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萍
摘要: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與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需要廣大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能針對性地對教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優化和改進,重新設計教學計劃,使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達到既定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職院校;體育教學
核心素養是當前國際教育工作者關注和研究的熱點,也是當前我國進行新一輪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靶向。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具體可以從人與工具,即:體育理論知識、運動技能、體育創新;人與自己,即:健康體能、心理健康、體育意識;人與社會,即:社會適應、遷移能力、體育道德方面分為3個維度9個要素。而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更多體現在人與自己和人與社會兩個方面,即通過對高職學生開展體育教學,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精神面貌,使他們具備一定的職業道德素養和社會適應能力。
一、高職院校學生形成體育核心素養的作用
當前我國的高職教育,更多的是面向社會急需的基層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這類工作崗位的特點是要求新入職員工必須具備一定的實踐操作經驗,具有團體協作能力和良好的身體素質以及較強的抗壓能力。這一系列要求都與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相關,與高職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相關。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時,要加強對學生這幾方面能力的訓練。比如,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一些團體的體育活動,諸如籃球、足球、接力和拔河等比賽項目進行訓練。這些團體性的體育活動,除了能培養他們積極奮斗的精神以外,還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讓他們在活動中從團隊整體的需要出發,盡量相互配合,形成優勢互補,實現團隊利益的最大化。而且,這些高強度的對抗比賽,對他們的體能和體質是一個很大的鍛煉,促使他們在身體素質方面更健康地發展,為將來在相關企業的一線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身體基礎。
二、從核心素養角度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方法
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從他們就業的情況來看,一般都是都是進入企業的基層,從事一線的生產工作,這對他們的職業技能具有很高、很嚴格的要求,而且大多數時候企業的生產工作強度很大,時間也很長,這對他們的身體素質和精神狀態是一個很嚴重的考驗。而當今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對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看得很重,往往忽略了學生的體育鍛煉,體育課程設置較少,而且大都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體育教學采用放養式,不注意對他們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在評價學生的體育成績方面,也僅僅是對他們進行跑步測驗,沒有體現出新時代告知體育教學的特點。所以,高職院校要重視學生的體育教學,優化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靶向,滿足企業單位用人的需求。這就需要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做到以下幾點:
(一)明確高職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高職院校首先自身要明確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重新認識體育教學在高職教育中的特點,意識到體育教學與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質的關系。而體育教師也要更新自身的觀念,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向學生闡明體育教學對他們日后在工作中的進行自我發展的重要性,培養和發展他們的體育核心素養。
(二)創新教學方法
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十分依賴教師的教學水平,比如管理溝通、團隊配合、自主創新和實際操作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在高職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依據學生自身的特點,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活動的方式和內容,在對學生教授體育鍛煉活動的方法與技巧后,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與啟發,讓他們進行自主性鍛煉,給予他們展示自我優點與特長的機會,以激發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向他們展示體育鍛煉的方法和技巧,豐富課堂教學的方法。
(三)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
在對高職學生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級進行分階段教學:對剛入學的學生,要進行基礎性教學,以銜接全日制教育與職業教育,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提升他們的體質;對高年級的學生,要結合他們的專業開展教學活動,在設計體育課堂教學內容時適當融入與他們專業相關的鍛煉內容,在滿足他們體育鍛煉的同時,兼顧培養他們的專業素養,為他們日后的就業奠定體質的基礎。
(四)增加安全教育
在高職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除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兼顧培養他們的專業素養以外,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開展職業安全教育,針對他們的專業,特別是一些特殊工種和高危工種,讓他們提前了解本專業各個工作崗位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讓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幫助他們掌握預防職業病和防護自身安全的方法,提升他們的職業核心素養。
三、總結
從核心素養角度看待高職的體育教學,高職院校要重視體育教學,意識到體育教學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而體育教師也要認識到這種重要性,積極創新教學的方法,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適時增加安全教育,以此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同時也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職業核心素養,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周蕤.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9).
[2]王越鋒.基于職業素養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