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三年級作為小學數學教育的重要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本文就創意法教育實施的必要性和實施方法進行了探討,提出從課堂氣氛、學生注意力、創新問題情境與現實應用四個方面提高數學教學品質。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創意法教育
一、 創意法教育簡介
(一) 創意法教學的必要性
創意法教學模式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一般教學方法進行改善,通過創新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從而使學生迅速接受新的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意法教育,可以使學生通過生動有趣的事例吸收知識,加深對數學概念與要點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二)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現狀
小學三年級正是數學課程學習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在小學三年級期間,恰好是性格活潑、好奇心強、自制力差的年紀,注意力的集中時間比較短,枯燥的數學知識學習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在課堂上很容易分散精力,難以聚精會神學習,這讓很多教師感到頭疼。
加之目前尚存一部分數學教師,仍然受到傳統教育思維的影響,在上課時會習慣性地按照固定的教案和模式,給學生傳授知識,忽略學生作為課程接受者的主體性,鮮少與學生互動,這就更使得學生在課堂中感覺比較壓抑,難以獲得有效知識,甚至逐步喪失學習興趣。
通過創意法教育,可以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為學生制造“興奮點”,既刺激了學生的注意力,又能提高知識傳授效果,將課堂還給學生,因此,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結合實際情況,積極實施創意法教育,對提升學生數學能力、思維素養和綜合水平具備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 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意法教育的方法探究
(一) 調動課堂氣氛,激發數學思維
心理學有研究說明,想要使學生的思想處于最佳活躍狀態,良好的教學環境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實施創意法教育,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首先要使課堂教學氣氛活躍起來。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注重營造數學氛圍,與學生和諧平等地交往,為孩子們創設多種多樣的表現平臺,每一個孩子都有平等的展示自己的機會,和諧的教學環境能夠保證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保有輕松愉快的心情,這樣才能有熱情解決數學問題。
當學生在課堂上產生比較獨特或者創新的方法時,不要盲目加以否定,而是應當保持引導,特別呵護,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學時間,保護聯想空間,鼓勵學生通過討論或者自己思考、探索來解決問題,如果實在解決不了的,教師再引導解決,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在解決問題時將數學思想方法自然滲透在其中。
(二) 提高學生注意力,增強教學效果
小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長時間持續,因此,組織課堂教學時應根據這個特點,設計張弛有度的安排形式。比如在課堂教學開始時,通過活潑有趣的描述或者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到的現象原理,將需要學習的知識自然引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穩定興奮情緒。選擇合適的時機講授課程的重點部分,學生通常在上半節課注意力比較集中,那么就要盡量將重點和難點安排在這一段時間。而到了課程的后半節,學生對新知識已經產生了一定的概念,就可以在較為輕松的課堂氣氛中,指導學生鞏固知識點,把課堂內容中心轉移到運用和理解上來。
從心理學角度講,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在面對完全熟悉的知識和完全不熟悉的知識時是一樣的,都呈現幾乎沒有的狀態,因此,創意法教育需要把握知識點之間傳遞和引導的“度”,用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作為引導,讓學生了解到自己不熟悉的知識。比如小學生在一二年級已經經過了口算的重點訓練,三年級是學習整數的最后一個階段,那么在每節數學課的課前鞏固時間,可以將口算題目作為對舊知識的復習,而后引出更加深刻的內容,幫助學生進行新舊知識時間的正遷移,吸引他們產生探究興趣,增強教學效果。
(三) 創設新問題,擴展教學角度
小學生的思維尚未固化,具有“好學多問”的天性,思想內容天馬行空,往往能產生令人眼前一亮的想法。對于數學教師來說,實施創意法教育還需要保護并培養學生這種善于提問和敢于提問的能力,培育思想的萌芽,鍛煉數學思考能力。盡管小學生可能對于提問技巧和方法的掌握尚不熟練,問題有時南轅北轍,但教師可以尊重學生、以身作則,培養學生的信任感,引導學生勇敢提出問題。
小學數學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在日常行為中隨處可見數學的蹤跡,數學問題的產生也通常來源于生活情境。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掌握的“最近發展區”,有效找到學生思維活動的熱點,為學生創設出一個豐富的現實情境,從熟悉的事物和近期發生的事件著手,通過現實模擬、競爭游戲、猜謎、講故事等多種方式,使數學問題的背景變得生動有趣,具有挑戰性,讓學生通過代入感激發求知欲望。
(四) 發展應用意識,鼓勵活學活用
學生將日常生活和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點相結合,是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演變的一個過程,既能增加學習趣味,也可以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自己與現實物體的接觸,深化課堂內容,提升知識的掌握程度。比如在學習四邊形的課程當中,在課堂上經過測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學之后,可以讓學生列出身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物體,大到房屋、田地,小到平時用的桌椅板凳、橡皮直尺,讓學生自主測量,也可以請教家長,從而通過直觀教學再次熟悉數學運算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夠實際運用數學技能去解決問題,讓數學“源自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三、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切實實施創意法教育,是當前課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為小學生日后學習數學課程打好基礎的重要環節,教師應當認識到創意法教育的作用,特別是在農村小學中,積極思考研究,探索當地的實際情況和現實素材,通過創意法教育提高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寧利.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新課程學習:上,2011(7):169.
[2]肖魯.淺談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創新教育[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1(4).
作者簡介:
施星羽,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南河小學。