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少慧
【摘 要】 乒乓球運動在當前小學教育中開展廣泛,有趣味性強、速度快、變化多等優點,且不會受到年齡、性別和身體條件等限制,適合小學生參與。體育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讓乒乓球運動的價值得到真正體現。本文將結合小學生二、三年級學生身體與心理特點,介紹培養他們對乒乓球興趣的策略。
【關鍵詞】 小學體育;乒乓球;興趣
《體育與健康標準》規定,合理選擇教學內容,結合小學生興趣愛好開展各種運動,并注意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此,小學體育教師要從二、三年級學生生理與心理特點出發,不斷對教學方法作出改進,讓學生對乒乓球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完成。
一、結合教材內容,培養學生興趣
為促進乒乓球運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普及,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前收集整理與乒乓球運動相關的故事,在實際教學中為學生講解,讓他們了解通過參與乒乓球運動,可以提升自己的協調性與靈敏性,并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教師還可為學生播放奧運會乒乓球賽的視頻,這樣學生在欣賞比賽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高手們高超的球藝及為國爭光的精彩場面,從而逐步產生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并增強學習的欲望。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也要和學生學習、生活加強聯系,讓學生充分體驗到乒乓球運動的魅力。在學生開始學球之前,教師要問他們:“你們會行隊禮嗎?”“會行隊禮才能學會打乒乓球!”如此一來,學生興趣變得濃厚,并樹立了學好乒乓球的信心。
二、轉變教學方法,培養參與意識
為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效果,教師要從教材內容、技術特點、難易程度及敘述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合理選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確保激發學生參與乒乓球運動的興趣,能夠全身心投入到乒乓球訓練中。當學生初步掌握正手攻球動作后,教師不能讓學生反復、單調進行訓練,這樣會增強學生的疲勞感,對此教師可以將標志物置于攻球落點處,看哪位學生打得準。教師采用這種方法,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左推右攻相結合技術學習中,教師要從學生已有學習經驗出發,精心創設各種情境,開展分組訓練。在一組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其他組學生則扮演評論員,分析這組學生哪些地方完成的好,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在相互評論的過程中,學生的問題都可以得以解決,參與意識也得到了增強。
三、組織運動競賽,激發學習欲望
小學生有著很強的表現欲望,教師要利用他們這種爭強好勝的心理,科學合理地開展乒乓球運動競賽活動。這樣既能幫助學生對自身學習過程作出適當調控,還有利于提升運動技能,并逐步養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對乒乓球運動也保持長久的興趣。乒乓球運動具備一定的對抗性,教師要結合二、三年級學生心理特點與技術水平,精心組織各種形式的乒乓球競賽。如當學生熟練掌握某項基本技術后,教師可據此開展“限制區域”的比賽,以競賽的方式,讓學生的技術能夠始終保持穩定,并提升他們打球節奏的變化,在此過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戰術意識。教師還可采取擂臺賽的方法,分組開展,讓學生懂得要公平競爭,并培養學生學習乒乓球的信心,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當學生產生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后,便會認真進行訓練,教師也能順利完成小學體育教學目標。
總之,為保證小學乒乓球教學取得應有的效果,教師要從二、三年級學生心理活動規律出發,注重培養他們的興趣,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同時教師還要結合教材內容,保證乒乓球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進行乒乓球運動練習,不斷提升乒乓球運動技能。
【參考文獻】
[1] 徐小連. 淺談小學乒乓球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方式[J]. 中華少年,2017(21):192-193.
[2] 譚姣. 淺談小學乒乓球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方式[J]. 才智,2014(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