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將網絡教育納入教育的范疇之內。而網絡環境給高中德育教育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這是因為,一方面網絡可以作為一種新的德育教育渠道,為學生提供更多優質的教育資源,而另一方面,網絡環境難以有效監測,網絡資源好壞程度參差不齊,高中學生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害。因此,教師必須肩負起自身的責任,重視網絡環境下的高中德育教育,加強引導,趨利避害,從而打造優質的高中德育課堂。
關鍵詞:網絡環境;德育;教育隊伍;不良文化
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資源變得觸手可及。然而我們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到,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學生學習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大量學生受到其不良文化的影響。這也給高中德育教育工作者帶來嚴峻的挑戰,因此如何利用網絡來為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服務,同時防止不良文化的侵襲就成為高中德育教師的重要研究任務。
一、 提高教師德育能力,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教師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引路人,教師自身的素質高低及教育方法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果。因此要想在網絡環境下打造優質的德育教育課堂,教師就要不斷提升自我,提高自身德育知識和教學能力,學習網絡環境下的德育教育方法,并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網絡環境下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反之,如果教師不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育教育能力,并且不能將德育與網絡環境相結合,就無法對學生實施高質量的德育教育,這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非常不利,也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在網絡環境下,打造高素質的德育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要,這就要求學校要加強對教師德育教育的培訓力度,而教師要積極學習,認真研究網絡環境下的教育策略,努力提升自身素質,提高德育教育能力,并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學習關系。
例如學校展開網絡環境下德育教育教師培訓會,我會積極參加培訓,并在培訓期間認真聽講,并做好培訓記錄。并且在培訓結束之后,我會親自實踐操作培訓中學到的教育技術,并將當前網絡環境的特點與德育課程結合起來,并根據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班級學生學習的德育教學策略。而在德育教學結束之后,我會積極尋找教學中的不足,了解學生的求知需求,聆聽學生的想法,和學生交流談心,從而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并在下一次實施教學時,注意規避本次教學漏洞的出現,從而在反復的完善和提高的過程中,提高我的德育教育能力和教育質量。
二、 在網絡環境下,提供優質德育學習資源
德育與數學、語文、外語等學科不同,它不以大量的知識點為載體,而是更加強調思想道德的體會和感悟,那么也就不局限于傳統的課堂學習渠道。而網絡環境為德育教育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教學渠道,因此教師除了在傳統課堂上向學生講解德育知識,還可以將德育學習資源發布到網絡上,使學生在非課堂時間也能輕松地獲取學習資源,從而滿足學生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學習的需要,這對于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十分有利。而德育課堂的建設必須經過教師精心的研究和設計,課堂內容必須新穎詳實且能夠達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目標,以保證學生能夠利用當前的網絡環境獲得優質的學習資源。
例如,我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除了在課堂上進行傳統的德育知識教育以外,我為學生提供一些優質的網址,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去網絡上搜集愛國主義相關的學習資源,如:愛國主義的歌曲、圖片、名人名言、愛國人士的感人故事等,供學生課外學習和閱讀。并且我還向學生強調,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置身于網絡環境以外,因此要善于利用網絡環境來獲取學習資源,并學會分辨網絡環境中的優質資源和劣質資源,從而實現擇優而取。
三、 凈化網絡學習環境,阻擋不良文化侵襲
網絡是一個各種文化匯集的大平臺,除了主流文化外,還充斥著大量的不良文化,而高中學生大部分時間待在學校里,沒有社會經驗,分辨良莠和抵抗誘惑的能力較弱,十分容易受到不健康文化的影響,進而嚴重危害高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如:風靡網絡的“藍鯨游戲”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這也為凈化網絡環境敲響了警鐘。因此,教師必須做好網絡環境下的德育工作,讓學生學會自我保護,具備阻擋不良文化侵襲的意識和能力,從而防止學生在上網時被不健康文化所影響。
例如,為了保證學生擁有一個安全健康的學習環境,我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知識教育,并讓學生了解網絡不良文化帶來的危害,使學生學會分辨哪些是可以利用的網絡資源,而哪些屬于不良文化,并學會自覺抵制不良文化,從而使學生自身在心理上筑就一道安全防線。除此之外,我在德育課堂中向學生宣揚文明上網,自覺抵制網絡不良文化的理念,使學生能夠在上網過程中主動屏蔽掉不良文化,從而實現在使用網絡學習思想道德知識的過程中趨利避害、揚長避短。
總之,在網絡環境面前,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而網絡環境有利有弊,因此要想在網絡環境下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教師就必須加強引導和控制,實現趨利避害,利用網絡環境為學生打造出優質的高中德育教育,使學生在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下學習德育知識,提高道德修養。
參考文獻:
[1]曾黨英.淺談網絡環境下的高中德育工作[J].中學時代,2013(06).
[2]霍志平,蔣夏軍.分析網絡時代高中生德育工作的策略[J].黑龍江教育(中學),2017(Z1).
作者簡介:
徐建國,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