了重要的平臺,學生在不斷參加健身活動的過程中,得到了人格素質整體性的成長,這也正是新課改中一直提倡的。
徒手健身就是以自己的身體為負重或者利用杠鈴、啞鈴、單雙桿等簡單輔助器械的身體練習,如引體向上、深蹲、跑步、仰臥起坐、健身操等,對身體各部分肌肉群的鍛煉很有效。徒手健身是一種經典的鍛煉方式,也是解放軍部隊士兵常用的有效的訓練方式,簡單易學,不受場地器材的限制,可以有效鍛煉核心肌肉群力量、肌耐力、柔韌性、爆發力和心肺功能。
一、體育教學在高中教學中的現狀
在傳統體育教學中,主要是為了實現學生運動技術技能達標的目的,過于看重學生的成績與取得的效果,但是忽略了學生是否具有主動鍛煉的能力與意識。由于高中學生面臨高考的巨大壓力,所以競技項目難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正常開展,并且體育教學也經常被忽略。就現階段的高中體育教學來看,通常是利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忽略了不同學生在興趣愛好方面的差異,難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的發展,體育教學的根本目標也很難實現。
二、健身運動的激勵作用
在高中體育課堂中加入徒手健身運動,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并會在運動中培養出拼搏、堅強的優秀品質。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出合理可行的健身運動項目,有效帶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要不斷增強自身的專業素質,發揮榜樣的作用,通過專業技能的展示,讓學生更為信服。還要適當運用語言技巧,帶動起課堂氛圍,營造出比賽的氣氛,令學生充滿斗志。
高中生普遍對參加體育運動缺乏積極性,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合理開展健身項目來加以刺激。比如說進行耐力跑訓練時,因為大部分學生是討厭跑步的,單純的跑不能吸引學生,所以以健身為名,把教學內容設計成游戲項目,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并且由女生組和男生組進行比賽,男生組的起跑點要落后女生組 200 米,如果本組的所有男生超過了對方組的所有女生,那么男生組勝利,否則是女生組勝利。這樣一來,旁觀的學生愿意加油助威,參加比賽的學生容易熱情高漲。這樣在體育課堂上加入了健身游戲,使學生由不喜歡耐力跑,變得對此有熱情。很明顯,通過健身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理,尤其是男女生對抗,場面更加激烈。男生們都想有良好的表現,女生更是想取得勝利,雙方都特別賣力。
三、健身運動產生的凝聚力
健身運動非常強調集體性,能夠有效加快學生形成團體意識,一起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學生向心力的增強,可以對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很大的幫助。任何學生都不能脫離集體,在進行健身運動時,無論是哪種運動形式,都非常注重彼此之間的配合和幫助,進而形成強大合力。學生通過集體運動能夠建立出集體榮譽感,有助于價值觀與人生觀的形成。健身運動項目有很多,教師可以隨時設置健身項目,使學生通過健身活動得到更多的運動體驗,不斷培養培養學生的凝聚力。比如說,進行“負重搬運”這一項目,可以這樣進行操作,以5人為一小組,其中選擇一個人坐到墊子上面,剩下的4人各著墊子一角。要通過百米的距離,用時最少的小組獲勝。如果途中跌下墊子,則要返回起點再次起跑。在活動之前,對學生進行指點,5 個人要做好配合,行走方式與著力點都要提前商量好,墊子的高度以及和人的坐姿同樣要做好安排。活動開始后,往往是跑得最快最后一個到達終點,由于配合不協調,多次出現人仰馬翻的情況。部分小組的行進速度保持適中,反而是行進的很平穩,逐漸處于領先的位置,最終贏得了勝利。采用這樣的健身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增強學生的團隊精神與集體觀念。
四、健身運動形成的遵法意識
在開展健身運動時,參與者必須嚴格遵守具體規定,即便是進行游戲,也有一定的規則,所有的參與者都必須主動自覺遵守,這樣才可以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健身運動有很多規則,任何人都沒有特權,所有的參與者都必須嚴格遵守規則,用此來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體現出著公平的競爭原則,如此一來,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還形成了遵紀守法的意識。
為了保證健身運動正常實施,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各項運動比賽規則的詳細介紹,比賽過程中要還要有學生學習做裁判。此外,比賽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爭執,教師要進行妥善處理,不能擴大矛盾,使學生具備遵紀守法的意識,確保體育課堂教學的正常開展。
五、健身運動有助于養成運動習慣
健身運動盡量避免勝負之分,如果學生取得了勝利,會激發出正能量,形成很大的成就感;如果學生沒有完成項目,會在同伴的幫助和支持下,順利調整心態,正確面對失敗,培養相互幫助的合作能力。高中學生面臨高考的壓力,適當參加健身運動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壓力,使身心得到放松。盡管健身運動中同樣有成功與失敗,但是運動的是一種正面效應,參與更重要,如果學生取得不錯的運動成績,就會有所收獲。如果是遇到了挫折,那么也是人生中很寶貴的財富。體育教師要及時進行引導,化解學生的負面思想。
健身運動離不開奮斗,學生們的成長也離不開奮斗。只要積極參加到運動過程中,學生就會有所收獲,不一定是收獲成功,但一定是付出努力。如進行健操的學習時,部分學生比較內向,容易害羞,很身少會參與其中,有時盡管參與了也放不開,動作很不標準。此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既然動作要領都掌握了,現在不足的是動作不標準,說明是態度不認真,沒有付出努力,要求同學們跟著音樂一起認真地做,如果動作到位就可以直接下場,如果不到位就要一直在臺上進行練習了。如此一來,所有的都端正了態度,變得認真起來。
六、對健身運動項目的內容加以改進,使其更具娛樂性體
把娛樂健身這一概念加入到體育課堂中。沒有娛樂性,單調乏味的運動是不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健身的娛樂性其實就在付出努力的鍛煉過程之中,高中生的健身要區別于成人之間的健身,所以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進行研究,突出健身運動的娛樂性,進一步符合高中生的需求。由學生的身心特點入手,適當健身運動項目,使其由最初的單調乏味變得充滿趣味性,從而使學生在活動體會到健身帶來的快樂。反復進行相同動作的練習,盡管能夠使得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所提升,但卻會導致學生缺乏進行運動的興趣,在精神上產生疲勞。如果我們可以在掌握相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娛樂的方式,把學生進行分組,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對抗,同一小組的各成員相互幫助,做好合作,如此一來,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總的來說,高中體育教學中引入健身運動,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性,不斷增強身體素質,另一方面,還可以培養學生優秀的思想品質,比如遵紀守法、勇敢堅強,永不服輸等,利用相互幫助、相互激勵的模式,培養學生集體觀念,進行實現和諧競爭,有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參考文獻:
[1]趙俊蘭.淺析高中體育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對策[J].新課程學習(下),2015,02.
[2]季托.淺談足球在高中體育中全新改革[J].考試與評價,2015,07.
[3]居梅芳.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才智,2015,28.
[4]顧翔.高中體育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對策[J].高考(綜合版),2015,09.
[5]潘銳.積極開展戶外教學,體驗高中體育的本質樂趣[J].高考(綜合版),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