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柞剛
【摘 要】 小學是小學生體育學習的初始階段,體育教師在這一階段的教學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體育學習效果。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應從學生特點出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今后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就小學體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展開探討,以期為廣大體育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小學體育;學生興趣;培養
小學體育對學生身體素質發展意義重大,也是小學教學的重要部分。小學體育是學生學習體育知識、運用體育技能的最初階段,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十分深刻的影響與作用。為此,小學體育教學需要充分地在中激發他們的興趣,讓小學生喜歡上體育。
一、營造濃厚氛圍,培養興趣
想要學生對體育學習充滿興趣,首先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為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在小學體育課中,小學生最喜歡的就是和藹可親、教學能力又強的教師。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對于自己所喜愛的老師的體育課,才會更加專心地學習,才會相信老師向他們演示的動作都是正確的,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因此,作為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之中,要充分地尊重學生,不能夠羞辱他們,要多鼓勵少懲罰,只有這樣才能夠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氛圍,才可以贏得學生的愛戴,讓教學開展得更有效果。
二、豐富教學手段,保持興趣
相對來講,小學生做任何事情的熱情以及愛好的時間都較為有限,因此小學生對于體育項目以及運動技能的重復訓練很快就會失去興趣,甚至感到厭煩。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就需要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可以嘗試采用實物教學、情境教學等多種方式,使得學生可以能夠不斷的有各種各樣新的嘗試。
例如對于走步訓練,傳統的那種單純的、規范化的走路很容易讓學生失去熱情,并在練習的過程之中很難有效集中注意力。如果是可以采用聽音樂走的方法,不僅僅是可以讓學生走路的節奏感更強,還可以讓他們的動作協調性得到改善。同時,還需要不斷地對走路的形式進行變換,例如加上動作的走、拍手走等等,通過這種多變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的訓練熱情得到長久的保持。
三、個性化的教學,深化興趣
小學生在體育學習之中所獲得的愉悅心情以及滿足感都是來自于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之中所獲得的點滴成功。但是學生之間在體質、基礎、技能掌握以及興趣愛好上都存在有相當大的差異,如果都采用相同的標準以及目標來要求他們,那么就可能會導致一部分同學每一次都可以達標,而還有一部分學生在經常失敗。對于經常成功的學生可能長久下去就會覺得沒有挑戰性,而對于經常失敗的學生,自尊心以及自信心則會受到打擊。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會讓他們失去興趣。因此,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之中,要注重他們之間的差異性,對每一個學生的情況都進行詳細的了解,并根據他們的體質以及水平來制定出有針對性的任務目標,讓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成功,切實的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獲得成功感,進一步的深化興趣。與此同時,還需要注重學生的特長,盡可能的培養他們的特長,讓他們變得更自信。
總之,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也是他們體育興趣形成的一個重要階段。作為小學體育教師必須要充分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在小學體育教學的實踐之中,必須要對學生的體育興趣進行正確的培養與疏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學習的習慣,這需要我們去進行更多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臧磊. 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與疏導[J]. 中國校外教育,2017(12).
[2] 何福海. 小學體育教育專業化與興趣化教學研究[J]. 體育世界,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