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苑
【摘 要】 筆者針對案例導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旨在深化小學數學課程設計,采取創新的教學理念,真正意義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多元化目的。
【關鍵詞】 小學數學;案例導入;應用
案例導入是近些年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創新教學形式。但從目前案例導入教學的現狀來看,由于傳統教學理念的局限,使得案例導入教學的積極教學優勢難以得到合理發揮。因此,唯有加強對案例導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的研究,進行創新化的案例導入教學,才能真正意義上完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實現學生的高效化、輕松化學習目的。
一、應用現狀分析
案例教學雖然已經頻繁地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但從整體體現出來的水平來看,仍然存在水平低的情況,案例導入教學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新時期對案例導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面,仍需加強各環節的優化,這樣才能給學生提供更佳的學習機會,提升學習的實效性。
二、必要性分析
首先,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將案例導入教學法融入到教學中,就能將與所學內容相似的生活案例融入到教學中,生活案例都是學生易于接觸到的,自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不斷提升。
三、具體性的應用分析
1. 課前準備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所使用的案例并不是憑空而來的,需要在課前進行精心的準備,這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課前選擇教學案例的時候,需要針對小學生的實際特征,堅持真實、客觀及吸引人的原則,并且在對案例進行分析講解時,老師不可以隨意加入自己的主觀性評價,不然會對學生的思維方向產生局限性的影響,很難將案例導入教學原有的促進思考優勢發揮出來。同時,案例導入與課堂舉例子教學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案例導入內容對于答案要求并不絕對,關鍵在于是學生通過共同的討論探究出來的。正是由于案例導入教學法存在此特征,使得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具有充分發散思維的空間,提升學習的積極性。
2. 課堂討論階段。運用案例導入教學法的目的是從根源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輕松、深入地對知識進行理解,所以當課前做好了充分準備之后,就需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對案例進行激烈地討論。當然案例討論中不需要全班學生一起參與,而是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比如“克和千克”時,可以對小組內成員的體重進行現場測量,并進行克與千克單位的合理換算。此案例導入方式實際上就是對該節課重點內容的實踐性理解,能通過學生間的激烈討論合理對其進行換算。當然討論中不可避免會遇到問題,老師需要及時對小組問題進行引導,及時解決問題。當討論完成后老師可以鼓勵每個小組派出一個學生對小組成果進行闡述,并將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論述,確保每個小組每個學生都真正的學有所獲。
3. 案列總結環節。案例導入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并不是說老師就可以退居幕后了,而是要隨時參與學生的討論,對學生克與千克知識討論中出現的弄混換算方式、標錯單位等問題進行引導。并且在案例討論中還需要對學生遇到的共性問題及他們的不同觀點進行分析與總結,使學生的疑惑得到徹底解決,以更加清晰的思維面對后續的學習。
案例導入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式,將之合理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能為教與學提供前期準備、中期討論及課終總結的機會,能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及能力盡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為學生的健康學習及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袁金玉. 小學數學采用導入式教學的研究[J]. 現代交際,2014(10).
[2] 高成國. 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